<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10 15:35 原文鏈接: 為學者兼職指一條明路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主要目標,是在全社會形成知識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者得到合理回報的良性循環。

      在《意見》中,“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一條,無疑是備受關注的亮點。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河發如此評價:“這是好事,解決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后顧之憂。”

      此前,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的兼職現象也不鮮見,但他們有的曾飽受同行質疑,有的在兼職過程中吃過虧、上過當。新政策讓他們感到鼓舞,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別太擔心“不務正業”

      “說實話,我看到這個消息特別高興。”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張勁碩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他曾在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主攻蝙蝠分類學研究,卻在國家動物博物館落成后專職做起了科普。如今,他在多個科普組織機構以及媒體平臺兼職。

      “這是我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張勁碩說,“科普本身就是面向大眾的活動,只有跟各個不同的平臺合作,才能在科學和公眾之間建立一個更開闊的溝通渠道。”

      但是,這樣的工作性質,也曾讓他飽受誤解。有人說他是不務正業,也有人認為他是忙著給自己賺外快,“說真的,這挺打擊人積極性的。”他說。

      因此張勁碩覺得,這條鼓勵兼職的政策,給了許多像他一樣的人以認可和安慰,讓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堂堂正正地做事。更重要的是,新政釋放了這樣一個信號:科研人員應當樹立服務公眾的意識,應當走出象牙塔,與社會各界廣泛合作,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造福大眾。

      “比如,一些從事動物研究的學者,會去一些自然保護區和非政府組織,做兼職的項目負責人、中國代表、秘書長等。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將自己的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物種保護、生態保護等公益事業。”張勁碩說。

      新政策出臺后,有人擔心,一旦科研人員兼職兼薪的收入遠遠高于本職工作,會不會導致科研工作者們無心本業,甚至大量流失呢?

      作為一個從科研轉向科普,把兼職變成本行的典型,張勁碩卻覺得這種擔心毫無必要:“并不是人人都適合社會兼職,有些人更愿意埋頭科研。擔心做兼職的人變得不務正業,這本身還是老觀念,我們應該解放思想。”

      所在單位”會同意嗎?

      尹鋒林是中科院大學公管學院副教授,他曾擔任“微信”商標異議、“拉菲”商標無效及侵權糾紛等案的咨詢專家。從他的切身體會出發,他認為這些學術兼職益處頗多。

      在一度頗受關注的“微信”商標異議案中,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于2010年率先提出被異議商標的注冊申請。但是之后,騰訊公司的微信產品被人們廣泛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最先申請注冊的公司進行保護,可能會影響社會公眾利益。

      尹鋒林說:“類似這樣的案件,突出體現了互聯網時代對社會發展和法律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參加這些研討會,讓我之后的研究工作更加貼近經濟生活和發展需要,也給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因此,對新政策的出臺,尹鋒林持肯定態度。但他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意見》明確指出,兼職需要“經所在單位同意”,那么如果出現這樣的爭議:個人認為兼職正當且不影響本職工作,單位卻不認可,該怎么辦呢?

      他說:“是不是可以在學校或研究所里設立專門的裁決組織?例如,由本校資深的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給單位提供一些咨詢建議,從而決定是否批準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兼職請求。”

      另外,尹鋒林還建議,針對不同類型的兼職,應該區別對待。對公益性的兼職,可在政策鼓勵的同時予以經費支持;對盈利性的兼職,特別涉及稅費問題等,應該進一步細致規范;至于教師“多點教學”這一新提法,應由各個學校制定明確的規則,避免影響本校教學質量。

      兼職需要引入正軌

      多年來,河北工業大學教授李春利一直致力于科研成果轉化。他帶隊完成的“大通量高效立體傳質塔板技術及其在化工節能降耗中的應用”項目,曾榮獲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這位優秀的科技人才,也是一個資深兼職人。他說:“我就是在技術公司里,協助學校科研成果輸出的一個窗口。”

      對李春利來說,兼職不僅提高了他的收入水平,也實現了他的自身價值,那就是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為工業生產帶來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同時,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提高了他的教學和科研水平。

      李春利介紹,科研人員做兼職,特別是涉及成果轉化、股權分配等問題時,因為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很容易吃虧上當。而過去,由于缺乏國家鼓勵、政策支持和管理規范,他們吃的虧,很容易就成了啞巴虧。

      “所以,政策明確允許科研人員兼職,是走出了很好的一步,以后就能把大家往正軌上引,落實一系列管理和實施辦法,維護大家的正當權益。”他說。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黨委書記穆榮平表示,在新形勢下,允許科研工作者兼職兼薪,具有顯著的積極意義。因為長期以來,在高校和研究所等公共研發機構,員工收入相對較低。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人員流動就會較大。對兼職人員的鼓勵,有助于留住一批骨干人才。

      “現在解決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把人才的報酬說清楚,另外在目前收入分配制度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放開一些政策,讓一些骨干獲取更高的收入,彌補公共部門科研骨干的收入不足。”穆榮平說,“又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穩定隊伍,這不挺好的么?”

    相關文章

    清華大學朱聽團隊在鏡像T7RNA聚合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圖鏡像T7RNA聚合酶示意圖及鏡像核糖體RNA轉錄膠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925702、32050178)資助下,清華大學朱聽教授團隊在全化學合成高保真鏡像T7RNA聚合酶以及轉錄制備......

    這些高校學者,當選中央候補委員,最年輕一位僅45歲!

    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名單發布。其中有18位候補委員在高校任職,分別是:于吉紅(女)、劉仲華、杜江峰、李術才、李儒新、吳朝暉、邱勇、何雅玲、陳杰、金東寒、周志鑫、祖力亞提·......

    甄選主題學者,建設一流科研機構與一流學科

    眾所周知,學術帶頭人至關重要。在互聯網時代,科研機構扁平化、網絡化,在科研與創新服務平臺的支撐下,PI制(學術帶頭人制)成為基礎研究、理論研究、交叉研究、綜合研究等領域的主流科研組織方式。通過這種組織......

    我國學者研究項目被納入“海洋十年”

    中新網上海6月14日電(記者陳靜)華東師范大學塑料循環與創新研究院院長、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道季領銜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分委會(IOC/WESTPAC)“減少亞洲地區河流塑......

    美學者提出“流浪行星”或可助人類星際遷移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參考消息》12日登載西班牙《趣味》月刊網站文章《沒有太空飛船的星際旅行有可能實現嗎?》。文章摘要如下: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可能將不得不離開我們的太陽系。今天,我們的技術還無法......

    學者成“瀕危物種”,院士專家呼吁搶救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遺憾的是,作為支撐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基礎性學科,中國的生物分類學發展岌岌可危。為此,國內30余位院士專家聯合署名倡議,正確認識生物分類學的價值,給予這門基礎學科應有的......

    基金委|交換學者項目遴選通知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留學基金委)2022-2023年度將繼續選派訪問學者通過中加學者交換項目赴加拿大高校研修。具體通知如下:一、選派專業加拿大研究,領域側重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如商學、......

    華人學者今12篇文章同登Science|盤點

    破紀錄的一天!北京時間3月25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雜志同時刊出了12篇由華人學者撰寫的論文或技術評論。盡管這12篇論文來自不同研究團隊、不同研究領域,但《中國科學報》梳理后發現,除1篇對前人研......

    最高70W+北京戶口!協和開啟宣傳最大“功率”

    ......

    開門紅!我國學者研究成果登上《科學》封面

    2月4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大鵬研究團隊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生態所合作在《科學》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植物如何巧妙組裝其特異性代謝產物應對農業重大害蟲小葉蟬的非寄主抗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