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2-08 15:00 原文鏈接: 中山大學特聘教授CancerResearch發表結直腸癌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報道:多梳色素框(CBX)蛋白參與多梳抑制復合物(PRC1),介導表觀遺傳基因沉默,并根據細胞的類型賦予PRC1明顯的致癌或抑癌功能。12月6日,在國際腫瘤學權威雜志《Canc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康鐵邦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報道稱,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遷移、侵襲和轉移,需要CBX4介導的Runx2抑制,這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可促進大腸癌的轉移。

      本文通訊作者康鐵邦博士,是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PI、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康博士于2003年獲德國Bielefeld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8年一直在美國、德國從事細胞生物學研究工作。2008年5月,全職回國(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計劃項目(課題組組長);2011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計劃項目(學術骨干);2012年,獲得國家肝癌重大專項基金(子課題)。長期從事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細胞周期調控、腫瘤靶向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基礎研究、腫瘤的轉移調控等。在SCI雜志發表論著48篇,通訊或第一作者在Cancer Cell, J. Clin. Invest., J. Natl. Cancer Inst., Cancer Res., J. Biol. Chem., Cell Res., Oncogene, FASEB J. 等國際主流雜志上發表論著17篇。

      去年七月二十二日,康鐵邦教授帶領的課題組,在國際癌癥研究領域著名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發表一項研究,在細胞水平上和動物模型中證明,阿司匹林可通過NF-kB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生長和轉移。相關閱讀:中大長江學者發表腫瘤研究新成果。

      今年八月份,康鐵邦教授帶領的課題組,在《Cell Discovery》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通過將全基因組CRISPR-Cas9文庫與雙熒光蛋白穩定性報告基因以及高通量測序相結合,開發出了一種蛋白質穩定性調節因子篩選試驗(Pro-SRSA)。相關閱讀:中大長江學者發表CRISPR成果。

      在《Cancer Research》發表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報道稱,抑制結直腸癌細胞的遷移、侵襲與轉移,需要CBX4介導的Runx2抑制,這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可進大腸癌的轉移。在結直腸癌組織中,CBX4與Runx2表達呈負相關,而高的CBX4表達和低的Runx2表達結合,與總體生存率呈顯著相關, 單獨的CBX4表達或Runx2表達更是如此。從機制上來看,CBX4保持招募的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到Runx2啟動子,從而保持了一種脫乙酰化的組蛋白H3K27狀態,以抑制Runx2的表達。

      CBX4的這種功能依賴于它和HDAC3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它的SUMO E3連接酶,其染色質,或PRC1復合體。擾亂CBX4–HDAC3相互作用,可解除Runx2抑制以及細胞遷移和侵襲的抑制作用。總的來說,這些數據表明,CBX4可以作為大腸癌的一個腫瘤抑制因子,并且,穩定CBX4和HDAC3相互作用的策略,可能使結直腸癌轉移患者受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