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物技術》雜志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科學家用一種特定分子組合處理非神經元腦細胞,從而產生了類似多巴胺的神經元。多巴胺神經元正是帕金森病所喪失的一種細胞類型,科研團隊目前已經在人類培養細胞和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演示了這種新的“重編程”方法。
分泌多巴胺的特殊神經元的進行性死亡,是帕金森病的明確特征。目前人們仍不清楚導致這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確切病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致病過程。
盡管存在多種治療方法,包括將多巴胺化學前體作為藥物,但這些療法都無法改變帕金森病的進程。數十年來,科學家們都在嘗試開發改變其病程的療法,在實驗室生成多巴胺神經元或其前體,并將其移植到患者的大腦中。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研究人員厄內斯特·阿瑞納斯及其同事此次報告了一種不同的細胞替代療法,該療法不需要細胞移植。通過檢驗一系列已知對多巴胺神經元有重要作用的基因,他們發現了4種基因,這些基因與某些小分子結合時,能將人腦中的星形膠質細胞重編程為類似于多巴胺神經元的細胞。
為了研究該策略的治療潛力,研究團隊用毒素殺死了小鼠的多巴胺神經元,然后利用一種僅在星形膠質細胞中表達基因的系統將這4種基因遞送至小鼠大腦。一些星形膠質細胞被成功重編程,獲得了多巴胺神經元的特征,并糾正了多巴胺神經元損失帶來的一些行為癥狀。
本論文作者同時強調,在考慮對這種治療策略進行人體試驗之前,還需進行大量的深入研究。
此前已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對大腦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混亂等。但其背后的機制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現在,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表明,上述睡眠不足導致的結果,部分可能源于腦細胞相互連接方式的改......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鄭輝團隊在《細胞與生物科學》(Cell&Bio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Unravelingthe2,3-diketo-l-gulonicacid-......
幾十年來,人們對癌癥和心臟病等常見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推進。然而,有許多疾病只影響少數人。這些疾病常常不受關注,相關研究也很少。其中包括很多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例如DO......
一項在老鼠身上進行的新研究可能解開了困擾部分人許久的謎團——暈動病。據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道,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弄清楚大腦中的哪些細胞會誤解內耳、眼睛和腿部的感......
當科學家第一次在顯微鏡下觀察大腦組織時,他們看到的是難以捉摸、雜亂無章的混沌狀態。19世紀,現代神經科學之父圣地亞哥·拉蒙·卡哈爾將這種體驗比作“走進了擁有千億棵樹的森林”。多年來,他試圖寫一本帶插圖......
12日,同時發表在《科學》《科學進展》和《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的21項研究,公布并詳細解釋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人類腦細胞圖譜。這些研究對3000多種人類腦細胞類型進行了特征分析,闡明了某些人類腦細胞與......
10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離散的腦細胞集合通過一系列相互連接的纖維向其他大腦區域發出信號。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數學模型應用于大腦活動,發現大腦功能可能更多地與形狀有關,而不是與連通性有關。......
盡管技術在不斷進步,但人腦在幾個方面仍然優于計算機。雖然計算機可以比人類更快地進行數學計算,但人腦能夠處理復雜的感官信息,并輕松地適應新的經驗。這種能力仍然是計算機無法企及的,而人腦在完成這一壯舉的同......
近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教授ThomasHartung團隊在《科學前沿》雜志發布了一項“類器官智能”計劃。他表示,“計算機和人工智能一直在推動技術革命,但它們正在達到'天花......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展的一項臨床前試驗發現,猴頭菇中的一種活性化合物能促進神經生長,從而增強記憶力。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神經化學雜志》,有望為治療和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