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于1923年的《時代周刊》每年都會推選出當年讓生活變得更好、更智能、更有趣的科技發明,即最炫“黑科技”榜單。
轉眼間,2016年也快走完了。近日,《時代周刊》的2016年最炫“黑科技”Top25火熱出爐,上榜的有25個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新鮮產品。
哪些技術與我們的“大生物”有關呢?
其中,排在榜單的NO.7的 “止痛”電子煙 、排在NO.8的能監控睡眠周期的智能鬧鐘、排在NO.10的智能牙刷、排在NO.11的輔助“穩”餐具、排在NO.13的護發“超聲波”吹風機、排在NO.14的富含維a的生物強化紅薯、排在NO.16的非接觸式溫度計、排在NO.17的人工胰腺、排在NO.19的多功能假肢、排在NO.21的營養不良的手環、排在NO.24的健康空氣凈化器。
7. “止痛”電子煙 Hmbldt-cannabis-vape
每年,數以百萬的美國人依靠非處方藥治療常見的并發癥,如減緩失眠和頭痛的癥狀,但藥物常常具有副作用。
為此,加州的Hmbldt發明了一種替代藥物的“止痛”電子煙,里面裝有大麻提煉的精油,吸入時會散發出一劑大麻油,可以減輕使用者的疼痛,并起到鎮靜的作用。放心,這種電子煙并不會像真正的大麻那樣讓使用者飄飄欲仙。
盡管目前醫生并沒有完全認可這種產品的效果,但是加州已經為醫用大麻放行,類似這種電子煙的產品將會變得越來越多。
8. 能監控睡眠周期的智能鬧鐘 Hello Sense
鬧鐘還能改善人的睡眠,而且顏值還挺高?
不同于普通睡眠系統的智能睡眠監測硬件,Hello Sense能夠監控臥室中的溫度、濕度、光線甚至空氣質;還可以監測用戶睡眠環境和睡眠狀態,并提供智能鬧鈴功能:在合適的時候叫你起床,你只需說句話向它發出指令就可以了;此外它還有搭配使用的枕頭傳感器。
10. 智能牙刷 Quip
許多人并不太注意口腔衛生,也不勤換牙刷。在口腔衛生方面,美國人做得也非常一般,50%的美國人沒有一天刷兩次牙的習慣,75%的人3個月才換一次刷頭。
為了讓人們更關心口腔衛生,預防口腔疾病,設計師Simon Enever和他的搭檔Bill May設計了一款獨具美感的電動牙刷智能牙刷Quip,它與Oral-B的同類產品類似,但更簡單也更便宜(售價25美元),而且外觀也有一股“蘋果味”。
據悉,這款智能牙刷內置一個2分鐘的計時器,且每30秒會震動提醒用戶轉換刷牙姿勢。
此外,訂閱他們的替換服務可以5美元享受每三個月牙刷刷頭和牙膏郵寄到家的服務,這在電動牙刷史上還是第一次;并且內置電池可以更換,不用擔心電池老化、充電等各種問題。
11. 輔助“穩”餐具 Eatwell Assistive Tableware
一些患有認知衰退的老年人在吃飯的時候常常把菜肴撒得到處都是,為了讓更多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或其他影響大腦與身體功能疾病的患者更好地依靠自己用餐,Sha Yao發明了輔助“穩”餐具——Eatwell Assistive Tableware 。
這些餐具使用明亮的顏色幫助人們區分他們的餐具和食物,并在餐具底部放上吸力,以防食物溢出,餐具底部還帶有吸盤,防止杯盤傾倒,為那些患有阿爾茲海默癥以及其他認知功能衰退的老人帶來了福音。
13. 護發“超聲波”吹風機 Dyson Supersonic
這款電吹風簡直就是吹風機界的愛馬仕,售價高達3000人民幣。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與眾不同,而且能精準控制溫度在快速干發的同時不會損傷頭發,另外它的聲音也非常小。
James Dyson 設計的 Dyson Supersonic 吹風機解決了傳統吹風機噪音大、效率低、沉重等問題。噴氣式發動機式的小型馬達轉速可達每分鐘11萬,大幅降低了噪音;多重空氣流設計提高了吹干效率;傳感器裝置可以精確控制溫度,保護頭發。
14. 富含維a的生物強化紅薯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超過4300萬6歲以下兒童都生活在饑餓中,多數由于維生素 A 缺乏,容易患上失明、瘧疾等疾病。
來自HarvestPlus和國際馬鈴薯中心(CIP)的植物科學家們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通過交叉培育,對本地的紅薯進行了生物強化,通過嫁接的方法讓它們富含維他命A。此外,新品種的紅薯更加耐旱抗病,可以填補這部分人群的肚子。并針對不同地區需要對其進行了抗干旱和抗病毒等優化。這一研究今年獲得世界糧食獎,被譽為“全人類的健康作物”。
16. 非接觸式溫度計 Arc InstaTemp
使用傳統的溫度量體溫非常麻煩,尤其是孩子生病時不肯好好量體溫怎么辦?
為解決這一問題,非接觸式溫度計使用紅外技術來快速和精確地測量身體核心體溫,非常方便。
在眾多可以快速、精確測定體溫的紅外線溫度計中,Arc InstaTemp 溫度計憑借2.5秒快速讀出溫度,紅黃綠三色直觀反饋溫度數據的特性脫穎而出,已經得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準。
17. 人工胰腺 Minimed 670G
為了保持健康,糖尿病患者必須不斷地檢查他們的血糖,美敦力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其MiniMed 670G,也就是“人工胰腺”,使這個過程可以更加簡便。
近日,美敦力開發的“人工胰腺”獲得了美國FDA批準上市,該設備只有 iPod 大小,用戶只要將其連接到他們的身體上,設備就會每五分鐘測量一次他們的血糖水平,使患者更方便地增加或減少胰島素劑量。
雖然目前病人仍需要餐后額外注射胰島素,但Medtronic公司正逐漸向全自動血糖儀的方向邁進。這種血糖儀將于明年上市,有望大幅改善1型糖尿病人生活質量。
19. 炫酷的多功能假肢 IKO
大多數假肢的功能是為了滿足殘疾人的功能需求,但由Carlos Arturo Torres研發制造的假肢IKO能夠滿足孩子們的樂趣,兒童戴上它后不但能找回自己的手,還能隨時為其換裝模塊來娛樂,與樂高產品兼容。但更重要的是。Torres希望通過IKO讓人們消除對殘疾人的歧視。
21. 讓孩子幫孩子的手環 UNICEF Kid Power
在美國,有1/4的兒童運動不足,而全球1/4的兒童卻缺乏足夠的食物。由舊金山Ammunition公司設計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能量腕帶,旨在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
它鼓勵孩子們多運動,當孩子們達到設定的目標后,就會獲得積分,積分將轉化為兒童基金會向全球營養不良的兒童發送的真正的食物包(部分資金來源于該設備的銷售)。
自從兒童腕帶于2014年推出以來,參與者集體步行超過700萬英里,為超過3萬名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提供食物。
24. 隨身帶個空氣凈化器 Wynd
空氣質量的改善過程很慢,但你不用等。
Wynd空氣凈化器只有一個水瓶大小,通過吸收附近的污染物,包括可能導致癌癥和心臟病的污染物,創造一個干凈的空氣環境。目前發明者 Ray Yu 已經獲得60萬美元投資,這一產品將于明年上市。
除了上述與“大生物”相關的11項技術外,入圍榜單的還有以下14項技術。
1. 磁懸浮燈泡 Flyte
Flyte 是一種利用電磁場和諧振感應耦合技術讓燈泡懸浮并旋轉的燈泡。諧振感應耦合常用于無線電力傳輸。Flyte 從1月上市以來一直賣得很好。該公司還推出了懸浮盆景 Lyfe。
2. 可折疊自行車頭盔 Morpher
傳統的自行車頭盔比較笨重,許多人不喜歡戴。但是 Morpher 這款頭盔是用互相交織纏繞的塑料做的,它和傳統頭盔一樣牢固,但質地更輕,達到了美國和歐洲的一般安全標準。更妙的是,它可以被折疊成扁平狀,易于攜帶和運輸。這款頭盔在眾籌平臺 Indiegogo 上籌集了近30萬美金,未來可能在實體店銷售。
3. 科技又美觀的太陽能屋頂 Solar Roof
過去的太陽能板就像大塊的金屬盒子,看上去非常笨重。但是特斯拉新推出的 Solar Roof 做成了屋頂瓦片的樣子,在收集太陽能的同時還能起到裝飾的作用。Solar Roof 是特斯拉和傳統太陽能板的制造商 SolarCity 合作研發的,將于明年上市。SolarCity 的 CEO Lyndon Rive 相信將會有5百萬美國人在家安裝 Solar Roof 太陽能板。
4. 會自己系鞋帶的鞋子 HyperAdapt
耐克研發出了一鍵系鞋帶的鞋子——HyperAdapt。只要按一下鞋舌上的一個按鈕,鞋帶就會自動系好。這種鞋子能助力運動員發揮,還可以幫助殘疾人。
5. 隨處可“建”的足球場
在曼谷逼仄的環境里,許多孩子沒有辦法隨心所欲地踢足球。AP Thailand 公司用航空攝影技術尋找那些無人問津的場地,然后用混凝土、顏料和防滑材料把這個場地做成沒有標準邊界的運動場。曼谷的孩子們很喜歡這種運動場。
6. 革命性 VR 頭盔 Sony-Playstation-VR
想要享受前沿的虛擬現實(VR)技術的話,不僅要購置VR頭盔,還要購買能夠支持 VR 的運算能力更強的電腦,總花費加起來常常需要幾千美金。但是索尼推出的 PlayStation VR 的價格卻十分親民,只需要一個幾百萬人已經購買的游戲控制臺 PlayStation 4,普通大眾就能享受 VR 技術了。
9. 磁懸浮輪胎 Eagle 360
固特異(Goodyear)在3月推出的概念輪胎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動,比如橫向移動到車子旁邊的停車位。它還能加速運轉,防止車輛打滑。這款輪胎背后的技術是磁懸浮。傳統的輪胎依靠螺栓固定在車子上,但是Eagle 360卻懸浮在車身下方,不受螺栓的限制。
12. 超便捷房屋 Better Shelter
去年宜家推出了臨時帳篷 Better Shelter,里面有門鎖和太陽能板,在4小時內就可以平郵到家并安裝完畢。自從聯合國難民署派送了16 000套 Better Shelter 后,這種臨時房屋就迅速流行起來。許多難民和救援機構用它組裝成了醫院、接待室和其他工具性臨時建筑。在希臘和馬其頓的交界處,臨時帳篷被連在一起,做成了幼兒園。一些設計師也在想方設法把 Better Shelter 變得更具靈活性。
15. 多功能無人機 Dji Mavic Pro
近年來,無人機廣泛用于應急救災、環境監測、信息數據采集等領域,但體積大、質量重的特點限制了它的普及。Dji Mavic Pro 無人機采用特殊的避障技術、超高清4K 攝像頭,并具備飛行中追蹤物體的能力,不用時還可以折疊成一條面包大小。這種更加小巧靈活,不易出故障的無人機吸引了更多顧客。
18. 中國航天新突破 天宮二號
中國宇航員景海鵬和陳冬成功在天宮二號空間站停駐了一個月。天宮二號采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盡管相比于足球場大的國際空間站而言,這一體積并不特別,但中國在第一次將宇航員送上太空后短短15年內就完成了空間站的自主研發,這一成就可圈可點。中國的下一步將于2018年發射更大空間站的核心模塊。
20. 通用的通用電動汽車 Chevrolet Bolt
電動汽車的高昂價格和速度限制讓很多消費者對它望而卻步,現在通用汽車研發的 Chevrolet Bolt 電動汽車有望改善這一局面。Bolt 充一次電可以行駛320千米,造價相對低廉。Bolt 將于12月上市,有預測稱 Bolt 的銷量可達八萬臺,將占據67%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這一進步雖小,卻是人們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上的重要一步。
22. 蘋果無線耳機 AirPod
素來顛覆傳統的蘋果公司又有了大動作。配套 iPhone7 發布的3.5mm 蘋果無線耳機 AirPod 突破了幾十年來耳機的造型,將給耳機行業帶來巨大改變。不同于一般的藍牙處理器,蘋果的 AirPod 耳機不僅有內置麥克風可以通過 Siri 操控手機,同時也可以監測耳機位置,實現自動暫停,最為方便的是,它可以自動與 iPhone 配對大大減少了設置的麻煩。
23. 更全能的聊天AI Echo
從外表上看,Echo 和普通的藍牙揚聲器沒有什么區別,但它卻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大追求——與設備對話。這一概念并不新鮮,蘋果公司的 Siri,微軟的 Cortana 都可以實現類似功能。但是亞馬遜的 Echo 憑借整合多種第三方應用,具備打車、關燈、訂外賣等功能脫穎而出。最近,亞馬遜又開發了升級版 Echo,新 Echo 的溝通會話將更加自然。
25. 更逼真的芭比娃娃 Mattel Barbie dolls
提起芭比娃娃,大家腦海中出現的往往是光鮮布景中一個苗條漂亮的娃娃,但這種不切實際的形象長期以來損害著女性的審美觀。因此 Mattel 設計了一種更接近真人體型的芭比娃娃,娃娃的體態分為三種:嬌小型,高個子和曲線的,這讓芭比娃娃的銷量大幅反彈。修正審美觀是一條漫長的路,芭比娃娃只是其中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