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國家在垃圾和危險廢物焚燒領域唯一布局的工程實驗室“垃圾焚燒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在浙江大學揭牌成立。實驗室將圍繞我國垃圾和危險廢物焚燒處理的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開展相關研究。
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垃圾和危險廢物產生量與日俱增,由此而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垃圾和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處置已成為生態環境領域的突出問題。很多城市的垃圾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速,面臨“垃圾圍城”的困境。據垃圾焚燒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介紹,我國每年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達近1.8億噸,產生危險廢物3600萬噸,而這些垃圾和廢物處置的主要方式就是焚燒。解決好垃圾焚燒的關鍵技術突破與產業推進,將對國家環境治理和節能減排起到重要作用。
垃圾焚燒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由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牽頭建設,光大環保(中國)有限公司、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共建單位。主要建設任務是針對我國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焚燒處理穩定性不高、二次污染突出、能量利用效率偏低等問題,建設垃圾焚燒技術與裝備應用研究平臺,支撐開展先進高效固體廢物熱處置、熱能高效利用、高效煙氣凈化、二噁英解毒和重金屬穩定化、飛灰和爐渣安全處置等技術、工藝、裝備的研發和工程化。
實驗室建設地點位于杭州城西科技大走廊青山湖科技城區塊的浙江大學青山湖能源研發基地,建設期為3年。目標建成七個試驗平臺,一個二噁英檢測診斷公共服務平臺,申報發明ZL20項,標準4項,同時培養高層次工程技術創新人才,為我國垃圾和危廢焚燒產業提供創新服務。
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依托企業、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設立,是整合產業創新資源、強化產業技術供給的研究開發實體,是銜接基礎研究和產業研發的橋梁。浙江大學能源清潔利用創新團隊2005年已建成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垃圾焚燒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將成為其工程應用和產業化建設的有力補充。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劉爽、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浙江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倪明江等出席了揭牌儀式,并與共建單位代表一同為實驗室揭牌。實驗室聘任嚴建華為主任,岑可法為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新網香港6月11日電(記者戴小橦)記者11日從香港理工大學(港理大)知悉,該校體育科技研究院與香港拔萃女書院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建“香港理工大學—拔萃女書院人工智能游泳科技實驗室”,研發生物力學訓......
暗物質困擾了物理學家20多年。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LNGS)的DAMA/LIBRA實驗一直在記錄其探測器中每年的閃光波動,這似乎是暗物質的跡象。但沒有人能夠明確復制這些發現。但據《自然》報道,在......
2024年5月22日-2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在安徽合肥市舉辦了以“全球視野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為主題的全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管)委、發展改革委及有關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城鄉建設局、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有關部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國家人民防空辦公......
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世信國際會展集團主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協辦的第五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于2024年5月29-30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會議以“智慧、安全、......
5月31日至6月2日,由湖南工商大學、湘江實驗室聯合主辦的“面向2035·融創未來”科技文化博覽會暨第二屆科技節順利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盧錫城、胡文瑞、盧春房、歐陽曉平、范國濱、劉合、陳曉紅、......
5?29日,北京建筑大學舉行“大型多功能振動臺陣(四臺陣)落成儀式暨驗收會”,備受矚目的大型多功能振動臺陣實驗室順利通過專家組成果驗收,標志著這項歷時九年、投資近3個億的代表國家水平、滿足國家重大科研......
5月30日,中國科技館與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共建的“空氣動力與未來飛行科普實驗室”正式簽約揭牌。實驗室將搭建高新技術數字化科普仿真平臺、推出主題展覽展品體驗、開展科學教育課程培訓和研學活動,面向......
2024年5月29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24)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匯聚了院士、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來自檢測機構、實驗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