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3-16 13:52 原文鏈接: 清潔能源時代發展核電是能源供給側改革的必然要求

      目前,在國內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和向國際社會承諾減排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能源領域供給側改革正在提速。能源供給側改革,急需推進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核電及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給側中的比例,加大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根據《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在電力調度上,核電調度順序優先于燃煤、燃氣、燃油等火電機組。那么,核電作為清潔能源有哪些優勢?進一步發展可能遇到哪些問題?該何如保障核電的安全性?

      核電將是清潔能源中的主力

      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及,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將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進能源清潔開發利用,著力補上能源發展短板,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

      說到國家能源結構調整,不得不提中國2016年簽署的《巴黎協定》。我們向世界做出鄭重承諾,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雖然去年我國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總體還在上升,這不免讓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有些著急。

      “核電是非化石能源中的主力能源,對兌現霧霾治理的承諾,實現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的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告訴記者。

      非化石能源中,核電具有清潔、穩定、高效等特點。與水電、風電相比,較少受自然條件的約束,發電效率穩定;與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相比,發電規模大。從現有技術條件分析,核電作為一種可供大規模利用的能源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優勢,將在推動我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

      賀禹分析說,“核電在生產過程中沒有碳排放,沒有粉塵、PM2.5等污染物排放;百萬千瓦核電機組與一般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85萬噸,環保效應非常明顯。

      而且,除了停堆換料,核電可連續滿功率運行,不受風、光、水等自然條件影響,每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的年發電量,相當于400萬千萬的風電或600萬千瓦的太陽能機組發電量。

      數據顯示,2016年,中核集團16臺在役機組穩定運行,9臺在建機組順利推進,全年核電發電量約880億千瓦時。截至2016年底,中核集團的核電累計發電超過6000億千瓦時,核電這一清潔能源的減排效益突出,相當于造林約180萬公頃,面積可覆蓋整個北京。

      “目前,我國核電所占比例不到3%,無論是與法國核電80%的占比相比,還是與美國100多臺核電機組相比,我國的比重都偏低,發展空間還很大。”王壽君告訴記者。

      在推進核工業發展的速度方面,中核集團提出要持續推進新項目建設,盡快啟動新項目,保持每年6臺~8臺新機組的開工速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近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治理霧霾下一步主攻冬季取暖污染。王壽君說:“近年來全國兩會,大家都非常關注空氣污染等方面的議題。這些環境問題,不能說核能都能解決,但是核能是非常關鍵的解決方式。而且核能能夠滿足地方經濟需求,拉動地方發展。此外,核電發展還能帶動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助力實現‘中國制造2025’。所以,我們希望國家發展核電的速度能夠加快一點。”

      建議設立“核科學日”

      核電是清潔能源,不僅環保而且投資帶動作用強,我國必須建立強大的核工業。如今,核工業進入戰略機遇期,需要增加核工業透明度,增強公眾對核工業的認識。

      核電鄰避效應伴隨著核電發展一直存在,產生的原因錯綜復雜,其中有兩大因素尤為突出。一方面,公眾對核電不了解,存在恐懼心理。核電專業性強,涉及知識結構復雜,造成目前國內針對公眾的核電科普開展困難、普及困難,公眾溝通難度大,公眾容易對核電產生誤解,也容易信謠、傳謠。另一方面,公眾對企業主導的核電科普和公眾溝通存在較多不信任。

      “目前核電科普宣傳和公眾溝通的主角和主力是核電企業,雖然企業投入大量人力和資源,但由于企業是直接利益相關方,民眾對企業天然存在不信任感,難以有效化解公眾的懷疑心理,導致效果有限。”賀禹告訴記者。

      對此,王壽君建議,設立國家“核科學日”,作為中國核工業的紀念日,向全民普及核能知識,向社會公眾打開核科學技術世界的窗口,讓公眾了解核、認識核、接受核。中國核科技工業的發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歷史。設立國家“核科學日”,可以使社會看到創新之可能,創新之可行,產生自主創新的愿望,有效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探索求知的熱情。

      客觀理性看待核安全現狀

      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核安全重于泰山。我國核電具有后發優勢,固有安全性更高,特別是“十二五”以來,通過持續的安全改進、系統的自主創新、完善的安全管理,我國核電企業的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以中廣核為例,核電運營業績保持在世界先進水平,部分安全指標達到領先水平。

      “我國核電站安全有保障,風險可控,核電行業對核電安全的敬畏和守護,是國家堅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基礎和底氣。”賀禹表示。

      如何客觀理性地看待核安全問題,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提高對核電事故的認識。對此問題,王壽君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

      王壽君說,好比100年前和100年后的奔馳汽車,如果這“老爺車”發生事故了,大家就說,現在的汽車太危險了,不能開汽車了, 這是不合常理的。對于核電也是一樣。我國的核電站與早期的切爾諾貝利、福島核電站的堆型不同,采用更加安全、成熟的壓水堆。

      賀禹介紹,與沸水堆相比,壓水堆在設計上更保守、更安全、增加了二回路配置,實現了對堆內放射性有效隔離,并為反應堆冷卻和降壓提供了有效冷源,安全殼空間比沸水堆大10倍多,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對放射性物質進行完全包容與屏蔽。

      此外值得強調的是,國家核安全局作為我國的核安全監管機構,有效地對核電進行從設計、建造、運行到退役全過程、全方位的在線監管。

      2016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我國的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進行了綜合跟蹤評估,認為我國的核安全監管是有效、可靠的。

    相關文章

    院士專家聚焦中國核能“三步走”:下一步是什么?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龐無忌)1983年,中國提出“熱堆-快堆-聚變堆”的核能“三步走”戰略。在這一框架下,40余年來,中國核能領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多位院士專家在日前舉辦的核能“三步走”院......

    比爾·蓋茨:清潔能源革命已經到來,現需要大力投資

    “清潔能源革命已經到來。”6月25日,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Gates)在官方博客“蓋茨筆記”中表示,面對制造業、電力、農業、運輸業和建筑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一系列氣候技術已經經過驗證并準備......

    廉江核電項目進入雙機組建設新階段

    記者10日獲悉,由國家電投集團開發建設的廣東廉江核電2號機組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筑(FCD)圓滿完成,共澆筑混凝土6686立方米,標志著項目一期工程進入雙機組建設新階段。廉江核電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海水二......

    1滴水發6次電!數說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浩蕩長江,匯聚大川、穿行長峽,蘊含豐富的水能、航運、淡水等資源。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大型水電站,沿長江干流自上而下排列,構成了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跨越1800多公里,水位......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神經中樞”開始安裝

    4月10日9時58分,位于海南昌江的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龍一號”首臺DCS(分布式控制系統)機柜就位并啟動安裝調試工作。“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神經中樞”開始安裝。海南核電供圖全球首個陸上......

    青海2023年清潔能源裝機規模突破5000萬千瓦

    隨著魯能冷湖50萬千瓦風電場等發電項目陸續并網,青海電網2023年新增清潔能源裝機達到980.88萬千瓦,青海全省電源總裝機和清潔能源裝機分別達到5497.08萬千瓦、5107.94萬千瓦,清潔能源裝......

    中國科學院最新成果:光電催化氨氧化反應研究新進展

    高效光電催化氨氧化反應對于太陽能制氫和氨氮廢水整治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光電催化氨氧化反應主要集中于自由基介導的間接氨氧化策略,往往需要過量的氧化還原媒介(例如過硫酸鹽),導致低的電流效率。因此,如......

    國際能源署署長:中國是清潔能源領域的冠軍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4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中國角舉辦的一場主題邊會上說,中國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和電動車行業發展方面成績斐然,“是清潔能源領域的......

    聚焦清潔能源,這家公司大動作!

    12月7日晚,上海電力公司擬與公司控股股東國家電投集團的子公司國電投清潔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清能基金”)管理的電投信能新能源產業基金(天津)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電投信能基金”)開展合作......

    國務院重磅發文!

    12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20%左右,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30%左右。持續增加天然氣生產供應,新增天然氣......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