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將助力中國加強制造業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成為“高科技天堂”——美國《福布斯》雜志、西班牙《世界報》等海外媒體日前這樣評價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5年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持續引起海外制造業專家和輿論的普遍關注。專家認為,“中國制造2025”為中國制造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而“中國制造2025”則是助力中國經濟轉型、邁向創新社會的重要舉措。“中國制造2025”指出,要把結構調整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福布斯》雜志網站日前刊文說,“中國制造2025”表明中國正在推進創新,加快產業升級步伐。中國需要通過創新在全球發展中保持競爭優勢,立于不敗之地。
澳大利亞羅伊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蔡源說,中國經濟現在正處于轉型階段,傳統制造業的優勢正逐漸降低,水、電、土地等生產資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也不斷攀升,這促使中國制造業必須升級。
近年來,中國傳統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明顯提速,促使智能制造水平持續提升,一批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取得新突破,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
蔡源說,中國有一些產業,包括軌道交通裝備、通信、電力裝備等已經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以通信產業為例,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已經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熊榆說,中國引進或借鑒其他國家的一些技術或創新,在經過中國市場培育后,又催生了創新和變革,進而形成了世界性的影響力。
目標瞄準新興產業
在信息化浪潮下,工業化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中國制造2025”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瞄準全球新一輪產業發展方向,促進傳統產業與3D打印、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緊密結合。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說,中國企業正開始主導過去30年來一直由韓國和日本制造商引領的鋰離子電池行業。隨著環保觀念深入人心以及汽車制造商加大對電動車的投入,鋰離子電池生產至少在未來10年內會是一項重要技術。
研究機構基準礦業情報總經理西蒙·穆爾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從小型電動自行車到大型純電動汽車都在快速發展,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正在占據世界領先地位。
據基準礦業情報測算,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將占全球的62%,美國和韓國分別占22%和13%。
此外,作為“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機器人產業成為新亮點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已經達到7.24萬臺,同比增長34.3%。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40個,機器人企業數量超過800家。熊榆說,中國同時具備龐大內需和科技實力,推動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的制造業革新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大方向。
國家推動長遠發展
“中國制造2025”針對全球傳統和新興產業發展趨勢,結合不同產業發展現狀,合理制定了逐步提升制造業的方案,使中國在全球各產業的價值鏈地位全面提升。
專家認為,產業升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要行動,要想確保持續競爭力,還需要國家財政支持和不斷的科技研發。埃及埃中商業理事會副主席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表示,產業升級不能單純依靠商業利益驅動,還需要國家從遠期規劃和財政兩方面提供指導和支持。
為完成目標任務,“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等8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日前公布《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旨在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和關鍵任務,著力加強對制造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
西班牙《世界報》報道,中國希望到2025年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中最具活力的“高科技天堂”,雄厚的資金投入無疑將使很多中國企業在世界經濟秩序中占據優勢。
中德“工業4.0”聯盟執委會副主席羅家福說,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有類似之處,政府都在其中發揮引導和扶持作用。中國企業只要有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的產品,就會提升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共出口20.2萬輛,同比增長1.3倍,占汽車出口總量的16.6%。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相關企業也積極搶抓機遇,大力開拓海外......
航空發動機制造是工業體系中的皇冠,且高度敏感,是中國一直渴求的技術。過去,在一般的習慣性表述中,航空發動機與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高度關聯。近些年來,中國加大了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的力度,中國巨大的航空市......
10月16日—18日,在浙江寧波召開的IFAM2021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暨2021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上,近30位院士、1500余位材料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
“德國又開始大批進口中國口罩!”德國《世界報》19日報道稱,今年4月,由于口罩供不應求,德國超過500家公司轉型生產口罩,甚至希望口罩生產“去中國化”。但德國紡織和時裝工業協會最近稱,這些企業現在僅剩......
中國對人力資本和研發投入的絕對值排名全球第二。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紐約發布了2018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中國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22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7位,是唯一一個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前20......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8年6月12-14日,由漢慕會展(上海)有限公司組織的2018第六屆上海國際試驗機與環境試驗設備展覽會(簡稱“TestingMachineExpo”)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本次......
在前不久結束的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批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的魅力。 顯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
作者:江必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原題目:中國制造的殘酷現實:國外一個小小的企業,就能讓中國萬億級產業癱瘓導讀:這是一篇深度分析國內制造業的好文章,說透了中國工業化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和一些關鍵性問題,涉及技......
日前,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對華301調查征稅產品建議清單,將涉及我國500億美元出口,建議稅率為25%。從公布的建議清單看,征稅側重于瞄準我國計劃重點發展的先進制造和高科技領域。貿易“打噴嚏”,“病根......
“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3月5日,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出這樣的號召。總理的號召深入人心。最近,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長李林為中國自主制造科學儀器設備的能力感到揪心。“對于國產生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