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道,美國宇航局天體生物學研究所的主管Penelope Boston和她的團隊已經在墨西哥奇瓦瓦的奈卡礦中耗費了數年時間來尋找極端微生物。這座礦中充斥著許多巨大的石膏晶體,這里看起來非常奇特,以至于Boston博士第一次看到這里的照片時,認為這是一張合成照片。
但是更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在晶體內發現了處于“休眠”狀態的微小生物。Boston博士稱:“非常讓我驚訝的是我們成功讓它們繼續生長,這是一個非常艱苦的工作,因為我們無法滿足它們生長需要的條件,這有點像動物園飼養。”大約有100種不同的微生物在晶體內被發現,其中大多數是細菌。它們被困在晶體中的時間大約在1萬到6萬年間,有90%的微生物我們之前都從未見過。
這個晶體洞穴系統坐落在一個火山熔巖形成的巨大“口袋”上方,而且受地熱影響溫度高達60攝氏度,這種環境也被天體生物學家們戲稱為“地獄”。大多數生物都無法在這里存活,但是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些生物體進化出以洞穴中的硫化物、鐵、錳或者氧化銅為食的生物體。
Boston博士稱:“據我們所知,這些生物體存活在一個沒有有機食物的環境中。它們是生物體在高溫環境下通過吞噬無機礦物質和化合物為生的案例。這或許就是這些生命在這種環境下存活的發展歷史。”
在描述洞穴里的工作時,她說道:“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非常奇特的經歷。這里是一個非常艱苦的工作環境,但是環境卻非常迷人,有點像在一個晶體內部。其中一些閃閃發光的晶體長度達到了5米,那些最大的晶體我甚至都抱不過來”
其它的洞穴中也發現了古怪的生命形態,但是進入其中探索極其危險。科學家們稱,這一發現帶來這樣一種可能性,當太空船從其它星球返回地球時,危險的生物體有可能搭順風車來到地球。
美國宇航局已經計劃從木星的冰凍衛星木衛二上將巖石和冰樣本帶回地球進行研究,木星已經成為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活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因為在它的地殼之下隱藏著一座鹽海。
搜尋地外文明組織的John Rummel博士稱:“微生物在太空旅行中存活下來相當容易,如果我們從木衛二或者火星帶回樣本,我們應當隔離它們直到危險測試表明其中沒有危險或者生命。”
零壓縮是一種罕見的力學現象,它能夠在靜水壓力環境下展現出一個或多個軸向尺寸的穩定性。與一維零壓縮材料相比,二維零壓縮(即零面壓縮)材料不僅擁有更高維度的機械穩定性,同時能夠在依賴于通量面積的信號傳輸中......
霍普夫子是幾十年前預測的磁自旋結構,近年來已成為熱門且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22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瑞典、德國和中國的科學家合作提出有關霍普夫子的第一個實驗證據。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物......
229Th核基態到同核異能態(229mTh態)的躍遷是目前唯一可通過激光技術研究的原子核躍遷。由于該躍遷對外場不敏感,且品質因子Q高達1019,因而基于該躍遷所研制的229Th核光鐘頻率不確定度有望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33.shtm激光是20世紀人類最重大的發明之一,60多年來,13項諾貝爾獎與激光技術密切相關。非......
一組與日本大阪大學合作的化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晶體,只要暴露在紫外線下就會融化。研究人員在《化學科學》雜志上的一篇新論文中發表了他們的發現。據研究人員稱,這種晶體在融化時其發光水平會發生一系列變化......
5月3日晚間,惠倫晶體發布終止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公告。公告顯示,由于控股股東新疆惠倫及實際控制人趙積清與交易對方就公司未來發展安排未達成一致意見,相關方協商終止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事項。惠倫晶體股票于5......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發光團隊與四川大學、廣州大學等科研人員開展研究合作,在稀土雙硅酸晶體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ChemistryOfMaterials。稀土雙......
圖(a)極化激元晶體管的基本原理圖,(b)極化激元晶體管光學顯微鏡照片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51925203、52072083、62075070、51902065)等資助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公司CaF2晶體材料是否可用于紫外光刻?奧普光電(002338.SZ)2月2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生產的CaF2晶體材料未用于紫外光刻。......
超分子自組裝是生命結構形成的基礎。探索生物分子組裝過程以及精準調控組裝過程,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動的分子機制和指導生物材料的合成。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院重點實驗室李峻柏課題組在短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