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依托南開大學建設的“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接受科技部組織的專家評估。
校黨委書記魏大鵬、校長龔克會見了現場考察評估專家組一行。副校長許京軍、嚴純華出席了在津南校區綜合實驗樓舉行的現場考察會。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及學術骨干、相關學院師生代表以及學校科技處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會上,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魯遠向專家組做工作匯報,就評估期實驗室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果、依托單位支持情況、實驗室管理情況等內容做詳細介紹。
本次評估專家組由國內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成員認真聽取報告內容,仔細審閱相關文件,圍繞實驗室的管理與發展提問,對實驗室進行實地考察,并分別約談了一部分實驗室成員。專家組將在充分討論后形成評估意見。
據悉,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年通過國家批準正式籌建,2014年12月通過科技部驗收,為依托南開大學的處級獨立科研實體。五年建設期間,實驗室綜合了南開大學相關領域的科研人才,形成了一支實力強、水平高的學術隊伍。目前主要有“疾病機制和新藥靶標”“藥物設計、合成與篩選”“生物分析與藥物傳輸”等3個研究方向,在心血管疾病、腫瘤、多功能干細胞、生物影像學、生物分析、藥物傳輸等多個化學生物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有關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39篇,他引總計9800余次,有8篇文章進入全球前1%最高被引論文行列。新藥研發方面,有兩個項目獲得臨床試驗批準,一個項目進入臨床試驗。
五年評估期間,實驗室承擔國家級科研任務208項,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2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5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4項。實驗室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國家千人計劃5人,國家青年千人計劃4人,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國家973首席科學家7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7人,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9人。
實驗室積極開展國內和國際合作與交流,主辦了“中國化學會全國化學生物學會議”和“冷泉港腫瘤微環境國際研討會”等一系列有很大影響力的大型學術會議,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專家開展了互訪,在國際會議做主題演講和邀請報告69人次,顯示了實驗室的學術地位和國際知名度。
實驗室的建設得到了主管部門和依托單位的積極支持,建設期實驗室空間新增了20000多平米,新增5400余萬元的先進設備,新建了10個儀器平臺,為實驗室長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和設備條件。
“目前國家太空實驗室已經建成,科學實驗設施運行狀態良好。”7月19日,在“空間站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進展媒體通氣會”上,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師王珂說。他介......
自從20多年前科學家首次讀取果蠅的遺傳密碼草圖以來,基因組學領域開始在理解生物學基本問題方面取得重大飛躍。現在,來自50家機構的150多名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特刊上發表了11篇不同的論文,帶......
江南開學府,萬頃湖波揚;屏障九龍好,山高水又長!坐落在太湖畔的江南大學擁有120年歷史,具有厚重的文化積淀,江南大學直屬科研單位——未來食品科學中心更是個中翹楚。中心聚焦前沿交叉學科,引領世界食品科學......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于天津市。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鐘芳銳、吳鈺周團隊與西北大學教授陳希合作,利用合成生物學前沿技術對蛋白進行化學改造,引入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光催化劑,創造了世界上首個具有能量轉移作用機制的手性催化人工......
人類“內卷”,動物也“內卷”——能把自己卷成“球”。犰狳、穿山甲、刺猬、球馬陸、球鼠婦等,在遇到危險時能迅速卷成緊密球體,保護其腹部、四肢等脆弱部位。“這種行為甚至還有一個專業名詞——成球行為。”中科......
人物名片李棟,1983年生,云南個舊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長,主要從事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研制及其生物學應用研究,系統掌握了超分辨顯微鏡的關鍵技術,提出了新的成像......
7月9日,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合成生物學分會主辦的中國首屆合成生物學競賽-創新賽(以下簡稱競賽)在深圳理工大學(籌)明珠校區成功舉辦。競賽旨在為青年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學習、創新、創智、創造的平臺,為合成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植物營養團隊研究提出土壤微生物群落定量研究優化策略。相關成果發表在《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SoilBiology&Biochemistry)》上。微......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發表一篇生物學研究論文稱,觀鯨船的引擎噪音嚴重干擾短肢領航鯨等休息和育幼。該論文指,過去的研究發現觀鯨船產生的噪音會影響鯨類行為,但尚不清楚引擎的噪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