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來自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癌癥預防部門的兩位科學家在Cell旗下Trends in Cancer系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Cancer Prevention: Lessons Learned and Future Directions”的綜述文章。
作者們指出,癌癥預防干預包括避開已知的致癌物質(如煙草或石棉)和介入抗癌策略,如行為改變(飲食、鍛煉),使用藥物/營養劑/疫苗等。這篇綜述主要討論了與藥物和免疫制劑相關的干預措施。以下摘編文章的部分內容:
化學預防:使用藥物和營養物降低癌癥風險
1、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動物研究和臨床試驗指出,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癌癥預防功能。在這部分內容中,作者們匯總了大量阿司匹林防癌相關的研究進展。
小編注意到,最近研究者們在這一研究方向上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去年11月,發表在PLOS ON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論文:The Long-Term Benefits of Increased Aspirin Use by At-Risk Americans Aged 50 and Older)發現,對具有高心臟病風險的老年美國人來說,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能夠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預防某些癌癥和癌癥相關死亡,并延長壽命。【詳細】
去年12月,發表在在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上的一項新研究(論文:Aspirin Use and Reduced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表明,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會降低患胰腺癌的風險。【詳細】
2、Retinoids and Rexinoids
Retinoids是指天然和合成的維生素A衍生物,也是最早被測試用于化學預防的藥物之一。2015年,發表在Seminars in Oncology上題為“Retinoids and rexinoids in cancer prevention: from laboratory to clinic.”的一篇綜述稱,Retinoids可能是通過激活核視黃酸受體發揮它們的抗癌作用。Rexinoids與retinoids結構類似。動物研究表明,新型III類rexinoids表現出了預防乳腺癌的潛能。
3、二甲雙胍
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可能要“跨界了”。2011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表明,這一藥物有可能會成為癌癥預防藥物。此后,一系列觀察性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與癌癥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有關。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觀察性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結果。目前,二甲雙胍抗癌研究仍是熱門的方向之一。
免疫預防:疫苗
免疫預防途徑(主要是疫苗)尤其適用于癌癥預防。良好的安全性適合健康人群。癌癥預防疫苗一方面可以預防致癌微生物的感染,另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非感染相關的癌癥。
1981年批準的重組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減少了HBV相關的肝細胞癌。在該部分內容中,作者們重點介紹了預防性HPV(人乳頭狀瘤病毒,可導致宮頸癌)疫苗的發展和應用現狀、HCV疫苗的開發。
文章強調,非感染性癌癥預防疫苗免疫原性抗原的選擇更具挑戰。與病毒衍生抗原固有的“異己特性”(‘non-self’ nature)不同,非感染性腫瘤產生的新生抗原(neoantigens)/腫瘤相關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s,TAAs)有一些組件是“自身的”(‘self’)。
在列舉了此類預防性疫苗的一些研究進展后,作者們表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免疫干預之一。FDA已批準這類藥物用于治療多種轉移性和晚期癌癥。文章還寫道:雖然這些藥物可能最終會被證明對癌癥預防有價值,但當前使用中的相關毒性阻礙了這方面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