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第六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北京市科委主任、第五屆市基金委主任閆傲霜主持會議,第五、六屆市基金委委員、顧問代表,市基金依托單位代表及項目負責人代表出席了會議。
第五屆市基金委副主任楊偉光作了《工作報告》。他指出,“十二五”期間,第五屆市基金委致力于充分發揮市基金在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創新支撐作用,市基金成為了學術前沿的“助推器”、凝聚科技資源的“吸鐵石”、優秀項目的“儲備庫”、科技人才的“探測器”和創新團隊的“孵化器”。
融入北京科技全局
據介紹,第五屆市基金委任期內,基金“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得到進一步彰顯,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獲得廣泛認可,融入社會資金的投入體系更具活力,具有北京特色的基金發展思路更加清晰,科學基金影響力大幅提升,基金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近年來,市基金經費規模實現了翻番,投入經費近6億元,資助項目3516項,共2萬余人參與市基金資助項目研究工作。完成基金項目驗收1948項,驗收項目發表論文13265篇(其中SCI收錄10574篇),獲授權專利1072項,獲國家級獎勵24項,省級獎勵187項,240項成果得到了應用。
市基金還通過創新工作理念,積極融入北京科技全局。例如,通過增設重點研究專題聚焦首都發展難題,引導科研人員瞄準重大戰略需求的科學問題,開展聯合攻關,實現了跨部門、跨領域合作,為這些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切實的源頭創新支撐。
市基金還通過創新指南編制方式,對接重大需求,形成需求征集—戰略方向凝煉—指南可行性論證的工作模式,關注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充分體現了基礎研究作為首都科技創新指南針的作用。市基金也大力促進成果對接,建立全鏈條項目管理模式,共對接成功近2000項,實現經費投入放大近10倍。
此外,市基金與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研院所等單位開展聯合資助,助力基礎研究。近年來,市基金新增了4支聯合基金,共吸引外部社會資金9100萬元,約占基金財政經費總投入的五分之一,形成了財政投入“以小博大”撬動外部科技資源服務基礎研究的創新模式。
在市基金指南編制中,實現了由傾聽學術專家意見,到關注行業發展需求再到聚焦區域發展需求的轉變;重視在聯合基金工作模式中引導企業樹立長遠的源頭創新意識,通過資源共享和戰略合作等方式解決企業在早期分享基礎研究產出的障礙。
完善資助體系強化人才培養
楊偉光表示,市基金大膽開展了一系列改革創新,進一步明確了市基金的定位,正確處理了市基金與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計劃三方面關系,按照“做好市基金與市科技計劃和國家自然基金的兩個銜接”的工作思路,推動市基金實現了從以基金項目評審立項管理為主線轉向融入全市科技工作一盤棋,從支持自由探索為主轉向支持需求導向和自由探索并重的兩個轉變,使科學基金更具北京特色,實現了成果人才雙豐收。
2013年,市基金增設了青年科學基金,為青年科技人員提供“第一桶金”,35歲以下青年科技人員第一次成為市基金項目申報主體。據統計,市基金共資助青年項目611項,占同期資助項目總數的30.6%,資助總額達4870萬元。
從2015年起,市基金還聯合天津、河北設立“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有力促進了區域協同創新。目前,市基金已形成包括項目、人才、合作三類體系較為完善的資助格局。
在多項市基金、北京市科技計劃等項目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信息安全與對抗研究團隊對現代信號處理理論及應用、雷達系統與技術、通信系統與技術、高速實時信號處理等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并與首都科研單位合作,成功轉化了多項發明專利,為首都經濟發展、領域發展作出了貢獻。
近年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西瓜基因組學研究及品種創新團隊獲市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基金項目資助共計8項。系列基金項目為該團隊順利開展研究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促進了我國西瓜基因組學研究的發展,增強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競爭優勢。
據統計,在市基金項目的支持下,北京市培養了一批領軍人物,共有譚天偉、韓德民、彭永臻等13位基金項目負責人當選院士,郭雪峰、王金淑、賀永等24人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此外還培養了一批青年人才,共有107人獲科技新星。市基金也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優秀海歸人才。
助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當天成立大會上,第六屆市基金委委員代表王長銳、聶祚仁、沈建忠、王松靈作了發言。委員們普遍認為,市基金在“十二五”期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贏得了非常好的聲譽,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定位明確。
委員們表示,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人才云集,資源豐富,基礎研究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理應把基礎研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強力助推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實現。
據悉,第六屆市基金委由29名委員和6名顧問組成,共有兩院院士6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名,長江學者11名,委員專業領域覆蓋了市基金九大學科門類。
市基金委表示,“十三五”時期是北京市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階段,新一屆委員會將圍繞北京科創中心建設做好規劃布局,進一步立足國際視野,注重前沿部署,強化源頭支撐,擴大北京基金的影響力。
同時,市基金也將進一步調動中央資源,注重對外合作,加強對接聯動,聚焦北京需求;進一步統籌興趣導向和需求導向,注重發展需求,推動交叉合作,做出北京特色;為首都逐步實現基礎研究從“跟跑”到“整體并行”和“局部領跑”作出貢獻。
自然科學基金委按照科學基金系統性改革總體部署,以構建理念先進、制度規范、公正高效的新時代科學基金體系為目標,在2023年推出以下改革舉措。一、持續開展分類評審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繼續開......
各博士后設站單位:根據《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經專家評審,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2批面上資助擬對3651名博士后研究人員予以資助(軍隊、國防科工等系統擬資助人員名單不含,另行組織公示),現對名......
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項目申請294396項,經初審和復審后共受理292829項。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
關于公布2023年度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形式審查結果的通告截至2022年8月30日17時,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省基金委)在2023年度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集中申報期間共收到55......
2022年7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監督委員會蘇先樾教......
2022年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名單(匯總)(按......
各有關博士后研究人員:根據《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規定》,經專家評審,遴選出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1批面上資助3882名擬資助人員(附件),現予以公示(部分擬資助人員由相關單位和部門另行組織內部公示)......
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對外公布這樣一組數字:2012至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受理項目申請約201萬項,資助約43萬項,覆蓋自然科......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示了醫學科學部2021年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擬資助結果,其中包括第二批專家推薦類項目3項、指南引導類項目64項,總資助金額超過1億元。具體名單如下:▎2021年醫學科學部第二......
中博基字〔2021〕11號各有關博士后設站單位和博士后研究人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指南(2022年度)》經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秘書長辦公會議研究通過,現予公布。附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