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4-20 11:01 原文鏈接: 資溪:探尋鄉村重建及低碳發展之路?

      在跟隨“氣候變化中國行走進江西”采訪團到資溪縣之前,我對資溪一無所知,在江西省地圖上找了很久,才在東南角給挑了出來。

      資溪縣很小。這個位于武夷山西麓的安靜小縣,面積有125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2.6萬,這12.6萬人中,還有4萬多人在外面做面包,縣里也就剩了7萬多人。

      資溪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先生簡單聊起他的經歷。他家住在清涼山附近,離這個著名的景區大概五、六公里,離資溪縣城二十多公里。在縣委工作之前,他師范畢業后,在他們村的小學當老師,后來當校長。這個小學在他讀小學時,學生有三、四百人,現在只有十多個學生和兩個老師在堅守了,學校只開一到三年級的課,4年級后的學生集中到鎮中心小學,鎮中心小學學生也不太多,有幾百人。陳先生兄弟姐妹5人,他是最小的一個,哥哥和姐姐們從事各種工作,包括外出做面包。

      到處都能看到面包的影響。走在資溪縣城街頭,有大大小小的面包店,有專門的面包培訓中心,正在籌建面包培訓學校和面包博物館;資溪縣甚至成立了農民面包合作社,由擔任過資溪發改委主任的楊曉文擔任理事長,這在全國恐怕是獨一無二的。面包成了資溪轉移就業人口的一個重要途徑,甚至在鄉村人口漸少、衰落過程中,擔負了重要的重建角色。

      1987年,兩位資溪籍的退伍軍人返鄉,在鷹潭開了名叫“鷺島”的面包店,開啟了一個全民創業的時期,親戚鄰里傳幫帶,很多資溪的農民就是這樣富裕起來,他們走出家門,像蒲公英種子一樣撒到全國的各地去,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枝繁葉茂。根據初步估算,資溪人在外面做面包產值高達35億。有一年的兩會期間,江西省前任省委書記孟建柱把資溪的兩個面包師帶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會客廳。

      外出打工做面包,加上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的效果,鄉村里人口逐漸減少,很多家庭只剩下老人。這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先生家一樣,他小時候的家里只有父母在堅守,兄弟姐妹們都相繼離家,走自己的路。

      資溪縣副縣長鄧泉興說,資溪縣人口基本不增長,同時外出人口達到三分之一,給資溪生態保護,走低碳發展做了貢獻。因為鄉村人口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亂砍濫伐森林,向田里、河里、山上過渡要效益等事就少了很多。這給森林河流的休養生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資溪是福建重要的水源地。

      同時幸運的是,資溪生態保護工作做得比較超前。2002年縣領導就提出:生態立縣,綠色發展。鄧泉興介紹說,當時縣里采取了強硬的措施來推行這個發展路線。包括關停并轉一些高污染企業并調整產業布局。現任縣發改委主任黃曉蓮當時在鄉里擔任領導,提起當初產業調整,心情仍頗激動。當時縣里財政收入才一個多億,關停并轉關掉了將近一半的財政收入,很多人工資都發不出來。黃曉蓮說,資溪付出了生存的代價,4萬多人離開家鄉,走上做面包的道路。

      資溪甚至開始實行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給每家農戶發兩個垃圾桶和一個袋子,可回收的垃圾放袋子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干濕兩種,每周縣里派出垃圾車收集一次,到統一地點填埋。

      鄧泉興在談到垃圾處理時,用了一個相當專業的詞“垃圾減量”,他說:“農民減少,垃圾減量是我們能夠實行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的重要前提”。但是他也承認“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這個工作剛開始推進,“垃圾焚燒我們覺得技術還不過關,污染比較大,所以采用填埋處理”。

      資溪現在開始享受生態的回報,整個縣森林覆蓋率現在高達87.2%,是天然大氧吧,中科院曾設點測試,負氧離子含量日均高達3萬多。如今,資溪發展經濟要做的就是“賣空氣賣水賣環境”,把生態優勢變產業優勢,把產業優勢變經濟優勢。縣里確定了幾個重點發展產業:

      一是發展生態旅游。這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是規劃中的華南虎野化放生基地,有在建設中的大覺山景區,九龍湖景區,還有常年溫度在45度左右的天然溫泉。旅游業發展迅速。2010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大大超出了原來50萬人次的預計,縣里的招待能力明顯不足。

      二是發展生態農業。資溪發展一種白茶產業,按中國最高的“有機食品”標準來生產――有機食品要經過國家檢測認證,土壤、空氣、在生產中不能用人工化學用品,不能用農藥。縣里在山上裝了攝像頭監控,保證有機茶葉的質量。品質好的茶葉賣到1萬多元1斤。與此同時,有機水稻,茶油等都發展起來。

      三是發展生態工業。資溪縣把主要的工業都辦到撫州市工業園,縣里留下主要有牧畜加工產業。通過提高門檻及市場競爭淘汰,原有的140多家畜牧加工企業,現在只剩40多家,基本都是達到一定規模的深加工企業,產品質量有保證,同時降低消耗原材料,減少排放。

      四是建設生態城鎮,把森林延伸到城市里來,規劃建設一城三景。鄧泉興很有信心:“你們再過幾年來,會看到一個不同的資溪,會是一個非常有自己個性的縣城”。

      如今,資溪已納入江西十個低碳試點縣,謀求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之間的平衡。

      在資溪,我們看到了可喜的趨勢。農民大多從事三產,給資溪發展思路的調整留出了足夠空間。今后,資溪能否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同時,給中國城鄉一體化化建設,鄉村文化重振闖出一條路?這仍需假以時日。

    相關文章

    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鄭光美院士逝世享年91歲

    10月4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3日14時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訃告顯示,鄭光美,祖籍北京,19......

    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

    廣州地化所科普基地獲頒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生態環境部在廣西桂林舉辦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交流會。會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科普基地獲頒第八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牌匾。據了解,此......

    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體現的是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轉變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反彈,生態環境部分析原因

    國新辦27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出現了反彈,PM2.5濃度上升了6.2%,優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生態環境部分......

    完善綠色消費促進政策,激發綠色消費潛力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超過300萬輛,同比增長37.3%;限額以上單位低能耗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20%。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綠色消費持續擴大,......

    發展轉型金融的五大支柱是什么?企業又該如何轉型?

    “雖然中國的綠色金融余額已居全球首位,但目前大量的資金都投入于‘純綠’或接近‘純綠’的行業,例如清潔能源、光伏發電等,火電、鋼鐵、交通運輸等大量高碳行業需要向低碳轉型的經濟活動沒有得到足夠的金融支持。......

    氣溫連續刷新記錄,中科院大氣研究員怎么說?

    今夏,熱浪無疑成了全球一道考題。7月10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根據初步數據,全球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周。全球平均氣溫連續刷新紀錄,達到17.24℃。北半球多個國家被高溫炙烤,干旱、洪澇及......

    融入綠色低碳展現智慧生活——走近大運村體驗科技魅力

      7月22日,位于成都大學校園內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以下簡稱大運村)正式開村。作為成都大運會期間運動員們居住、生活的重要場所,賽時將有100余個代表團近800......

    河北張家口:清潔能源助力低碳發展

    近年來,河北省張家口市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截至目前,張家口市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2756萬千瓦,約占電源總裝機容量的80%。......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