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1-10 15:28 原文鏈接: 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獲獎情況(完整名單)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20171101357526010.jpg

      趙忠賢,男,1941年出生,遼寧新民人,196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擔任國防課題組業務負責人和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50多年來,除參加國防任務的幾年外,他一直從事超導研究,是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超導臨界溫度很低,廣泛應用受到影響,尋找液氮溫區的高溫超導體甚至室溫超導體一直是科學家長期的夢想。在百余年超導研究史中,出現了兩次高溫超導重大突破,趙忠賢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和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并創造55K紀錄。

      趙忠賢是國際上最早認識到柏諾茲和繆勒關于“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 超導性”(后獲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學者之一。該工作與他多年堅持的“結構不穩定性可以導致高臨界溫度”的思路產生共鳴。1987 年2月,趙忠賢及合作者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并在國際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組成為Ba-Y-Cu-O,推動了國際高溫超導研究熱潮。1987 年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 物理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此獎項。1989 年因“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電性的發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集體一等獎(排名第一)。

      趙忠賢的第二個主要貢獻是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并創造55K紀錄。長期的堅持和積累,趙忠賢在探索新的高溫超導體方面逐漸地發展了一種新的思路,即存在多種合作現象的層狀四方體系中,有可能實現高溫超導。2008年日本一小組報道了LaFeAsO有26K的超導電性,趙忠賢結合他的學術思路,認識到其中可能孕育著新的突破。基于LaFeAs(O,F)壓力效應研究,趙忠賢提出輕稀土元素替代和高溫高壓的合成方案,率先將鐵基超導體的臨界溫度從26K提高到52K,顯著超過了40K的麥克米蘭極限。很快又合成了絕大多數50K以上的系列鐵基超導體,創造了大塊鐵基超導體55K最高臨界溫度紀錄。2013年,趙忠賢因“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5年,獲得國際超導領域重要獎項Matthias獎。

      趙忠賢堅持高溫超導研究40年。他注重培養人才,積極為年輕人營造良好環境。他是我國高溫超導研究主要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踐行者,為高溫超導研究在中國扎根并躋身國際前列做出了重要貢獻。

      屠呦呦 研究員

      Tu Youyou

      中國中醫科學院

      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

    20171101357526161.jpg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1955年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后,分配到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青蒿素發現的關鍵性突破;率先提取得到對瘧原蟲抑制率達100%的青蒿抗瘧有效部位“醚中干”,并在全國“523”會議上作了報告,從此帶動了全國對青蒿提取物的抗瘧研究;她和她的團隊最先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一成分“青蒿素”;率先開展“醚中干”、青蒿素單體的臨床試驗,證實了其治療瘧疾的臨床有效性;并與合作單位共同確定青蒿素的化學結構,為其衍生物開發提供了條件。她和她的團隊按國家藥品新規,將青蒿素開發為我國實施新藥審批辦法以來第一個新藥。

      青蒿素是與已知抗瘧藥化學結構、作用機制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改寫了只有含N雜環的生物堿成分抗瘧的歷史,標志著人類抗瘧藥物發展的新方向。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以青蒿素類為主的復合療法(ACT)作為治療瘧疾的首選方案。現已為全球瘧疾流行地區所廣泛使用,近年來ACT年采購量達3億人份以上。據WHO《2015年世界瘧疾報告》,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包括ACT的治療,從2000年全球瘧疾發病2.14億例、死亡73.8萬人,到2015年發病率、死亡率分別下降37%和60%,挽救了大約590萬名兒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團隊因研制青蒿素獲得多項國內外重要獎勵。1978年她領導的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523”研究組受到全國科學大會表彰,1979年“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得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011年屠呦呦以“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5年10月,屠呦呦又以“從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青蒿素,開創瘧疾治療新方法”,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近年來,屠呦呦研究團隊在開展青蒿素功效的拓展研究方面,獲得了新進展。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名單

    一等獎1項
    序號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推薦單位
    1Z-102-1-01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蕩新模式王貽芳(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曹 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楊長根(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衡月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李小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二等獎41項
    序號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推薦單位/推薦專家
    1Z-101-2-01自適應與高精度數值方法及其理論分析湯  濤(香港浸會大學)林群
    2Z-101-2-02共振情形哈密頓系統的穩定性李  勇(吉林大學)李大潛
    3Z-101-2-03奇點量子化理論研究范輝軍(北京大學)張恭慶,龍以明,李安民
    4Z-101-2-04Ricci 流理論及其幾何應用朱熹平(中山大學),
    陳兵龍(中山大學),
    鄧少雄(中山大學),
    顧會玲(中山大學)
    教育部
    5Z-102-2-01重離子碰撞中的反物質探測與夸克物質的強子譜學與集體性質研究馬余剛(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陳宏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程建平(清華大學),
    陳金輝(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劉  峰(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科學院
    6Z-102-2-02磁電演生新材料及高壓調控的量子序靳常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望賢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劉清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鄧  正(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禹日成(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7Z-103-2-01生物分子界面作用過程的機制、調控及生物分析應用研究樊春海(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李根喜(南京大學),
    宋世平(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王麗華(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李  迪(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8Z-103-2-02碳碳鍵重組構建新方法與天然產物合成涂永強(蘭州大學),
    樊春安(蘭州大學),
    張輔民(蘭州大學),
    王少華(蘭州大學),
    張書宇(蘭州大學)
    教育部
    9Z-103-2-03有機場效應晶體管基本物理化學問題的研究胡文平(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劉云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李洪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湯慶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董煥麗(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0Z-103-2-04高效不對稱碳-碳鍵構筑若干新方法的研究林國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徐明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鐘羽武(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馮陳國(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孫興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上海市
    11Z-103-2-05氧基簇合物的設計合成與組裝策略楊國昱(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鄭壽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孫燕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張漫波(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程建文(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于吉紅,卜顯和,蘇成勇
    12Z-103-2-06化學修飾石墨烯可控組裝與復合的基礎研究石高全(清華大學),
    徐宇曦(清華大學),
    李  春(清華大學),
    白  華(清華大學),
    吳  穹(清華大學)
    教育部
    13Z-103-2-07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復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楊  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陳家華(北京大學),
    唐葉峰(北京大學),
    龔建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14Z-104-2-01亞洲季風變遷與全球氣候的聯系安芷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孫有斌(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蔡演軍(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周衛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沈  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15Z-104-2-02顯生宙最大生物滅絕及其后生物復蘇的過程與環境致因謝樹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宋海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孫亞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羅根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省
    16Z-104-2-03變化環境下生物膜對海洋底棲生態系統的影響錢培元(香港科技大學),
    徐  穎(香港科技大學),
    王  勇(香港科技大學),
    賀麗生(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17Z-104-2-04中國東部板內燕山期大規模成礦動力學模型毛景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陳  斌(北京大學),
    謝桂青(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國土資源部
    18Z-104-2-05地球動物樹成型張興亮(西北大學),
    舒德干(西北大學),
    劉建妮(西北大學),
    張志飛(西北大學),
    韓  健(西北大學)
    陜西省
    19Z-104-2-06高風險污染物環境健康危害的組學識別及防控應用基礎研究張徐祥(南京大學),
    張  彤(香港大學),
    任洪強(南京大學),
    程樹培(南京大學),
    吳  兵(南京大學)
    蔡道基
    20Z-105-2-01植物小RNA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戚益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巴釗慶(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葉瑞強(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王秀杰(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武  亮(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武維華,陳潤生,朱玉賢
    21Z-105-2-02水稻產量性狀的遺傳與分子生物學基礎張啟發(華中農業大學),
    邢永忠(華中農業大學),
    何予卿(華中農業大學),
    余四斌(華中農業大學),
    范楚川(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科協
    22Z-105-2-03豬日糧功能性氨基酸代謝與生理功能調控機制研究印遇龍(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譚碧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吳  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孔祥峰(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姚  康(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湖南省
    23Z-106-2-01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沈祖堯(香港中文大學),
    于  君(香港中文大學),
    胡嘉麒(香港中文大學),
    吳兆文(香港中文大學),
    陳家亮(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24Z-106-2-02乳腺癌發生發展的表觀遺傳機制尚永豐(北京大學),
    王  艷(北京大學),
    石  磊(北京大學),
    孫露洋(北京大學),
    楊笑菡(北京大學)
    裴鋼,赫捷,孟安明
    25Z-107-2-01圖像結構建模與視覺表觀重構理論方法研究高新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李學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鄧  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袁  媛(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陶大程(香港理工大學)
    陜西省
    26Z-107-2-02視覺場景理解的模式表征與計算理論及方法鄭南寧(西安交通大學),
    薛建儒(西安交通大學),
    孫  劍(西安交通大學),
    劉  鐵(西安交通大學),
    杜少毅(西安交通大學)
    教育部
    27Z-107-2-03復雜動態網絡的同步、控制與識別理論與方法呂金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虞文武(東南大學),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
    陸君安(武漢大學),
    周  進(武漢大學)
    中國科學院
    28Z-107-2-04氧化物阻變存儲器機理與性能調控劉  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劉  琦(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管偉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龍世兵(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王  艷(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9Z-107-2-05碳基納米電子器件及集成彭練矛(北京大學),
    張志勇(北京大學),
    丁 力(北京大學),
    王  勝(北京大學),
    梁學磊(北京大學)
    教育部
    30Z-107-2-06微波毫米波新型基片集成類導波結構及器件洪  偉(東南大學),
    郝張成(東南大學),
    許  鋒(南京郵電大學),
    羅國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陳繼新(東南大學)
    吳培亨,賁德,段寶巖
    31Z-108-2-01非金屬基超常電磁介質的原理與構筑周  濟(清華大學),
    趙  乾(清華大學),
    李  勃(清華大學),
    孫競博(清華大學),
    宗瑞隆(清華大學)
    李龍土,徐敘瑢,雷清泉
    32Z-108-2-02長壽命耐高溫氧化/燒蝕涂層防護機理與應用基礎李賀軍(西北工業大學),
    付前剛(西北工業大學),
    李克智(西北工業大學),
    黃劍鋒(西北工業大學),
    張雨雷(西北工業大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
    33Z-108-2-03基于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任曉兵(西安交通大學),
    張立學(西安交通大學),
    丁向東(西安交通大學),
    楊  森(西安交通大學),
    劉文鳳(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省
    34Z-108-2-04納米結構單元的宏量制備與宏觀尺度組裝體的功能化研究俞書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梁海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從懷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劉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姚宏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省
    35Z-108-2-05熒光傳感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結構設計及功能構筑錢國棟(浙江大學),
    崔元靖(浙江大學),
    楊  雨(浙江大學),
    徐  繪(浙江大學),
    王智宇(浙江大學)
    浙江省
    36Z-108-2-06儲能用高性能復合電極材料的構筑及協同機理黃云輝(華中科技大學),
    周  軍(華中科技大學),
    胡先羅(華中科技大學),
    袁利霞(華中科技大學),
    沈  越(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部
    37Z-109-2-01新型核能系統的中子輸運理論與高效利用方法吳宜燦(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邱勵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黃群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蔣潔瓊(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王明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
    38Z-109-2-02工程結構抗災可靠性設計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論李  杰(同濟大學),
    陳建兵(同濟大學),
    陳  雋(同濟大學),
    吳建營(華南理工大學)
    上海市
    39Z-109-2-03高增益電力變換調控機理與拓撲構造理論何湘寧(浙江大學),
    李武華(浙江大學),
    楊  波(浙江大學),
    張軍明(浙江大學),
    錢照明(浙江大學)
    浙江省
    40Z-109-2-04超快激光微納制造機理、方法及新材料制備的基礎研究姜  瀾(北京理工大學),
    曲良體(北京理工大學),
    李  欣(北京理工大學),
    王素梅(北京理工大學),
    李曉煒(清華大學)
    教育部
    41Z-110-2-01求解力學中強非線性問題的同倫分析方法及其應用廖世俊(上海交通大學)鄭曉靜

    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名單

    <li id="omoqo"></li>
  • 二等獎47項(通用項目)
    序號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推薦單位
    (推薦專家)
    1F-301-2-01良種牛羊高效克隆技術張  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周歡敏(內蒙古農業大學),
    權富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李光鵬(內蒙古大學),
    王勇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劉  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
    2F-301-2-02芝麻優異種質創制與新品種選育技術及應用張海洋(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
    苗紅梅(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
    魏利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
    張體德(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
    李  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
    劉紅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河南省
    3F-301-2-03玉米重要營養品質優良基因發掘與分子育種應用李建生(中國農業大學),
    嚴建兵(華中農業大學),
    楊小紅(中國農業大學),
    胡建廣(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陳紹江(中國農業大學),
    王國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教育部
    4F-301-2-04動物源食品中主要獸藥殘留物高效檢測關鍵技術袁宗輝(華中農業大學),
    彭大鵬(華中農業大學),
    王玉蓮(華中農業大學),
    陳冬梅(華中農業大學),
    陶燕飛(華中農業大學),
    潘源虎(華中農業大學)
    教育部
    5F-301-2-05基于高塔熔體造粒關鍵技術的生產體系構建與新型肥料產品創制高進華(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陳明良(上海化工研究院),
    武志杰(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孔亦周(寶雞秦東流體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張英鵬(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解學仕(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省
    6F-302-2-01骨折微創復位固定核心技術體系的創建與臨床應用張英澤(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侯志勇(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陳  偉(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張  柳(華北理工大學),
    鄭占樂(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王  娟(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
    中華醫學會
    7F-302-2-02多肽化學修飾的關鍵技術及其在多肽新藥創制中的應用王  銳(蘭州大學),
    袁建成(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方  泉(蘭州大學),
    馬亞平(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  建(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邦治(蘭州大學)
    甘肅省
    8F-303-2-01重建多期油氣復雜成藏過程的關鍵儀器與方法劉文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金之鈞(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秦建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徐旭輝(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鄭倫舉(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張志榮(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9F-303-2-02復雜結構井特種鉆井液及工業化應用蔣官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孫金聲(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蒲曉林(西南石油大學),
    高德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王  璽(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王平全(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10F-303-2-03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冷鉆熱采關鍵技術孫友宏(吉林大學),
    郭  威(吉林大學),
    陳  晨(吉林大學),
    張永勤(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
    祝有海(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
    高  科(吉林大學)
    吉林省
    11F-303-2-04深海高精度超短基線水聲定位技術與應用孫大軍(哈爾濱工程大學),
    鄭翠娥(哈爾濱工程大學),
    張殿倫(哈爾濱工程大學),
    勇  俊(哈爾濱工程大學),
    張居成(哈爾濱工程大學),
    吳永亭(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12F-303-2-05深層超深層油氣藏壓裂酸化高效改造技術及應用趙金洲(西南石油大學),
    郭建春(西南石油大學),
    李勇明(西南石油大學),
    盧  聰(西南石油大學),
    林  濤(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李  雪(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13F-304-2-01基于羥基自由基高級氧化快速殺滅海洋有害生物的新技術及應用白敏冬(大連海事大學),
    張芝濤(大連海事大學),
    黃凌風(廈門大學),
    白敏菂(大連海事大學),
    田一平(大連海事大學),
    張均東(大連海事大學)
    廈門市
    14F-304-2-02復雜水工混凝土結構服役性態診斷技術與實踐胡少偉(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顧沖時(河海大學),
    蘇懷智(河海大學),
    沈省三(基康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何秀鳳(河海大學),
    陸  俊(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水利部
    15F-305-2-01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應器創制及熔體直紡滌綸工業絲新技術陳文興(浙江理工大學),
    金  革(浙江古纖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嚴旭明(揚州惠通化工技術有限公司),
    劉  雄(浙江古纖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王建輝(浙江古纖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張先明(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省
    16F-305-2-02重要脂溶性營養素超微化制造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陳志榮(浙江大學),
    仇  丹(寧波工程學院),
    尹  紅(浙江大學),
    陳建峰(北京化工大學),
    石立芳(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李建東(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17F-305-2-03木質纖維生物質多級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孫潤倉(北京林業大學),
    彭萬喜(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程少博(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袁同琦(北京林業大學),
    許  鳳(華南理工大學),
    肖  林(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18F-306-2-01基于聲發射監控的聚烯烴流化床反應器新技術陽永榮(浙江大學),
    王靖岱(浙江大學),
    蔣斌波(浙江大學),
    黃正梁(浙江大學),
    廖祖維(浙江大學),
    楊寶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
    教育部
    19F-306-2-02單晶多空心鈦硅分子篩催化新材料及制備關鍵技術林  民(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舒興田(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史春風(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李國繁(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
    朱  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戴  泳(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
    閔恩澤
    20F-306-2-03基團功能強化的新型反應性染料創制與應用張淑芬(大連理工大學),
    唐炳濤(大連理工大學),
    馬  威(大連理工大學),
    呂榮文(大連理工大學),
    朱海根(浙江舜龍化工有限公司),
    毛志平(東華大學)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21F-307-2-01水泥基壓電復合監測材料與器件成套制備技術及在混凝土工程應用程  新(濟南大學),
    黃世峰(濟南大學),
    徐東宇(濟南大學),
    徐躍勝(濟南大學),
    王  蕾(濟南大學),
    秦  磊(濟南大學)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22F-307-2-02冶金功能耐火材料關鍵服役性能協同提升技術及在精煉連鑄中的應用李紅霞(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楊  彬(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劉國齊(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張厚興(濮陽濮耐高溫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李亞偉(武漢科技大學),
    徐躍慶(河南熔金高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
    23F-307-2-03低功耗高性能軟磁復合材料及關鍵制備技術嚴  密(浙江大學),
    吳  琛(浙江大學),
    王新華(浙江大學),
    何時金(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
    柯  昕(浙江東睦科達磁電有限公司),
    張瑞標(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24F-307-2-04強韌與潤滑一體化碳基薄膜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王立平(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俊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蒲吉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薛群基(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  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閻興斌(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甘肅省
    25F-307-2-05新型合金材料受控非平衡凝固技術及應用陳  光(南京理工大學),
    徐  鋒(南京理工大學),
    孫國元(南京理工大學),
    傅恒志(西北工業大學),
    王志華(南京理工大學),
    陳  棟(江蘇晨朗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
    26F-30801-2-01混合驅動水下航行器關鍵技術與應用王樹新(天津大學),
    王延輝(天津大學),
    張宏偉(天津大學),
    劉玉紅(天津大學),
    孫秀軍(天津大學),
    吳芝亮(天津大學)
    天津市
    27F-30801-2-02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實驗技術姜宗林(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趙  偉(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劉云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王  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李進平(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俞鴻儒(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28F-30801-2-03高性能輕量化構件局部加載精確塑性成形成性一體化制造技術楊  合(西北工業大學),
    孫志超(西北工業大學),
    詹  梅(西北工業大學),
    李  恒(西北工業大學),
    樊曉光(西北工業大學),
    李光俊(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省
    29F-30801-2-04多工位精鍛凈成形關鍵技術與裝備王新云(華中科技大學),
    夏巨諶(華中科技大學),
    夏漢關(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紅祥(湖北三環鍛壓設備有限公司),
    金俊松(華中科技大學),
    黃廷波(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30F-30801-2-05靈巧假肢及其神經信息通道重建技術朱向陽(上海交通大學)

    相關文章

    2024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擬提名項目公示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于2024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擬提名項目公示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粵科函區字〔2024〕1564號)的要求,我局擬提名2024年度廣......

    2024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擬獎勵項目公示

    有關單位:根據《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4號)和《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實施細則》(云科規〔2022〕12號)規定和要求,2024年12月13日,第八屆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召開......

    《四川省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試行)》發布

    各市(州)科技局,省級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為引導四川省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規范健康發展,科技廳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試行)》。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四川省科學技術廳2......

    《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公布

    江蘇省人民政府令第186號《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已于2024年11月6日經省人民政府第45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省長:許昆林2024年12月7日江蘇省科學技術獎......

    195項!2023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結果公布

    福建省科技廳日前將2023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評審通過的獲獎項目予以公示。獲獎項目共195項,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2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成果轉化獎二等獎2個......

    176項!廣西科學技術獎行業評審成果公布

    根據《廣西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廣西省科技廳日前將2024年度通過廣西科學技術獎行業評審進入綜合評審的成果予以公示。此次成果共有176項,其中廣西醫科大學趙永祥獲廣西最高科學技術獎,柳州......

    192個項目(人選),四川省公示擬提名省科學技術獎候選項目(人選)

    根據《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開展202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擬提名192個項目(人選)參加202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其中: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5人、自然科學獎35項、技......

    10565萬元資助260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等擬安排資金公示

    根據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擬安排省科學技術獎及配套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領域設備租賃試點補助、粵澳科技創新聯合資助260項,擬安排本年度省級財政資金10565萬元。其中,省科學技術獎及配套國......

    2024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擬受理獎項候選人公示

    關于2024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擬受理突出貢獻獎候選人、合作獎候選人(組織)、企業技術創新獎候選組織的公示根據《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4〕第1號)、《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2024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擬受理獎項候選人公示

    關于2024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擬受理突出貢獻獎候選人、合作獎候選人(組織)、企業技術創新獎候選組織的公示根據《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4〕第1號)、《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