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厭食的現象,有些父母比較粗心,很難發現孩子已經患有厭食癥了。了解厭食癥的早期癥狀有哪些,才能夠很好的發現治療。家長一定要提防小兒厭食癥的出現,小孩得厭食癥就會影響小孩的營養吸收,也就影響了小孩的身體健康。
小兒厭食癥的初期有哪些癥狀
1、看年齡。若是1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發現有明顯食欲低下者,多為疾病所致,應該引起重視,可能是由敗血癥、結核病、佝僂病和各種營養缺乏癥等。年紀稍大的小兒要特別留意其飲食的習慣和平時的生活情況,家庭環境等等;因為家庭環境較好的家庭,小兒容易養成不好的進食習慣,喜歡吃零食等,都有可能引起厭食癥。
2、看食欲不振的程度。如果是輕度的食欲不振可能是因為零食過多或者天氣、心情不好等原因等所致;若情況比較嚴重,可能是厭食癥或者其他潛在疾病。
3、有無癥狀出現。主要的癥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和便血等。若小兒有輕度食欲不振,但是依然活潑、愉快,多屬正常情況。若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熱者,多系結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疼和便血者應注意胃、十二指腸潰瘍,寄生蟲等。伴反應遲鈍,皮膚粗糙,少汗和發育不良者,應注意甲狀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額、顱骨軟化等骨骼改變系佝僂病。
4、微量元素的檢查。通過微量元素的檢查,可以幫助找到是因為哪種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厭食癥,也有助于判斷。
小兒厭食癥的危害
1、碳水化合物進食過少對身體的危害
碳水化合物進食過少會導致口渴、食欲不振、惡心、疲乏無力、頭暈頭痛、心煩、嗜睡、尿床、口臭、皮膚干燥、缺乏彈性血壓下降、全身疼痛。
2、蛋白質攝入不足對身體的危害
當蛋白質攝入不足 特別是優質蛋白攝入不足時 小兒出現活動減少 精神倦怠 肌肉逐漸柔軟無力 形體消瘦食欲減退生長發育遲緩 對疾病 抵抗力下降而很容易患各種感染 疾病 智力發育亦受影響嚴重者還可患“蛋白缺乏綜合征”而出水腫、貧血、毛發脫落及皮色發紅等嚴重癥狀。
3、脂肪攝入不足對身體的危害
(1)膳食脂肪缺乏可以導致是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眾所周知,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要素。然而如維生素A、D、E、K等重要的營養素,它們只有溶于脂肪中方可被吸收,比如,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若膳食中脂肪的提供量少于攝入能量的10%時,胡蘿卜素就難以被吸收,這就是烹調胡蘿卜時要多放油或肉的緣故。
(2)膳食脂肪缺乏可以導致人體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最終會出現各種生理障礙。脂肪,化學名稱叫甘油三脂,它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于膳食,在某些情況下也可由糖類和蛋白質轉變而成。脂肪的構成單位是脂肪酸。食物脂肪中,最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有油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其中亞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在人體中不能合成,必須從每天的膳食中攝入,故又稱必需脂肪酸,如果缺了它,就會出現各種生理障礙。
(3)脂肪對人體起著保護作用人體內一部分脂肪是用來作為人體的保護層和填充襯墊的,它像減震器一樣,保護和固定一些重要器官免受機械摩擦和移位。在髓鞘神經纖維周圍的脂肪具有絕緣作用,協助神經脈沖的傳導。手掌、足掌、臀部都有脂肪作襯墊,使這些部位更好地承受壓力。脂肪還是熱的不良導體,皮下貯存充裕脂肪,阻礙體表散熱,有助于抵御寒冷。皮下脂肪可使身體出現柔和的曲線。
(4)食欲減退,脂肪有利于提高食品的香氣和味道用油炸食品或炒菜甚至涼拌菜,也要澆上油,這樣才能提高菜肴的風味。食品中產生香味的一些芳香物質,大多是脂溶性的。只有加入了油脂,這些香氣才能保持。另外,脂肪能刺激唾液的分泌,使人未食而先垂涎三尺,可增加食欲。如果脂肪攝入不足可以導致食欲減退。
4、微生素攝入不足對身體的危害
指甲出現深刻明顯的白線、頭發枯干、皮膚粗糙、記憶力減退、心情煩躁及情緒低落、失眠、對音響有過敏性反應、小腿有間歇性的酸痛、嘴角破裂潰爛、出現各種皮膚性疾病、手腳有灼熱感、對光有過度敏感的反應、舌頭紅腫、口臭、口腔潰瘍、嘴唇浮腫、頭皮特多、口腔黏膜干燥、行動易失平衡、身體時有間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腳趾酸痛、傷口不易愈合、虛弱、牙齒出血、舌苔厚重。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發表在《JAMAPsychiatry》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暴飲暴食等飲食失調行為會改變大腦的獎賞反應過程和食物攝入控制回路,這可能會改變食物攝入控制回路并強化個體的飲食失調行為。飲......
已有研究發現一半以上的晚期腫瘤患者會出現厭食癥,進食減少導致的營養不良會加劇腫瘤患者病情進展。相關研究也證實與癌癥相關的厭食癥會影響患者治療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但腫瘤患者厭食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近期,......
神經性厭食癥是一種主要影響青少年的精神疾病。盡管厭食癥相對來說并不常見,影響到大約1%的人口,但它可能是致命的。事實上,盡管厭食癥發病相對較早,但半數以上的患者可能會持續幾十年。它可以導致許多相關的精......
美國聯合大學神經科學系的HaijiangCai副教授說,他們發現了控制食欲下降--即厭食癥的神經回路。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題為"Abednucleusof......
改變大腦連接或可讓人“以苦為樂”。美國研究人員通過操縱大腦情感中心杏仁核與味覺皮層的神經連接,改變了小鼠對甜和苦等味道的喜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查爾斯·扎克的團隊30日在英國《自然》雜志上報......
神經性厭食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厭食癥,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全球有數百萬人受到這種疾病的困擾,極度渴望變瘦。即使許多厭食癥患者體重已經過低,但依然認為自己超重。在那些對身材要求較高的職業(如模特、舞蹈......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厭食的現象,有些父母比較粗心,很難發現孩子已經患有厭食癥了。了解厭食癥的早期癥狀有哪些,才能夠很好的發現治療。家長一定要提防小兒厭食癥的出現,小孩得厭食癥就會影響小孩的營養吸收......
年輕女性比較容易患厭食癥。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女性在十幾歲時患上厭食癥,其腦部也會縮小,厭食癥不僅需要心理治療,還有必要治療腦。對于厭食癥,目前的心理療法效果有限,只有不到50%的厭食癥患者能夠在4......
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患有神經性厭食癥的女孩大多有著自閉癥的癥狀特點。研究人員稱,這一發現表明可能有女性自閉癥患者因其厭食癥狀而被誤診或忽略,需要引起更多注意,而如提高社交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等一些自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