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眾科學》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在谷神星一處火山口附近檢測到有機物質,而其正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石。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小行星帶檢測到有機化合物,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于2007年9月發射升空,是第一個探測小行星帶并造訪矮行星的人造設備,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這一項目共花費4.67億美元,通過“黎明”號的幫助,人類可以更多地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行星的形成。
2015年3月,“黎明”號進入谷神星軌道。這是火星和木星之間最大的一顆天體,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去年9月,“黎明”號發回的數據顯示,谷神星地殼是冰和巖石的混合體。
現在,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利用“黎明”號探測器的可見光和紅外測繪光譜儀,已經在谷神星上檢測到有機化合物,而有機化合物正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石。結合谷神星豐富的水和內部熱度,歐洲空間局的行星科學家麥克·庫佩斯在《科學》雜志的評論中稱,原始生命可以在谷神星上生存。
探測器是在谷神星一處名為列涅努忒(Ernutet)的火山口附近,發現含有甲基和亞甲基的化合物的,盡管現階段化合物的確切特性還不是很清楚,但據分析它們可能與地球上構成瀝青的烴鏈類似。
科學家認為,這些有機化合物是在谷神星內部生成的,而非由其他空間巖石撞擊帶來的。團隊仍在研究這些分子如何形成并遷移到谷神星表面。
庫佩斯表示,原則上講,生命仍可以存在于今天的谷神星上。在任何情況下,搜索生命都是最有挑戰性的,如果真的存在生命,預計將在谷神星表面以下幾公里處。
北京時間2023年1月9日13時04分,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科技壹號衛星、天啟星座13星、天目一號氣象星座01/02星、南通中學號衛星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7日12時12分,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天津大學一號、麗澤一號、寶醞號、金紫荊五號、金紫荊一號03星等5顆小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7日12時12分,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天津大學一號、麗澤一號、寶醞號、金紫荊五號、金紫荊一號03星等5顆小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
美國《大眾科學》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在谷神星一處火山口附近檢測到有機物質,而其正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石。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小行星帶檢測到有機化合物,研究結果發表......
美國《大眾科學》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在谷神星一處火山口附近檢測到有機物質,而其正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石。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小行星帶檢測到有機化合物,研究結果發表......
據外媒報道,近日,科學家在矮行星谷神星上檢測到了有機化合物。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是當中最大的一顆天體。歐洲航天局(ESA)行星科學家Michael指出,有機化合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石,這......
英國《自然》雜志及《自然—地球科學》雜志29日公開發表的兩篇行星科學論文,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經過谷神星時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這顆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