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 農貿市場成“釘子戶”
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自6月1日正式實施至今已近百日,本市大部分商場、超市和銷售場所皆嚴格執行指令,消費者對此亦表示理解。但在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極大的各農貿市場,塑料袋卻仍在大行其道,“限塑令”在這里成為一紙空文。
一拖再拖“限塑”遙遙無期
為驗證“限塑令”在農貿市場的實施效果,從6月1日起,記者在南開區玉泉路一家農貿市場對塑料袋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
●時間:6月1日
“限塑”首日,記者來到這家農貿市場買水果。攤主稱重后習慣性地把水果裝進了紅色塑料袋里。記者問:“今天不是不能用塑料袋了嗎?”攤主說:“是啊,說是下星期開始才正式不讓用了,我們還有很多存貨呢。”
●時間:6月15日
一個賣干果的攤主把裝著花生的塑料袋遞給記者,記者要求再套個袋子,攤主說:“下個月再要袋就得花錢了。昨天市場管理人員來通知了,讓下個月統一收錢,一個袋2毛。”“不是上星期就不讓用了嗎?”記者問,“上次就那么說說,后來也沒再來人通知,不過這次是真的了。”攤主很嚴肅地告訴記者。
●時間:7月1日
“限塑令”已經實施了一個月,但當記者再次來到這家農貿市場時,依然見不到“限塑”的影子。
在一家主食店前,攤主在用一個超薄塑料袋裝好食物后,又往上套了一個袋子交給記者,記者問:“這不都‘限塑’了嗎?怎么還用塑料袋啊?”攤主老大爺笑笑說:“剛開始,市場也說不讓用,可現在都過了一個月了,也不見誰不用,說是9月份才正式不讓用呢,反正還有兩個月呢。”
●時間:8月25日
還是這個農貿市場,在一家涼皮攤前,記者問攤主:“塑料袋現在還能用啊?”小姑娘說:“您還希望不用啊,那樣你們多不方便啊,買涼皮就得自己拿飯盒了,這段時間也沒人要求這事兒了。”
四大難題“限塑”舉步維艱
其實,“限塑令”在農貿市場難以推行,并非經營戶執行不善,而是因為農貿市場商品的特殊性以及人們常年積累的購物習慣,使得“限塑”在這里變得格外艱難。
●困難一:特殊商品沒有替代包裝
對“限塑令”感到最撓頭的是農貿市場里賣生鮮、熟食、水產品的攤主,因為目前,這些東西除了塑料袋以外沒有更衛生的替代包裝物。一位賣魚的攤主無奈地說:“我們理解‘限塑’是為了環保,可問題是我們賣的魚沒法放到布袋子里,也不能讓人家用手拿著,只能放塑料袋里。再說,現在我也不知道該到哪里買環保塑料袋。”
●困難二:收費環保袋顧客不買賬
“限塑令”實施后,商販們最矛盾的是,不給塑料袋,顧客不方便;塑料袋收費,顧客便流失了。
在白堤路上的早市,商販們還都使用著那種白色或紅色的超薄塑料袋,一位賣茄子的大姐說:“早市的菜本來就便宜,如果用環保厚塑料袋,不要錢吧,不合算;要錢吧,買菜的人又不干。所以,我們還得用以前的塑料袋。”
調查中,不少攤主都表示,自己屬于小本經營,一把菜、幾塊豆腐售價只有1元左右,如果讓消費者再花兩三角錢買一個環保袋,肯定不現實。一位攤主說:“賣菜如果沒有塑料袋肯定不方便,你要是收錢,人家寧可不買了。”
●困難三:自帶菜籃子習慣沒形成
據了解,“限塑令”實行后,有關部門一直提倡市民自帶購物袋或菜籃子,但對于農貿市場的顧客來說,這一點卻很難做到。因為,到這里買菜的大部分是上班族,讓他們自帶菜籃子不現實,而自帶購物袋的習慣也還沒有形成。
●困難四:監控難度大落實成難題
一位市場管理員表示,在農貿市場“限塑”太難。管理部門曾多次就使用環保袋的問題同經營戶進行溝通,但收效甚微。再加上一些人早在“限塑”之前就囤積了大量塑料袋備用,使得“限塑令”的落實難上加難。而對于管理方來說,監控“限塑”的難度非常大,即便發現有人使用塑料袋,攤主也可以說這是顧客自己帶來的,這些問題都不是單純靠罰款可以解決的。
近期,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和市生態環境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出臺《上海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今天上午,本市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實施方案》內容。三年后形成塑料污染共治體系隨著電商、快遞、外......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1月1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新版限塑令”的到來也直接將大眾目光重新引向近年來討......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1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這些塑料制品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saygoodb......
據“中央社”報道,當地時間27日,加拿大溫哥華市議會進行投票,決定自2020年4月起禁用塑料吸管,2021年元旦起禁用塑料袋。這是第一個將實施如此廣泛的塑料禁令的加拿大城市。據路透社報道,溫哥華此舉是......
塑料污染已成為世界難題。據研究表明,自1950年以來,人類共生產約90億噸的塑料,截至2015年,就有超過69億噸成為垃圾。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塑戰塑決”,旨在呼吁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對抗一次性塑料污......
現代人足不出戶輕點手機,半個小時后一份熱騰騰的美食便可擺上餐桌,兩小時內網上超市的生活用品就送到門前。外賣、快遞方便了現代都市人的生活,但隨之衍生的環境問題也值得思考。圖片來源于網絡“限塑令”從200......
◎國內三大外賣平臺一年至少消耗73億個塑料包裝,平均每份外賣產生塑料一次性用品4.8件◎2016年全國快遞業塑料袋總使用量約147億個,電商平臺和賣家自帶包裝的占比超五成◎2008年6月1日,“限塑令......
近期,國家發改委向社會征集塑料垃圾污染防治的建議,“限塑令”發布十年后,中國治理“白色污染”的成效再度引發輿論熱議。一方面是社會對“限塑令”效果的質疑,一方面是快遞、外賣等新業態對塑料包裝的剛需,中國......
9年前,“限塑令”開始實施——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限塑令”實......
去菜場買菜或超市購物時,你是愿意使用免費提供的超薄塑料袋,還是花錢購買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或者自帶環保購物袋呢?看似簡單的一道選擇題,在“限塑令”實施9年而效果卻并不理想的當下提出,就顯得不那么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