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國首個跨區域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北京強化創新和引導,天津強化帶動和支撐,河北強化承接和轉化……京津冀加強政策頂層設計,以打造大數據協同發展功能格局。
2017年起,京津冀將在環保、交通、旅游等重點領域試點示范率先啟動,到年底,數據開放、產業對接框架基本形成,數據開放共享機制體制初步建立。到2018年年底,三地大數據發展將初步形成集群特色鮮明、協同效應顯著、資源配置優化的態勢。
建立京津冀統一數據開放平臺,互聯互通打破數據壁壘
長期關注大數據發展的河北經貿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王素貞表示,當一些地方還在思索大數據的價值時,京津冀已在探索大數據怎么做,開始大力推進數據的互聯互通。由于目前京津冀各個數據單位之間各自為政,形成了巨大的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成為影響大數據形成的前置因素。
存儲大數據,關鍵是能應用。王素貞認為,只有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打破數據之間的壁壘,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形成各類優質數據庫,才能挖掘出數據的價值。否則,這些數據也就是被存儲在計算機或服務器上的數據碎片而已。
如何破除羈絆,打破數據互聯互通的壁壘?
京津冀以政府數據開放為切入點,以北京市數據開放平臺為依托,打造統一的公共數據共享和開放平臺,即京津冀統一數據開放平臺。2017年起,三地政府以教育、環保、交通、健康、旅游、通信等領域先遷平臺為示范,吸引三地企事業單位等將自身擁有的數據遷上平臺,嘗試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
三地將數據開放作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切入點,抓住了大數據發展的核心要義,打開了大數據發展之門。政府適合主導互聯互通,不僅是因為政府手里掌握著大量的數據,還因為政府主導實現的互聯互通,是真正產業意義上的互聯互通,是能夠將全社會的數據資源整合起來的大數據平臺。
同時,京津冀也將推動數據資源的統籌利用,逐步推動政府和企業、企業和企業的數據交易,而不僅僅止于交換。建立政府和社會互動的大數據采集、共享和應用機制,先在京津冀各政府部門之間探索數據交換機制和交換技術,再逐步拓展到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易市場。
由承德市與北京數海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率先啟動建設的全國首家數據資產證券化服務機構和華北地區首家數據資產交易平臺——河北大數據交易中心,主要從事數據資產登記、數據資產托管、數據商品交易等業務。京津冀還將探索數據開放交換機制,以試驗區建設形成基于大數據的新型驅動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大數據價值的挖掘正在逐步走向縱深。
三地開啟產業跨區域合作模式,打造京津冀大數據走廊
近日,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大數據產業的優惠政策,吸引他從北京到張北縣來二次創業。公司將和張北縣政府啟動建設大數據&人工智能服務項目。
目前,張北縣已規劃云計算產業基地確定合作項目8個,總投資約800億元,建設規模達150萬臺服務器。這位負責人坦言,他們就是沖著張北的大數據產業聚集區來的。該公司的無線通信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居行業領先地位,在發展中特別注重產業的聚集效應。
廊坊把“大智移云”作為發展的首位產業,吸引京東北方大數據中心潤澤科技等一批項目落戶;力海企業港、中經承園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等一批大數據項目在承德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達40萬臺服務器規模;秦皇島數據產業基地聚集了中譽通信、中科遙感等一大批企業……近年來,河北省加快大數據產業聚集發展,已初步形成大數據聚集效應。
此外,河北省還為大數據的快速發展拓通道、搭平臺,制定了一攬子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河北省出臺了《關于推進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發展“大智移云”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設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其中2016年出資5.5億元重點支持了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只有筑好巢,才能引來鳳。阿里巴巴在張北建立阿里張北數據中心的同時,還與河北省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開展對接合作。華為、潤澤、浪潮、聯通、富智康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也紛至沓來。
然而,河北省大數據發展仍處在起步階段,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產業規模小、企業實力弱,一些地方定位不明,存在重疊和交叉現象。
為此,根據《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要求,河北省將重點建設張家口大數據新能源、廊坊物流金融遙感大數據、承德旅游大數據、秦皇島健康大數據、石家莊大數據應用等五個示范區,開展大數據制度創新、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大數據創新應用、大數據產業聚集、大數據要素流通、數據中心整合利用和大數據交流合作實驗。
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的實現離不開數據一體化,試驗區在一體化發展中起著黏合劑和催化劑的重要作用。王素貞認為,試驗區重點通過政策頂層設計,實現產業對接,有利于發揮各自特色和比較優勢,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可以加快促進以北京為創新核心、天津為綜合支撐、河北做承接轉化的大數據產業一體化格局的形成。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1.1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京津冀地區做好防汛救災工作針對近期京津冀地區暴雨洪澇災害,8月1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預撥1.1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三省(市)......
工信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網絡安全保險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在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險政策標準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強化網絡安全技術賦能保險發展、促進網絡安全產業需求......
工信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網絡安全保險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在建立健全網絡安全保險政策標準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強化網絡安全技術賦能保險發展、促進網絡安全產業需求......
京津冀三地將共同加強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構筑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源。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相關負責人近日介紹,三地將聚焦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世......
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于5月26日至28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東數西算”帶動新產業,大數據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對于社會關切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如何細化認定?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2月7日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同志對指南進行了解讀。對“二選一”“......
地球大數據的爆炸式增長推動著地球系統科學向數據密集型范式(Data-intensiveparadigm)轉變,并為破譯和解析復雜的地球系統奠定了基礎。如何從海量、多源、異構、泛在的地球大數據中汲取所需......
英國牛津大學和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多年以前做過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好多有名的作曲家和歌手都有在作品中寫到或唱到有關天氣的內容的情況,而且大多以陽光和晴天為主,甲殼蟲樂隊的歌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3日,記者從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技術合作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上獲悉,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正式啟用。該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聯合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克拉瑪依市......
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正經歷著地球大數據爆炸式增長。如何從海量、多源、異構、泛在的地球大數據中汲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識,實現數據-信息-知識-決策鏈條的貫通,亟需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近日,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