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高度認可中國在醫療領域取得的進展。施萬博士表示,羅氏愿意積極參與到中國在精準醫療領域的發展進程中。
記者:羅氏如何在全球及在中國布局創新研發?在中國開展了哪些研發合作?您如何看待中國開發新產品的潛力?
施萬:作為世界領先的生物制藥企業,羅氏專注于創新,憑借在個體化醫療領域的優勢和強大的腫瘤組合產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我們在研發上的投入多于在市場推廣的投入。去年集團在研發投資總額達到93億瑞士法郎,占集團收入的19%。
羅氏一直致力于將上海建設成為其僅次于巴塞爾和舊金山以外的全球第三大戰略中心,并以國際標準提升全產業價值鏈,促進整個中國制藥產業的研發和創新。早在2004年,羅氏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個外資研發中心,這是羅氏在發展中國家的第一個研發中心。2007年,羅氏藥品開發中國中心成立,2009年,該中心升級成為羅氏藥品臨床研發亞太中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已經培養了一批出色的跨學科研究員,通過與中國企業和學術機構的合作,取得了眾多成果。今天,我們在中國擁有330多位研發科學家。
去年10月,我們開始啟動羅氏創新中心上海項目,投資了8.63億元人民幣來建設一個14000平方米的創新中心大樓,預計2018年竣工,將提供220個模塊化工作區。未來,創新中心將聚焦研究與早期開發免疫、炎癥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物,以期持續不斷滿足中國乃至全世界患者的未盡需求。
我們希望這個新的創新中心能推動羅氏和本地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同時吸引世界頂尖的研究人才來到中國。我們的目標是為亞洲乃至全球的患者開發優秀的創新藥,并加強我們對中國研發的長期承諾。近年來,我們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在開發可治愈乙型肝炎的新藥項目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新藥將結合兩種機制來共同對抗乙肝病毒,既針對病毒進行靶向治療,也針對免疫系統進行激活療法。
記者:您在今年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都提出了哪些建議?您曾提到,個體化醫療將助力上海成為具有智慧醫療的智慧城市。能否介紹一下羅氏的個體化醫療核心戰略?
施萬:在“互聯網 ”時代,互聯網平臺與健康大數據的發展為上海成為個體化醫療的先鋒與智慧醫療的全球領導者提供了新途徑。羅氏愿意通過自身在個體化醫療領域的優勢和經驗助力上海打造成為擁有智慧醫療的智慧城市。
個體化醫療(PHC)是指根據患者疾病的分子特征,在合適的時間為合適的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法,旨在為每位患者提供療效更高且更安全的治療方案。羅氏憑借生物制藥和診斷兩大部門在分子生物學領域所具備的專業經驗和系統性合作,在推動個體化醫療創新領域確立了獨特優勢。2006年,羅氏就把個體化醫療納入集團的核心戰略。
羅氏在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知識技能,對疾病機制的了解以及在制藥和診斷兩個領域的優勢,使得領導整個行業開發更多靶向化的治療和臨床差異化的產品成為可能。公司三分之二的研發項目也都是基于藥物治療及伴隨診斷的研發,這使得我們研發的效率大幅提高。其中,用于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及胃癌的藥品赫賽汀是羅氏研發的第一款同時獲批藥物治療及伴隨診斷HER2檢測的靶向藥物。目前,羅氏已經有8款同時獲批藥物治療及伴隨診斷的產品。
2015年我們入股了美國領先的基因數據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利用其創新基因測序方法,檢測腫瘤患者的致癌驅動基因突變,有效地幫助臨床腫瘤專家為癌癥患者尋求更多治療的可能性。作為一家創新型的基因檢測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積累了數萬名患者的全面基因檢測信息,這些寶貴的信息讓新藥研發的方向更加明確。2016年1月,羅氏宣布與Flatiron Health進行合作,協力整合數量龐大的“真實世界數據”,并利用對這些數據的分析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診療方案。無論是與Foundation Medicine在腫瘤基因方面的數據合作,還是與Flatiron Health在真實世界患者數據方面的聯盟,都是羅氏未來數十年打造個體化醫療戰略的有力舉措。
記者:羅氏是如何在中國推進個體化醫療的?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施萬:個體化醫療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今天,在中國已經出現了很多領先的基因測序企業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學術圈,我非常有信心中國有能力確立精準醫療領域的國際領導者地位。而中國也具備了很多優勢,比如互聯網的大環境,大數據采集等,個體化醫療相關產業也在快速發展,未來個體化醫療在中國將大有可為。
羅氏中國通過診斷和制藥團隊的共同努力,將分子生物學與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加快向患者提供先進的治療方案的流程,推動中國的個體化醫療發展。羅氏旗下的“生物標記物小組”已對中國超過600家醫院的8000多名病理學家和4000多名病理技術員提供了診斷和治療相關的培訓課程。幫助他們了解分子標志物信息解析系統知識、從疾病治療向醫療健康管理轉變、并學習使用電子醫療記錄信息和決策支持系統,為未來進一步推廣和深化個體化醫療打下堅實基礎。
個體化醫療從愿景到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提升本土企業的研發能力、推動診斷及基因測序改進以及患者數據標準優化等方面仍面臨挑戰和困難,需要逐一克服。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國市場的表現以及它對羅氏全球業績的貢獻?
施萬:中國是羅氏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為了在中國建立從研發、生產到營銷的完整價值產業鏈,羅氏投入了很多。今天,中國已經成為羅氏診斷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同時也位列羅氏制藥全球市場排名的前三位。我們相信,通過將更多的創新產品引入中國,同時不遺余力地推動本土創新,使更多的中國患者受益,我們能夠實現長期增長目標。羅氏對中國的長期承諾從未改變,我們在中國的投資也會繼續增加。羅氏將繼續積極踐行“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的理念,推動中國科研創新的發展,為上海乃至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羅氏集團旗下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近日宣布,FDA已經接受了該公司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并為Alecensa(alectinib)頒發了優先審評資格,用于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
日前,在“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高度認可中國在醫療領域取得的進展。施萬博士表示,羅氏愿意積極參與到中國在精準醫療領域的發展進程中。記者:羅氏如何在全......
1.基因泰克9月13日,羅氏集團旗下的基因泰克(RHHBY)宣布了Ocrevus三個III期臨床試驗的最新分析數據,適應癥是治療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RMS)和原發性進展型多發性硬化(PPMS)。西班牙......
北京時間2月8日上午消息,美國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Inc.于當地時間周二回絕了瑞士制藥巨頭羅氏集團57億美元的收購出價,稱其低估了公司的價值。Illumina公司第四季財報也好于預期。Il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