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和云南的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天候”發電的太陽能電池。納米研究領域的知名期刊《美國化學會 納米》和《納米能源》雜志近日刊登文章,報道了中國海洋大學唐群委教授團隊聯合云南師范大學楊培志教授團隊的這一研發成果。
唐群委告訴記者,“全天候”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當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時,并不是所有的太陽能都能被電池所吸收并轉換為電能,只有部分可見光被有效轉換為電能。為此,他們在電池中引入一種關鍵材料。在白天太陽光照時,這一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略有提高,同時還能把未被吸收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能量儲存在這種材料中,并在夜晚以單色可見光釋放。此時,單色可見光又被光吸收劑吸收并轉換為電能,從而實現了太陽能電池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發電。
他說,優化的全天候太陽能電池太陽光照時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0%,在夜晚的光電轉換效率為25%以上。同時,這一類太陽能電池在夜晚的發電時間可以持續數小時。這一研究有助于延長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時間,有望實現在任何時段、任何天氣下發電。有關成果已在國內申請了發明ZL。
這一成果已引起國際關注。另一知名化學期刊《歐洲化學雜志》近期邀請唐群委團隊撰寫文章。這篇題為《全天候太陽能電池:正在崛起的光伏革命》的文章已發表。
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太陽能一直是清潔能源研究的熱門領域。去年,唐群委和楊培志團隊開發了一種石墨烯材料首次使得太陽能電池雨天發電成為可能,并在德國《應用化學》期刊發表論文《一種既可在陽光下也可在雨水下發電的太陽能電池》。
近日,山東濰坊一家科技型企業經過十年攻關,自主研發出具備一流水平的技術產品,并在近幾年里和多個廠家成功配套,行業應用效益明顯。企業同時也提到,一方面通過......
埃及中央冶金研究所(CMRDI)的科研人員使用硫氰酸銀替代聚苯乙烯磺酸鹽和硫氰酸銅,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用于倒置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Invertedperovskitesolarcells)的電洞傳輸層......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由于本征柔性、質輕、半透明等特點,在便攜能源、光伏-建筑一體化、節能玻璃及高效農業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不同于硅基等無機光伏電池,OSC的給受體異質結界面問題更為復雜,因而......
自組裝單分子層(Self-assembledMonolayers,SAMs)材料因具有低耗、低光學損失和高保型性等特點,被廣泛用作空穴選擇性接觸,以實現高效鈣鈦礦、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的制備。然而......
"雙碳"目標是我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發展清潔低成本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與技術保障。通過串聯寬/窄帶隙鈣鈦礦子電池構筑的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兼備高效率......
盡管目前鈣鈦礦/硅疊層太陽電池效率可達到33.2%,但鈣鈦礦活性層的長期穩定性是阻礙鈣鈦礦/硅疊層太陽電池商業化的最緊迫問題之一。目前提高鈣鈦礦器件穩定性通常基于封裝工藝、晶體調控工程、缺陷鈍化方法和......
隨著光伏技術的快速發展,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特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備受關注,具有替代傳統晶硅電池的潛力。尤其是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f-PSCs)在光伏建筑(BIPV)、分布式發電、便攜式設......
近十年來,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特性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SCs)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柔性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f-PSCs)在建筑一體化光伏、建筑貼附式光伏、便攜式設備以及航空航天領域有廣闊的應......
據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表示,德國柏林亥姆霍茲中心(HZB)科學家稱,他們生產出一種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可將32.5%的入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光電效率高達32.5%,創下新的世界紀錄!意大利認證機......
記者11月19日獲悉,據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最新認證報告顯示,由我國光伏企業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達26.81%,這也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據了解,光伏技術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