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2-21 14:20 原文鏈接: 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后創立“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期智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200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高獎圖靈獎。

      因外籍院士提出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無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學部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按照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科學院院士目前人數為754位,外籍院士人數為78位。

      楊振寧簡介:

      楊振寧(1922.10.1~ ),出生于安徽合肥,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因提出“宇稱不守恒”觀念被實驗證明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中美關系松動后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楊振寧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45年,獲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1955年,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8年,任清華大學教授。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姚期智簡介:

      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67年獲得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75年至1986年曾先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任助理教授、教授。2004年起在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2005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現任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相關文章

    101歲楊振寧最新露面還有2分鐘發言視頻

    據香港大學官微報道,近日,101歲的楊振寧與林青霞等7人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楊振寧先生以視頻方式現身,發表講話感言。據香港大學方面透露,楊振寧安排了侄子“AlbertYang”到場,代替他完成......

    楊振寧的物理學成就你可能不懂,但他的經歷你必須知道

    說起楊振寧,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在物理領域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是當之無愧的泰斗,尤其是其華人的身份,一直都是令人非常自豪的,如果要想詢問楊振寧到底有多么偉大,這和他從事的事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其......

    著名細胞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翟中和逝世

    翟中和院士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細胞生物學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翟中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2月10日14點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翟中和先生1930年8......

    著名化學家、教育家錢逸泰先生逝世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網站消息,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中國共產黨員錢逸泰同志,因病于2023年1月14日11時50分在合肥逝世,......

    舒紅兵受聘為蘭州大學萃英講席教授

    據蘭州大學網站消息,1月8日上午,蘭州大學動物醫學與生物安全學院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舉行萃英講席教授聘任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受聘為蘭州大學萃英講席教授。舒紅兵主要從事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

    潘建偉:希望10至15年構建通用量子計算機

    11月18日,在第五屆世界聲博會暨2022科大訊飛1024全球開發者節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分享了關于量子計算未來15年的發展潛力與計劃,“我們希望在未來5年實現量子糾纏,然后完成數百個乃至數......

    著名物理學家解思深逝世享年80歲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解思深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1月2日19時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解思深先生1942年2月生于山東省青島市,19......

    北師大設立“楊振寧講席教授”職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9.shtm據北京師范大學官方微信10月26日消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在......

    中科院院士、建筑學家彭一剛逝世享年90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20.shtm中新社天津10月23日電(孫玲玲焦德芳)記者23日從天津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

    嚴純華:培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06.shtm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