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中空界面結構的金屬鋁箔負極材料,并應用于高效、低成本雙離子電池。
唐永炳介紹道,這種新型結構有效解決了廉價金屬負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循環性能差的問題。相關研究成果泡沫紙狀界面設計形成的超穩定固態電解質層及其在高效雙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已在線發表于材料科學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隨著便攜式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市場規模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二次電池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商用鋰離子電池多采用石墨類負極材料,其理論比容量僅為372 mAh g-1,且壓實密度較低,限制了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進一步提升。
據悉,通過與鋰離子的合金化/去合金化反應,廉價金屬負極通常具有更大的比容量,有望獲得更高的能量密度。“其中鋁的理論比容量高達2234 mAh g-1 (Li9Al4),且儲量豐富,價格低廉。”唐永炳說,“然而,鋁負極在電池反應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體積膨脹,從而影響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基于上述考慮,唐永炳及其團隊成員秦盼盼、王蒙、李娜等人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中空界面微結構的金屬鋁箔材料,同時對其進行活性材料與集流體的一體化設計,并將其成功應用于新型高效、低成本雙離子二次電池。
唐永炳說:“我們采用結構設計、改造后的鋁箔同時作為負極活性材料和集流體,膨脹石墨為正極,并采用常規電解液。相對于傳統鋰離子電池,該新型二次儲能電池具有更高的工作電壓(平均放電電壓為~4.2 V),同時顯著提升了活性材料占比和能量密度,并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且環境友好。”
此外,中空微結構的界面設計使鋰—鋁合金的發生區域,成功限制在中空界面中,從而有效緩解鋁負極在合金化過程中產生的體積膨脹,獲得了高度穩定的SEI膜。
研究結果表明,該新型電池在半小時充放電速率下(2C)循環1500圈,容量保持率高達99%;另外,即使在功率密度高達2113 Wkg-1時,該電池的能量密度仍有169 Wh kg-1(10C,充放電時間為6 分鐘),遠高于大多數商用的鋰離子電池。
唐永炳指出:“我們的研究成果對廉價金屬負極材料的開發具有指導意義,有望促進基于廉價金屬負極的高能量、低成本二次電池的發展。”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制造技術與重大裝備”等6個重點專項2023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科發資〔2023〕9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試圖復制人腦無與倫比的計算能力,他們制造出了一種新的接口型憶阻設備。研究結果表明,該設備具有良好的可編程性和可靠性,可用作下一代神經形態計算的人造突觸。相關論文發表于......
創造實驗室培養的肉的挑戰之一是使其具有與真實事物一樣的質地。一種新的細胞培養支架可能會有所幫助,因為據說它價格低廉、可以食用,而且是由植物性物質制成。在生產培養肉時,科學家通常會從某種類型的動物(如牛......
致力于為各行業開發替代材料的初創公司Woodoo已經籌集了3100萬美元。該公司正在制造基于木材的復合材料,以便它們能夠取代玻璃、皮革和鋼鐵等普通材料。大約三分之二的融資金額是由克里斯-薩卡的Lowe......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熱化學研究組(DNL1903組)史全研究員團隊、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和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陳英教授團隊合......
記者22日從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獲悉,該院袁明鑒研究員、陳軍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愛德華·薩金特教授課題組合作,圍繞高性能半導體量子點固體合成中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發展了高性能導電鈣鈦礦量子......
導電水凝膠制成的柔性表皮傳感器在個性化醫療、多功能電子皮膚和人機界面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可穿戴人機交互的高性能醫療(尤其是電生理信號)傳感以及后續醫療的加速傷口愈合方面,同時具有可靠自愈能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新型能源材料應運而生,成為科學家們重點研發的對象。“此次我們研究的有機熱電材料正是一種新型清潔能源材料,具有質量較輕、柔性、可溶液化加工等優勢。因此它......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日前,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志教授團隊提出超強人造蠶絲制備新方法,首次將廉價的普通蠶絲轉換成具有超高強度的人造蠶絲。相關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著名材料學期刊《物質》。天然蜘蛛牽引絲是自然......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建平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團隊、浙江大學研究員侯陽團隊在電解水材料設計中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制備了限域環境下的NiFeMOF材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