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記者從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獲悉,由該研究生院、江蘇大學、蘇州大學等專家組成的合作團隊在介孔納米載藥系統領域取得突破,該系統擁有智能“門控開關”,可自控釋放藥物。相關科研成果近日在國際頂尖刊物《先進功能材料》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團隊成員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博士曾小偉介紹,該研究涉及一種腫瘤部位pH敏感的、可實現藥物“自控釋放”的介孔二氧化硅納米載藥系統。通過對傳統介孔硅材料進行表面苯甲醛功能基化,并基于廣譜抗癌藥阿霉素分子的氨基與苯甲醛形成的pH敏感動態共價鍵,巧妙地形成以阿霉素藥物分子自身作為“門控開關”的、藥物智能化自控釋放體系。
據了解,介孔二氧化硅納米粒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和載藥效率高等優勢。對于腫瘤治療來說,臨床上要求藥物載體在正常生理環境下具備藥物的“零釋放”,而藥物載體在到達腫瘤病灶后,藥物分子可以在腫瘤弱酸環境下高效釋放。
“藥物不僅僅是藥物,還可兼職用于輔料,這種藥物‘自我門控’的開關設計還可靈活地應用于其他含有氨基的生物功能大分子,如抗腫瘤多肽、蛋白質以及DNA/RNA等,因此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潛在的臨床應用前景。”蘇州大學博士潘國慶進一步解釋。
江蘇大學教授潘建明透露,目前,該研究已經初步進行了動物體內的考察,并在免疫缺陷的裸鼠身上獲得了良好的腫瘤治療效果。
圖納米孔道單分子檢測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酶串擾效應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027806、21834001)資助下,南京大學龍億濤教授團隊基于精準設計的生物納米孔道單分子界面、單分子......
2023年3月1日,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指導,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蘇州)主辦,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
在應對新冠肺炎的鏖戰中,脂質納米顆粒(LNP)發揮了重要作用且引發極大關注。英國《自然》雜志網站2月22日報道指出,除用于研制新冠疫苗,LNP還可應用于治療癌癥等疾病,不過科學家們仍面臨著降低其毒性,......
不論是體育賽事還是科學探索,挑戰極限一直是人們的夢想。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龔旗煌團隊長期致力于挑戰科學前沿的“時空極限”研究,助力人們不斷拓寬認知的邊界。“我們就是......
在好萊塢電影《奇妙旅程》中,為了救治病人,外科醫生可以縮小為一百萬分之一,進入人體內進行血管手術。如今,科幻照進現實,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能在微觀尺度執行任務的微納機器人因其在藥物輸送、微創手術、醫療......
光明日報蘇州2月19日電(記者蘇雁)2月18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二期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總驗收。據悉,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組(502組)包信和院士、傅強研究員和寧艷曉副研究員團隊在負載納米團簇催化劑的結構控制和微觀表征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氧化......
將光熱治療(PTT)與磁共振成像(MRI)集成在納米診療體系中,對實現個性化診療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但現有納米體系的限域環境嚴重抑制了具有光熱性能染料的激發態分子內運動,進而極大地限制了其光熱性能。......
近日,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發現,納米霧化消毒器、納米枕頭、納米不粘鍋等“納米系”產品銷量激增。一些商家宣稱,這些商品在制造過程中運用了納米技術,具有同類商品不具備的特點。那么,什么是納米技術?日常生活中......
近日,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發現,納米霧化消毒器、納米枕頭、納米不粘鍋等“納米系”產品銷量激增。一些商家宣稱,這些商品在制造過程中運用了納米技術,具有同類商品不具備的特點。那么,什么是納米技術?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