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已于1月通過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正按程序報省政府審定印發。未來,四川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將基本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互聯共享。
于會文:“解決環境問題愿望迫切、時不我待”
1.環境管理重大轉型
環保工作必須以“環境質量切實改善”為核心和導向,“環境質量是否改善是檢驗環保工作的最終標尺”
2.環保部門敢于亮劍
環境執法是環保工作的看家本領,環保部門要敢于發招,堅持重典治亂、鐵腕執法,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3.環保監督力度加大
四川在全國率先出臺環保督察試行方案,力爭在今年4月底前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內環保督察“全覆蓋”
兩會會客廳嘉賓:四川省環保廳廳長 于會文
“等不起慢不得”,這是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時所使用的詞匯。
“這正道出了當前環境保護的重要和緊迫。”1月16日,在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廣安代表團分組審議會議間隙,新任環保廳廳長于會文對華西都市報-封面記者坦言:“對目前環境問題,我們應該既要看到問題本身長期的艱巨性、復雜性,又要看到現實的針對性和迫切性。”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中,四川省委綠色發展決定提出,要以保障人民健康為目的,重拳出擊、鐵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用5年時間基本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進全省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環境保護工作倍受關注,環保部門長期負重前行。
“當然有壓力,但這也是動力。”面對記者,這位新任環保廳長毫不避諱,“有什么問題,你們盡管提,我們共同面對。”
從地方領導到環保廳長,盡管剛剛上任,但顯然,他已經馬上進入了狀態。
環保形勢緊迫
“已到沖鋒陷陣放手一搏之時”
說到目前四川全省的環保形勢,于會文一連用了沖鋒陷陣、動真碰硬、放手一搏三個成語,“對于環境保護,省委省政府要求高,人民群眾期待高,解決環境問題愿望迫切、時不我待。”
于會文表示,眼下,整個環境管理戰略正經歷深刻調整和重大轉型,即環保工作必須以“環境質量切實改善”為核心和導向,“環境質量是否改善將是檢驗所有環保工作的最終標尺。”
就在日前,四川省政府剛剛印發《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到2020年全省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的具體目標和環境質量指標,提出到2020年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大氣環境達標個數要超過50%,地表水環境質量優良率提高到82%以上,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我相信,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三大戰役’一條主線,按照實施方案扎實推進,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層層傳導壓力,排出路線圖和時間表,把每一項決策部署都真正落地落實,全省環境質量一定能得到持續改善。”于會文提到,2017年,四川環保的總體思路就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解決環境領域突出問題、深化各項環保改革,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環保責任,對打贏補齊“環保短板”攻堅戰進行全面部署,確保完成“十三五”生態環保規劃年度目標任務,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提供堅實的環境保障。
監測執法并重
“堅持監測與監管的測管協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將強力推進“環境質量提升年”各項工作。在于會文看來,要切實改善環境質量、解決現實環境問題,就必須用好環境監測和環境執法兩個重要抓手。
“監測是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未來工作中,要繼續用好監測手段。”于會文期待的是,今年,由環保部門牽頭制定的《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已于1月通過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正按程序報省政府審定印發。未來,四川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將基本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互聯共享。
同時,于會文強調,環境執法是環保工作的看家本領,環保部門要敢于亮劍和發招,堅持重典治亂、鐵腕執法,形成并長期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去年9月至12月,在環保大檢查大執法“百日攻堅行動”期間,共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751件,處罰金額8932萬元,比上年全年處罰金額超出10.82%。
在于會文看來,環境監測與執法需要協同聯動。“比如,水環境污染問題,‘表象’在水中、‘根子’卻在岸上;大氣環境問題,‘表象’在天上,‘根子’卻在地上。”于會文補充道,監測反映的是水中、是天上的“現狀”和“表象”,而“根子”問題卻要依靠執法和其他手段去解決,也只有依據科學準確的監測,執法才能更加精準地發力。
“所以未來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強化監測與監管的緊密結合、協同聯動,下大力氣推進測管協同。”于會文說。
“督企”更“督政”
“率先實現省內環保督察全覆蓋”
除了“督企”,今年四川的環保工作,“督政”力度也將更大。
2016年底,四川省委專門印發了環保職責分工方案,進一步厘清環保工作的職責分工,劃清了環保工作的“責任界限”,更擰緊了環保工作的“責任發條”。
此外,四川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環保督察試行方案。對此,于會文介紹到,三年督察任務兩年完成,在2016年完成5市督察基礎上,程序不減、標準不降,爭取在2017年4月底前完成剩余16個市州的環保督察,預期將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內環保督察“全覆蓋”。
另一方面,為實現從源頭上控制住污染,還將不斷強化“環境準入”保障。具體而言,將強化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制度,扎實推進固定源的排污許可證制度,進一步規范危險廢物經營管理,加快推進高污染、高風險企業環境責任強制保險。
“當然,還會強化法治保障。”在于會文看來,要用好法律武器,尤其是用好《環境保護法》及其配套辦法,同時,抓緊建立完善地方環境保護法規條例,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和修訂出臺《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等措施,為四川的綠色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科技標準倒逼
“確定高于國標的排污限值”
作為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畢業的博士,于會文有著標準“理科生”的嚴謹。在他看來,科技標準在環保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目標,既要依靠科技進步、科技創新,又要強化“標準”的倒逼支撐作用。
“比如公眾強烈關注大氣環境的問題,就需要科學深入地開展污染源成因、成分、肌理分析,才能對癥下藥、精準發力,爭取更明顯的治理成效。”他說。
此外,于會文強調,環保工作要避免“一刀切”,要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流域、不同行業和領域,確定比國家標準更嚴格的污染排放限值。“比如為進一步強化岷江、沱江流域污染治理,去年頒布了《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這兩條江河的污染排放限值收嚴收窄,提高了排放限值,就為倒逼岷江、沱江流域早日全面達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問到對于工作有無定下什么目標時,于會文雙手一攤,“環保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必須埋頭苦干、扎實推進,不看廣告看療效。”
天眼查App顯示,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近日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約178.5億人民幣增至約250.3億人民幣,增幅約40%,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該公司剛剛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98.9億......
近日,根據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同意組建高端分析儀器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復函》川發改創新函【2024】762號要求,艾立本成功獲批組建“高端分析儀器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高端分析儀器四川省工程研......
《陜西省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采取數智化管控手段,對生態環境監測服務活動進行全流程監督,并規定應當建立聯合執法和信息共享機制。陜......
日前,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在昆明舉辦全省“十五五”生態環境規劃編制研究和美麗云南建設培訓班,明確提出了高質量編制“十五五”生態環境規劃的重點內容、方法路徑和工作要求。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胡江輝在......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我部組織起草了《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及其編......
為加快推動新儀器新技術創新應用,服務支撐環境管理新需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環境監測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根據生態環境部《“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
記者從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9月30日,全省質量融資增信惠及企業584戶。其中,中小企業510戶,累計授信額度達203.08億元,發放貸款103.84億元,收錄質量融資增信對象1754個。據了解,......
生態環境部回復關于同意生態環境部水土污染協同控制與聯合修復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的函。函原文如下: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成都理工大學:《關于申請對國家環境保護水土污染協同控制與聯合修復重點實驗室組織驗收的請示......
10月24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工作委員會在成都聯合舉辦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宣講專題活動。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黨組副書......
10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與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簽署委省共建協議,并進行座談交流。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郭燕紅主持簽字和座談交流活動。雷海潮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