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有這樣一支隊伍,負責制定全省環境監測發展規劃和計劃編制,組織和協調全省環境監測工作和專項調查,及時向社會公布全省環境質量現狀與變化動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腳步、眼光、智慧和汗水丈量著全省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無畏風沙和嚴寒,用實際行動呵護著藍天、土地和每一汪碧水……他們是青海省環境監測中心的環境監測者。

      為青海省生態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的青海省環境監測中心,始建于1984年。截至目前,在崗職工100余名。具備地表水(含飲用水)、工業廢水(含生活污水)、空氣(含降水)、廢氣、土壤(底質)、植物、噪聲、生態等八大類157項監測數據的資質,是省內唯一一家獲國家級認證的環境監測機構。

      作為全省環境監測技術的權威機構,中心為全省的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撐。近年來,隨著青海省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監測工作的任務日益加重,業務范圍不斷拓展,自2005年以來,省環境監測中心先后增加了突發環境事故應急監測、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地表水重金屬監測、農村生態環境監測、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監測、新增長江、黃河國控斷面水質監測、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污染減排監測以及水質自動監測站、國家空氣背景值監測站、溫室氣體監測站、國家酸沉降背景值監測點運行維護等多項職能以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監測、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監測、全省土壤污染調查等專項工作。

      為加快青海省水質、空氣自動監測站的建設步伐,省環境監測中心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及科研項目,加快自動監測能力建設。建有國家大氣背景監測站青海門源站、國家農村空氣監測站青海互助站、西寧市溫室氣體監測源區代表站、青海省溫室氣體監測區域代表站、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控制站等一系列大氣成分觀測研究站;先后完成青海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質控站、西寧市溫室氣體源區代表試點自動監測站和青海湟水干流小峽橋水質自動監測站新增監測項目;顆粒物PM2.5、PM10雙通道自動監測儀、一氧化碳監測儀、數據采集儀、氣象五參數儀及重金屬在線分析儀等。通過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對區域環境質量狀況的實時監控,實時反映環境質量動態變化,對區域環境污染事故進行預警預報,環境預警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為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境保護部“關于發布《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省政府《以西寧市為重點的東部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意見》相關要求和部署,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承接了省科技廳下達的2013年度科技支撐項目——《西寧市大氣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以西寧市及其周邊地區作為研究區域,以PM2.5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為西寧市大氣顆粒物PM2.5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和關鍵技術。同時,依托該項目擬聯合合作單位,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等,在5年內建立健全從環境監測網絡、大氣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到預報質量優秀、預警準確的預警預報系統完備的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人才隊伍。

      環境監測登上環保事業“大舞臺”

      近年來,在擁有生態監測和遙感環境應用核心隊伍的同時,青海省還以多種方式強化與生態監測綜合技術組相關單位的合作交流,最大限度挖掘省內生態監測資源,服務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建立開放的工作平臺和項目資源,強化與中國科學院、環境保護部有關單位的合作,最大限度用好“外腦”,提升青海省生態監測評估能力。

      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監測順利完成,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生態監測項目建設成果通過國家驗收。2016年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和祁連山生態監測實施方案通過審查并順利啟動;牽頭省生態監測綜合技術組各單位,順利完成并提交2015年三江源綜合試驗區、青海湖流域年度生態環境共22個專題監測報告,形成的生態監測綜合技術報告報送省委省政府、國家有關部門和全省有關部門使用;完成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和祁連山生態監測地面站網優化布設工作,編制了2016年度三江源區、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可可西里申報世界遺產等重大生態工程生態監測實施方案及作業設計,確保各區域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地面監測與補充調查工作順利完成;珍秦高寒草原地面綜合站、隆寶高原濕地地面綜合站、潘寶草地生態綜合站完成年度維護運行各項工作,并取得預期監測數據。

      2016年,三江源、青海湖、祁連山區域15米分辨率生態環境狀況遙感監測數據按計劃進度完成處理;青海省生態監測網和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生態監測綜合數據服務平臺等完成年度監測數據匯交和共享服務工作,服務能力得到提升;省生態監測綜合技術組各單位信息共享、協作攻關、攜手發展的協同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

      環境遙感監測能力建設闊步邁進。3D技術支持的環境遙感綜合診斷室運行順利。組織開展了2016年度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遙感監測及青海三江源國家級綜合試驗區、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區、可可西里世界遺產提名地等區域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工作,區域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分辨率由30米提升到15米;“青海省2015年生態環境狀況監測與評價項目遙感監測數據”上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提交的數據通過全國數據審核,數據質量評比排名名列前茅。將高分衛星數據應用于中分遙感數據解譯核查、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調查、重點區域環境監管等,開展基于高分遙感影像的河流、湖泊、人工用地等專題信息人機交互與自動提取技術應用,使遙感監測面向應用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為環保重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順利完成2015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監測和省級審核等工作;完成青海省重點生態功能區30個縣域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一至三季度環境空氣、地表水、飲用水源地監測數據的匯總與上報工作;協助省環境保護廳完成11個青海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現場核查工作。同時,積極做好青海省生態保護紅劃定工作,深入開展省域生態功能重要性及脆弱性與敏感性評價、理清全省各類型保護地狀況和重要自然生態區域狀況,與全省重大規劃與相關部門在統一空間尺度上進行數據銜接,以及三江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形成了《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建議方案》,經省政府64次常務會和省委第112次常委會審議并原則通過。

      2016年參加了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遺產提名地預演工作,提交了區域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為可可西里申遺工作做好生態監測提供技術支撐。完成了全球環境基金中國生物多樣性伙伴關系和行動框架——機構加強與能力建設優先項目“開發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信息管理體系提升地方部門間信息協調和共享機制項目”,并通過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的項目驗收。完成了《青海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的編制,積極配合青海省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提交《青海省生態監測評估與預警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協助省環境保護廳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核查和熱點輿情的環境遙感調查多期;針對環保工作需求,編報《青海省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專報》七期,為“說清環境、支撐決策、服務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撐。在環境保護部、中國科學院和青海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展《主被動協同遙感技術應用研究》《隆寶灘和克魯克湖濕地雷達干涉遙感監測技術研究》《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工業園區地下水遙感監測試點》《青藏高原冰川主被動協同遙感監測》《青海省資源環境承載力指標體系與技術方法研究》等合作項目,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技術成果。與中國資源衛星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的“國產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綜合數據處理系統及應用研究”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三江源生態物聯網遠程實時監測信息關鍵技術與應用”獲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三江源生態監測數據服務平臺研發”、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參數多源遙感協同反演均獲得青海省科技成果。“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生態成效評估”“青海省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價”被分別收入《青海省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及《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藍皮書,項目研究成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高品質的智庫服務。

      青海“生態之窗”建設引人矚目

      為更好地推動三江源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實時監測和展示重點區域典型生態類型的生態環境狀況及自然景觀,在推動天地一體化的監測體系建設基礎上,按照重點生態保護區域自然景觀分布及野生動物典型活動區域分布特點,省環境保護廳啟動青海“生態之窗”建設工作暨三江源等重點生態功能區遠程視頻觀測系統,在全省選取了24個觀測點位,采用5至15千米長光程高清視頻監測、數字化網絡實時傳輸、統一平臺管控的方式,建立了網絡遠程視頻監測管理系統,近距離觀覽典型區域生態類型、自然景觀、野生動物以及生物多樣性,進行遠程實時高清視頻觀測和監控。

      三江源等重點生態功能區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可實現遠距離、大范圍、全方位的精確觀測,系統智能化程度高、實時性強,運行可靠、技術先進。可對青海省重點生態功能區典型區位全方位、全時段的遠程網絡視頻觀測,并通過數字化網絡將視頻監控數據實時傳輸至省環境保護廳。

      省環境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設包括三部分內容。省級觀測管控平臺,平臺利用省環境保護廳云計算中心現有基礎軟硬件設施,在云計算中心和環境應急指揮大廳部署,平臺可調度和展示現場端攝像機實時圖像,在環境應急指揮大廳顯示大屏上展示。青海“生態之窗”系統運行后,獲取的數據及視頻資料通過環保業務專網傳輸至環保云900TB容量存儲平臺,目前數據存儲量已達30TB,環保云平臺已成為青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技術支撐。

      環保部門還建設起重點生態功能區典型區位觀測點現場端視頻觀測系統和音視頻連線系統。觀測系統包括高清云臺攝像機、12至45米鐵塔、網絡接入及供電設施,以實現遠距離視頻圖像監控及音頻通訊。觀測系統使用200萬像素高清、星光級長光程重載云臺攝像機,實現360度連續旋轉,攝像機物理變焦范圍為16.7至2000毫米,這是目前長焦鏡頭最為成熟的應用,觀測距離從5千米、10千米到15千米,夜晚最遠距離實現3千米。此外,攝像機還可以實現絆線入侵、區域入侵、徘徊檢測、快速移動、智能跟蹤等智能分析功能,實現對三江源生態保護區野生動物的智能檢測、分析、跟蹤和預警功能。現場端可與省環境保護廳環境應急指揮中心實時雙向音視頻連線通訊。

      截至目前,項目已建設完成了果洛藏族自治州黃河源鄂陵湖、扎陵湖、瑪多縣野馬嶺、瑪沁縣大武鎮黑土灘、久治縣年保玉則,玉樹藏族自治州隆寶自然保護區、雜多縣瀾滄江大峽谷、玉樹市康巴風情街、紅旗小學,長江源區昆侖山玉珠峰南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木里礦區義海渣山、茶卡鹽湖和可可西里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黑河大峽谷等14個觀測點位。省環境保護廳還對中國科學院和省林業廳已建觀測系統進行接入整合工作,青海湖三塊石、海心山、互助北山林場等觀測視頻可在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實時查看。

    相關文章

    7500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意向采購部分城市點位儀器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23年03至4月政府采購意向公布,對部分國控城市的點位儀器設備更新,需采購環保監測設備,總預算金額達7500萬元。......

    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通過省級認定

    中新網西寧12月7日電(記者張添福)中新網記者7日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青海省基礎測繪院北斗科研科普基地通過專家評議、現場答辯、實地考察等環節,成功通過“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省級認定。青海省北斗......

    376萬元!蘇州市環境監測站采購實驗室儀器設備

    近日,蘇州市環境監測站發布《蘇州市環境監測站關于市監測站2022年購置實驗室儀器設備(分臺(套)購置)項目》公告,預計花費近376萬元采購實驗室儀器設備。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名稱:市監測站2022年......

    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培訓安排8月

    2022年8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舉辦8期生態環境監測培訓班,具體安排如下。請關注總站官網、微信公眾號,培訓通知另行發布。......

    60米高巨型管道通到樓頂此地一小區內建設化學實驗室?

    7月21日,廣西柳州一小區多名業主反映,該小區有公司正在建設化學實驗室,他們擔心會排放廢氣、發出噪音,危害居民健康。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實驗室為一個環境監測實驗室。多個相關部門表示,已接到投訴,正在......

    北京水生態“體檢報告”出爐,健康等級水體占比超八成

    北京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完成了《2021年北京市水生態監測及健康評價報告》,148個被監測水體中,處于健康等級的水體占比達85.8%。全市水生態健康狀況總體良好,水生生物多樣性穩步提升。市水務局......

    200萬!2022年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儀器設備購置招標公告

    近日,2022年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發布儀器設備購置招標項目,詳情如下:項目編號:440701-2022-01079項目名稱:2022年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儀器設備購置合同包預算金額:2,000,000.......

    908萬!蘭州市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項目中標公示

    近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體系第三方服務項目中標公示,詳情如下:項目編號406001JH054項目名稱蘭州市生態環境局企業信息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格體系第三方服務項目中標(成......

    471萬!福建莆田環境監測中心站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公告

    近日,福建省莆田環境監測中心站發布2022年第一批次儀器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公告,多家廠商多款產品中標。詳細信息如下: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福建省莆田環境監測中心站企業信息2022年第一批次儀器設備采購項......

    湖北省公開遴選生態環境監測專家庫專家

    為充分發揮全省生態環境監測領域高層次人才參謀、咨詢與服務的作用,為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客觀、公正、高效的支撐,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擬建立省級生態環境監測專家庫,現將遴選專家事項通知如下: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