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鐵類植物是地球上起源較為古老的種子植物,在植被演化和物種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現存蘇鐵類植物僅蘇鐵科(Cycadaceae)和澤米鐵科(Zamiaceae)2科10屬約348種。其中,近63%的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及中南半島是現代蘇鐵科植物兩大分布中心之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龔洵研究組一直致力于蘇鐵屬植物的系統發育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并結合地質活動和氣候變遷探討其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的起源、演化,為其有效保護提供理論依據。而以往研究提出的保護策略大多針對特定蘇鐵物種或類群,尚缺乏對已報道的中國的蘇鐵屬物種提出系統性的遺傳多樣性水平比較和保護建議。近日,該研究組博士鄭穎基于近二十年來蘇鐵類植物的系統分類和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綜述了中國蘇鐵屬植物的分布格局(如圖)、遺傳多樣性、遺傳結構和保護現狀;在物種水平上,中國蘇鐵屬植物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居群間遺傳分化顯著;中國西南地區的大部分蘇鐵物種在第四紀冰期經歷了居群收縮事件,而沿海分布的物種卻發生了居群擴張;人類活動和生境破碎化是導致蘇鐵瀕危的主要因素。此外,通過綜述前人在蘇鐵類植物保護方面做出的貢獻,該文進一步提出了六點建議,以期為蘇鐵類植物等其它瀕危植物提供參考。
該研究得到NSFC-云南聯合基金(U1136602)的資助,研究結果以The distribution,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Cycas in China 為題發表于Ecology and Evolution。
圖:中國蘇鐵屬植物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