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18日上午,第三屆光譜網絡研討會(eCS 2017)——原子光譜技術研究進展專場共有四位專家學者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報告。
國家計量院副研究員 巢靜波
國家計量院副研究員巢靜波的報告是“ICPMS在無機化學計量中的應用”。報告介紹了國家計量院在無機標準物質開發方面的一些工作,另外,介紹了國家計量院在無機檢測校準能力方面的情況。另外,報告還介紹了團隊的一些研究進展,比如,團隊在納米材料研究中建立了水環境中痕量納米銀的分離方法、納米銀和總銀的分離測定。近期,團隊在環境及生物樣品中痕量元素及形態分析研究等工作。
吉天儀器應用研究部高級經理李偉做了“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形態)SA-50型號產品介紹及應用”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吉天開發形態分析儀(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的情況,吉天開發了可用于元素形態分析的液相-原子熒光聯用儀SA-20等產品。報告介紹了吉天相關產品在元素形態分析中的應用情況、使用技巧等。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毛雪飛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毛雪飛的報告是“新型氣相富集原子光譜技術與重金屬快速檢測”。報告介紹了團隊在氣相富集新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鎢阱捕獲Cd、鎢阱同時捕獲Cd和Zn等技術,共獲實用新型ZL三項。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副教授 王哲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副教授王哲的報告是“LIBS定量化技術及應用”。王哲介紹了團隊在LIBS研發方面的一些工作。LIBS雖然具有諸多先進性,但其自身發展局限于重復性、誤差等瓶頸。王哲團隊在此方面進行了研發,首次提出了穩定等離子體空間形狀或者采用數據處理方法抵消待測元素總粒子數密度波分理處的思路,降低測量不確定性;提出了利用物理規律求取主權濃度信息,提高準確度;基于自適應數據庫的光譜辨識方法,相關的技術成果達成了向世界知名企業的轉讓,形成的相關技術和儀器在煤質快速在線分析、手持式LIBS金屬元素成分分析、水泥生料成分在線分析和玉石原產地鑒定等方面的應用測試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5月18日 下午,熒光光譜及其他光譜新技術研究進展專場,共有四位專家帶來了精彩報告。
上海理工大學顆粒與兩相流測量研究所教授 蔡小舒
上海理工大學顆粒與兩相流測量研究所教授蔡小舒的報告是“在線光譜檢測在顆粒(PM2.5)和火焰溫度等測量中的應用”。報告介紹了輻射及吸收光譜融合、激光激發熒光光譜、多波長消光法和RGB三波段光譜等方法檢測顆粒及火焰溫度測量中的一些應用情況。其中,研制了多波長消光法在線測量顆粒粒度及濃度的設備。
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姚志軼
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姚志軼的報告是“反應型熒光探針研究進展”。反應型熒光探針基于化學反應,因此其識別性好,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強,尤其適用于原位分析。報告人介紹了當前反應型熒光探針研究的整體進展情況,也介紹了團隊在反應型熒光探針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
重慶三峽學院教授 楊季冬
重慶三峽學院教授楊季冬的報告是“共振瑞利散射光譜法檢測手性污染物的研究”。研究團隊以高靈敏度的RRS光譜技術結合手性選擇性分析的手段來實現手性對映體不經分離而同時測定的拓展新方法,并介紹了一些實際應用案例。
國標(北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研究員 王梓任
國標(北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研究員王梓任的報告是“直流電弧光譜法測定石墨中15種雜質元素的含量”。研究團隊進行了直流電弧光譜法測定石墨中雜質元素含量的研究,與傳統攝譜儀相比,現代直流電弧光譜儀可以實現實時背景校正和內標校正,縮短測定時間,更高效率的對樣品進行檢測,適用于石墨材料中常見微量雜質元素的快速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