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1-09 17:36 原文鏈接: 中國的遠程醫療困境

      一、定價困境

      目前中國的遠程醫療服務有兩種定價辦法。一種是遠程會診,這并不是新鮮事物,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主要針對偏遠地區的疑難雜癥、急癥和大病。會診的費用很高,比如說浙大一院遠程醫療門診會診費280元/次,急診會診費1,000元/次,預約會診費600元/次。安徽同步遠程病理會診300元/次,非同步遠程病理會診280元/次,臨床專家會診600元/小時。

      另外一種也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的B-B-C端的,收費體系還不明確。比如廣東網絡醫院一開始是不收費的,目前收取的掛號費是10元/次。

      這兩種遠程醫療的服務費用相差非常大,對于前者來說,因為醫療資源的差異,患者對遠程服務有迫切的需求,但矛盾之處有兩個。首先,這種服務非常昂貴,堪比大城市公立三甲醫院VIP門診費用,越是偏遠地區的患者越難接受。同時,目前會診不納入醫保體系,能夠自費承受的患者畢竟是少數。矛盾的是,由于中國的公立醫院服務費用本來就被嚴重低估,因此任何額外的就診量都可能被定位為更快獲得收入的方式,因而才定高價,可B-B端的需求者卻無力為此買單。而從美國案例的分析來看,這類B-B端針對大病的會診必須要支付方報銷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而B-B-C端的定價矛盾之處在于價格和線下門診服務區別不大。中國不同級別醫院之間的掛號費費用差距可以忽略不計,網絡醫院在費用上沒有優勢。而且用戶選擇網絡醫院的原因是希望在線下掛不上三甲號的時候獲得另外一種途徑。這種辦法可能增加三甲的門診量,但矛盾的是因為用戶可以就近拿藥(比如藥店),醫院無法通過處方賺錢,而服務收入又是忽略不計的,因此三甲的動力很小。

      相比中國,美國遠程醫療的定價相比線下有很明確的價格優勢。美國的遠程醫療發展起來的核心優勢就是價格低。遠程醫療全科醫生的單次就診費用在30-45美元上下(單次可以是次,也可能是時間比如15-20分鐘),但如果包月或者包年,價格會非常便宜,比如HealthTap99美元一年,MDLive的月費為15美金到25美金不等(分個人或家庭)。相比之下,線下服務要貴得多,就算有保險,用戶首先要付一部分自費的服務費,通常在30-80美元不等,全科便宜專科貴,如果是急診室可能更貴,自己要先付100美金左右。

      中國在B-B和B-B-C兩種遠程醫療服務的定價出現很大的差異,核心原因是整體醫療服務價格被嚴重低估。線下服務定價太低,針對常規疾病的B-B-C端的遠程醫療在服務價格上沒有優勢,相反還分流了大醫院的藥品收入,因此只有門診量低的醫院可能會有動力去做,越是強勢的醫院動力越弱。同樣因為線下服務收費太低,遠程會診才成為另一種類似VIP的高價收入通道,而缺乏醫保支持也讓這些服務過于小眾,不可能大范圍覆蓋到真正需要的人群。

      二、支付困境

      遠程醫療目前還未納入醫保,其中有技術和成本上的挑戰。技術上的困境主要是醫保體系各地差異較大,保障范圍、報銷比例、技術接口都不一樣,這給醫保支付帶來了難度。首先是分成上的,大醫院和小醫院以何種比例分服務費,有多少比例由當地醫保或異地醫保支付,分別付給誰,都是技術層面要解決的問題。

      同時,各地醫保的報銷比例差異很大。遠程會診尤其是針對疑難雜癥的專科會診其實并非新事物,這種會診還帶有培訓教育的合作目的,但各地價格很不一樣且并不透明,會診的必要性、專家的需求、資源的分配,都會影響定價,也會影響到醫保到底按照什么比例賠付。目前各地的會診資源和價格都不一樣,由于各地醫保覆蓋的范圍不同,報銷比例也不一樣,具體價格和報銷比例的測算是很大的挑戰。

      除此之外,中國的城鄉醫保差別很大,雖然有部分地區實現了城鎮居民和新農合的并軌,但大部分地區仍然無法做到三保并軌。而且城鎮職工在保障和籌資上都與城鎮居民、新農合相差較大,要合并統一保障程度困難很大。正因為不同地區的城鄉人口有不同的醫保,增加了醫保結算的技術復雜程度,尤其讓遠程醫療這樣需要跨地區合作的服務難上加難。

      最后,醫保資金池的財務壓力越來越大。即便是保障和籌資能力都較好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也面臨當年結余率越來越低,支出增長速度超過收入增長速度的問題,未來將會有較大的資金缺口。醫保需要擴充保障的方面還很多,比如門診大病,康復和護理等,面對勞動力人口萎縮和老齡化,持續緊張的醫保資金池要再大范圍覆蓋遠程醫療將會很有壓力。

      三、技術困境

      遠程醫療在技術上的挑戰主要分為通訊技術和信息共享兩個方面。

      B-B端的遠程醫療對傳輸、影像和視頻上的技術要求會非常專業。從美國的經驗可以看到,專科遠程醫療對傳輸和顯示的清晰度、傳送速度和準確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并非針對B-C端的簡單視頻系統可以滿足。這方面的成熟技術在中國仍很匱乏。

      同時,信息共享也是遠程醫療得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尤其是B-B服務。首先,大醫院和小醫院需要通過對接HIS系統,或者把各自的HIS開放端口到一個第三方平臺來共享信息。信息共享的完整程度將有利于未來對責任的明確界定。目前中國并不缺乏公司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但核心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臨床數據庫,追蹤每一步會診意見、具體操作及反饋。能否在動態的情況下記錄每一步臨床操作,并整合到病人的病歷當中,決定了遠程醫療能否順利展開并清晰劃分責任和利益,這也是引入支付方的必要條件。

      信息共享上的另一個挑戰是病人檔案。電子病歷目前只存在于醫院內部系統里,無法隨著病人遷移,也很難將完整病史傳輸到另一家醫院。病人自己不可能描述清楚全部病史,醫保卡并不具備個人檔案記錄的功能,在進行會診的時候很容易信息丟失或出錯,尤其對急癥和大病會診,缺乏完整檔案,會成為遠程醫療的障礙。

      四、醫院動力不明確的困境

      醫院在推行遠程醫療上的動力并不明確。對于大醫院來說,B-B-C端的遠程醫療服務雖然有助于擴大門診量,覆蓋更多地區的病人,但大醫院將面臨這些處方的外流,醫生只能獲得很低的服務費,這并不足以成為他們的經濟動力。

      而在B-B端,醫院有很強的動力去進行會診,增加科研教育和疑難病大病的治療實力,但這些病例很多要從基層獲得,要進行遠程醫療首先有一筆前期的技術投入,然后才是會診費用。目前基層的發展非常困難,已經沒有實力進行這樣的投入,醫院收取很高的會診費用目前無法得到醫保報銷,與其他醫院的利益分配也很不明確,加上中國的醫生在晉升上需要提供研究成果,因此醫院在大病和疑難病的案例庫上更傾向于封閉式研究,不對外公開自己的病例,因此共享和大范圍的數據銜接的動力都很不明確。

    相關文章

    改變醫療保健領域的五大技術!

    30年前,遠程醫療、機器人醫生或3D打印器官還被認為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過去10年中,現代技術的創新極大地推動了醫療衛生領域的進步。機器人助手、虛擬醫生和手機應用程序正在被整合到醫療領域,以改善服務質......

    Nature評論:健康監測、遠程醫療的關鍵——皮膚傳感器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JohnA.Rogers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文對皮膚傳感器應用研究領域進行相關評述。文中認為隨著皮膚傳感器的應用研究不斷深入,相信在未來十年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將佩戴這種傳感器——......

    遠程醫療租賃之惑該如何破解?

    今年3月初,來自《財經》和《獵云網》的消息顯示,資金鏈斷裂引發的員工討薪、代理商退款等問題困擾著遠程視界,而隨后,醫院商退租賃設備等負面消息相繼傳開。早在2012年之前,遠程視界就活躍在醫療租賃行業里......

    河南未來3年醫聯體實現遠程醫療全覆蓋

    從2018年河南省醫政工作會上獲悉,結合國家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要求,河南省今年起實施“患者滿意提升工程”,利用3年時間,以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為重點,在河南省醫療系統實施涵蓋門診服務、護理服務、......

    普及遠程醫療,還要邁過幾道坎?

    遠程醫療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事實上很早就已存在了。在定義上,它是一種醫療行為,因此不能將輕問診之類的服務與它劃等號,同時遠程醫療的服務提供方一定是有相關資質的醫療機構,而非個人。遠程醫療并不僅僅是一種新......

    中國的遠程醫療困境

    一、定價困境目前中國的遠程醫療服務有兩種定價辦法。一種是遠程會診,這并不是新鮮事物,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主要針對偏遠地區的疑難雜癥、急癥和大病。會診的費用很高,比如說浙大一院遠程醫療門診會診費280元/......

    遠程醫療BtoC市場規模3億美元,驅動力和服務模式變化

    《美國遠程醫療服務市場報告》披露了2016年美國遠程醫療服務全貌,特別是BtoC服務市場變化、拓展規模的驅動力和遠程模式變化,預測了未來十年內(2015-2025年)的變化趨勢。各位從事和投資遠程醫療......

    中醫協成立腫瘤遠程醫療聯盟推動全國腫瘤遠程會診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5日正式成立腫瘤遠程醫療聯盟。借助成熟、先進的信息技術,聯盟將進一步推動全國腫瘤遠程會診,雙向轉診,以及優化腫瘤醫療資源配置等工作。遠程醫療是結合計算機網絡、通訊與多媒體以及現......

    衛計委:不允許在互聯網上開展醫療診治工作

    互聯網時代,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通過網絡解決很多問題,包括看病找醫生。那么,在線輔助問診是否合法?對此,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表示:互聯網上涉及醫學診斷治療是不允許開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詢。宋樹......

    寧夏等5省區試點遠程醫療將引入第三方服務機制

    2月28日,環球網記者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寧夏、貴州、內蒙古、云南、西藏5省區將啟動遠程醫療試點工作,引入第三方服務機制,探索市場化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和運營機制。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衛生計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