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4-11 10:24 原文鏈接: 2016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3月22日下午舉行,隆重表彰在上海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科技改變世界,創新成就未來,上海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上海工作的要求,始終咬住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個奮斗目標,牢牢把握加快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個核心任務,著力抓好體制機制創新關鍵舉措,注重集聚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勇擔科技強國、勇攀科技創新高峰的歷史重任,為上海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作出更大貢獻。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主持大會。市領導殷一璀、吳志明、尹弘、徐澤洲出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宣讀表彰決定。市領導為獲獎代表頒獎,向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上海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上海科技創新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韓正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努力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上海科技與經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全面謀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規劃戰略,全面啟動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著力推進科技管理制度創新,創新和完善人才體制機制和政策,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或落戶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四梁八柱”正在加快構筑,上海邁入以科創中心建設為載體的創新驅動發展新時期。上海科研機構集中、科技人才眾多、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好,產業水平和能級高,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有責任,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新作為。

      “全市團結一心、形成合力,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來。”韓正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發揮主力軍作用,走在科創中心建設前列,把握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要求,對標國際領先水平和世界一流標準,主動搶占世界科技創新前沿,勇攀科技研發高峰。要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把上海建成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高地,率先走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與經濟的合作與競爭。建設世界級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上海科創中心的旗幟和標桿,必須只爭朝夕、集中精力,迅速提高集中度和顯示度。要以國際眼光、開放胸懷、更大氣魄,激勵和推動體現國家戰略的大科學裝置、大科學研究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和各方面創新資源向張江聚焦,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籌劃引進建設國家實驗室,構建開放共享的協同創新網絡。要夯實科技基礎,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加快布局實施一批填補國家空白、解決國家“卡脖子”瓶頸的重大項目。

      “推進科技創新,關鍵要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配套,兩翼齊飛。”韓正強調,要突破影響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的體制機制瓶頸,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規律的資源配置方式。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大對科技成果應用與產業化的扶持。要調動科研人員和企業家的積極性,賦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多的科研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推動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全面下放、落實落地。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大膽革除一切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徹底改變一切束縛創新創造手腳的管理方式,深入推進科技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是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最寶貴的資源。要以更高站位、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進一步放開國外高端人才引進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改革創新,讓各類人才到最合適的崗位上發揮作用。以既求賢若渴、又惜才如金的態度,為科技人才創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各類創新人才施展才華提供更大空間、更廣闊的舞臺。

       2016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65項(人):授予師詠勇、童小華、張偉、樊春海、劉海峰、謝應波、張建華、談劍峰、李福剛、許式偉10人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授予22項成果自然科學獎,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授予30項成果技術發明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6項;授予201項成果科技進步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0項、二等獎62項、三等獎108項;授予俄羅斯籍專家米哈伊爾·弗拉基米諾維奇·伊萬諾夫(Михаил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Иванов)、美國籍專家陳俊(Jun Chen)2人國際科技合作獎。

       本年度上海科技獎勵評審和表彰工作重點關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企業牽頭的創新項目、產學研結合的協同創新、基礎研究和發明創造,層層選拔和鼓勵一批優秀的創新成果和個人,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文章

    中國突破美國壟斷的二十五個頂尖技術

    一、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芯片中國已經成功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芯片,并且還完成了芯片封裝和測試。據中國工程院信息,此次芯片的研發是由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公共完成,......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科普與創新同等重要

    ——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組成人員的聲音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我國科普事業還存在對科普工作重要性認識......

    18家!2022年度河北省新型研發機構官宣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公布2022年度河北省新型研發機構的通知冀科平函〔2022〕21號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發展我省新型研發......

    解讀《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加強科普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提出具體要求。在當前背景下,文件出臺的意義何在?怎樣理解科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全文如下。科學技......

    如何使用科學技術增強全民素質?

    科學技術普及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關鍵舉措,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科學技術普及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本次執......

    中國科大團隊在陳數可調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際量子功能材料設計中心與物理系教授喬振華研究組基于單層過渡金屬氧化物發現了理論上陳數可調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7月14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

    建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安徽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即將實施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已經2022年5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修訂,將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制定是為了全面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任院長C9高校揭牌新學院

    5月7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揭牌儀式在東區師生活動中心舉行。校黨委書記舒歌群、校長包信和,常務副校長、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潘建偉,副校長楊金龍,黨委副書記、黨委宣傳部部長傅堯,黨委常委、副校......

    實時測溫“冰立方”用上光纖溫度計

    冬奧會不僅是運動員在賽場上的競爭,也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大比拼”。冬奧會舉行期間,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旸教授、趙東鋒教授團隊、王寶善教授團隊自主研制的高精度光纖溫度監測系統,全程參與冰壺賽事保障,以科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