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著中國自主研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6日從青島啟航,奔赴西北印度洋,開啟為期124天的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之旅。
本航次分三個航段,將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南海、雅浦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開展大洋資源和深海前沿科學調查,航次不僅要開展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與環境調查,同時為進一步完善“蛟龍”號開放共享的應用機制,推動蛟龍號未來的業務化運行進程。
中國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本航次總指揮于洪軍表示,本航次為中國首次利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區開展下潛作業,利用“蛟龍”號精確定位取樣、近底觀察與視像的技術優勢,進行高定位精度、高空間分辨率的微地形地貌調查和多金屬硫化物、熱液流體等樣品的采集,了解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分布狀況和成礦潛力,為未來中國多金屬硫化物礦區的選取和申請提供支撐。
于洪軍介紹說,與以往“蛟龍”號航次相比,本航次的科考任務更加多元化,而且是海上連續作業時間最長、調查區跨度最大的一個試驗性應用航次,也是迄今潛次任務安排最多的一個航次,設計潛次任務達到31次,其中包含7個水深在6000米以上大深度潛次。
按照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總體計劃安排,2017年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由中國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組織實施,來自中國20余家單位的150多名隊員參加,預計今年6月9日結束本次科考任務。
近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勇闖“魔鬼西風帶”海底,獲取巨大紅珊瑚樣品及其他數據,既振奮國人,也引起業內人士對于我國海洋信息產業發展的關注。“僅僅服務剽悍的‘深海勇士’遠遠不夠”“‘深海勇士’敢于在將近......
今天(6月4日)上午8點半,中國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結束為期兩個多月的南海試驗性應用科考航次,返回三亞。本次科考任務成果豐碩,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407.7米。為了對潛水器性能進行全方位測試,......
正在建造的中國載人潛水器計劃2020年挑戰下潛海底萬米深度。近日,萬米潛水器的核心構件——載人球艙沖壓成功,為潛水器的建造奠定了基礎。核心構件載人球艙沖壓成功所謂沖壓,就是將一塊巨大的鈦合金板材用垂直......
搭載著中國自主研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6日從青島啟航,奔赴西北印度洋,開啟為期124天的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之旅。本航次分三個航段,將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南海、雅浦海溝、馬里亞......
搭載著中國自主研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6日從青島啟航,奔赴西北印度洋,開啟為期124天的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之旅。本航次分三個航段,將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南海、雅浦海溝、馬里亞......
搭載著中國自主研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6日從青島啟航,奔赴西北印度洋,開啟為期124天的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之旅。本航次分三個航段,將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南海、雅浦海溝、馬里亞......
2016年12月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一萬一千米載人潛水器水面支持保障系統研制”項目啟動會在上海召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海洋處處長孫清、項目主管揭曉蒙,上海市科委......
我國首艘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作業的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歷時13個月在廣州完成主體改修工程,5月5日正式交付中國科學院。承擔改修任務的中船澄西(廣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改修于去年3......
“‘向9’過來啦!”當地時間28日晚飯后,“大洋一號”船上的人們開始奔走相告。在這茫茫印度洋上孤獨漂泊了25天,一艘來自自己國家的科考船即將靠近的確讓人興奮。“蛟龍”號母船“向陽紅9”號24日離開毛里......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潛,這是我國載人潛水器首次到海底熱液區下潛作業。海底熱液區由海底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帶噴出的高溫液體形成,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其中的熱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國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