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至11日,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在京召開全局會議,集體學習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院黨組2016年冬季擴大會議的講話精神,并對2016年度全局工作進行了總結。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會議,并就2017年國際合作局的重點工作和國際合作局的發展方向做出指示。
國際合作局局長曹京華傳達了院黨組冬季擴大會議精神,并要求全局人員貫徹好白春禮院長的講話精神,落實到位。隨后,他代表局班子系統總結了2016年全局工作,尤其是已開展的、對中科院有重大影響力的幾項工作。包括組織國家實驗室國際研討會,在關鍵節點上,發揮了中科院重大戰略咨詢作用;與20多個國家科研機構聯合舉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發布了《北京宣言 》,建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組織機制和國際合作網絡平臺;優化了“國際伙伴計劃”,并布局了一批大科學項目;海外科教基地建設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優秀中心工作又有了新發展。
張亞平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國際合作局2016年度所取得的工作成績以及高效、和諧、團結、積極向上的局風。他提出幾點要求:一是國際合作要加強目標導向,要圍繞“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需求、促進“三重大”產出等中科院重點工作,統籌考慮,認真謀劃,注重實效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國際合作的作用;二是深入推進中科院國際化戰略,“走出去”戰略要做實做強,結合中科院的優勢,整體規劃院海外中心的建設,特別是注重院海外中心的能力建設,確保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突破,努力取得一批新的成果,催生新的科技創新增長點,并利用重要外交活動,加強國內外的宣傳,持續擴大中科院影響力;三是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國家人才計劃、國際合作項目、外方合作伙伴、部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外共建聯合機構、雙邊合作機制等各方資源,確保資源配置和各項布局與中科院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戰略目標一致,主動、積極地爭取資源;四是結合全局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調動積極性,形成激勵機制,培養積極向上的局文化。
會上,國際合作局各處室負責人代表本處室匯報了2016年度完成的亮點工作,對2017年度重點工作進行了思考。會議還圍繞全局工作進行了自由討論。最后,曹京華做了會議總結,要求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按照院黨組的要求,把2017年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水稻穗子的大小和穗粒數決定水稻產量。近年來,一些影響水稻穗子大小和穗粒數的基因陸續被報道,但學界尚不清楚調控水稻穗子大小和穗粒數的分子機制,因此,闡明協同調控水稻穗子大......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崔光磊團隊提出的“剛柔并濟”聚合物復合固態電解質設計理念,引起了國際同行廣泛關注,得到了聚合物電解質創始人Armand教授以及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oodenough教授的高度評......
記者3月10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健康所劉青松研究員、劉靜研究員團隊在納米遞藥系統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發一種新型的納米遞藥系統,為藥物穿上“納米戰衣”,有助提升藥效。當前,新藥研......
3月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由該所李富花課題組主導完成的科研論文《簡單重復序列促進對蝦基因組可塑性和適應性進化》在Nature子刊《通訊-生物學》(《Commun......
3月5日,中科院新疆分院分黨組書記陳曦、院長肖文交一行6人到中科院廣州分院開展座談交流。廣州分院副院長謝昌龍主持座談會。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陳新文、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
3月8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獲悉,該所約翰·斯皮克曼(JohnSpeakman)研究團隊最新發現mTOR信號介導低蛋白食物對小鼠攝食和體重的調控。鑒于小鼠......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會授予危宏平等10名同志中國科學院第二屆“科苑名匠”稱號。近年來,中科院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響應中華全國總工會“大國工匠”品牌建設,在全院范圍開展“......
2月25日,中國科學院與法國農業國際合作研究發展中心(CIRAD)以視頻方式舉行框架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和CIRAD主席MichelEddi出席活動并代表雙方簽字。張亞平在致辭時向法方......
測試評審專家進行現場測試研發工作匯報、答辯、答疑 近日,由西安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方夜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等單位的專家組成測試評審驗收組,通過對中國科......
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北斗導航衛星研制團隊2003年,在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支持下,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開始衛星導航關鍵技術預研工作。2007年,衛星創新院參與北斗全球系統論證。2009年,以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