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5-24 15:08 原文鏈接: 原生態的侗藏“奇米”

      在湖南新晃,有一種“神米”“奇米”,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當地侗文化的典型代表,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侗藏紅米。歷史的傳承賦予了侗藏紅米好運吉祥的民俗文化內涵,一直為侗民所珍藏及食用。

      這種古老的新晃侗藏紅米稻是非常珍貴的稀有稻種,是難得的物種資源,憑著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在新晃侗鄉得以保存下來。2014年6月12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農業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20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位列其中,成為此次湖南唯一成功入選項目。

      “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入列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新晃原始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和生態休閑農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新晃侗族自治縣副縣長韓景華表示。

      歷史悠久的“活化石”

      侗藏紅米在新晃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新晃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的一種古老珍稀紅米,明顯有別于其他地區的紅米。

      這里之所以可以生長出這種原生態的“奇米”,與當地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該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照充足,嚴寒期短,無霜期長,境內海拔高度均在50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高達70.5%。

      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學者、游客前來參觀。中南大學教授、稻作文化專家郭輝東就對侗藏紅米高度關注,他認為:“侗藏紅米稻栽培歷史久遠,遠古韻味濃郁,堪稱當今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侗藏紅米還是維系侗家人崇尚自然的精神支柱,與巫儺文化、祭祀文化、生育文化、歌舞文化、節慶文化等侗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當地侗民以傳統方式耕作,與自然保持和諧相處,山上封山育林,山下引水灌溉,林稻相間,相輔相成。稻田實行水旱輪作,既豐富了農作物的種植結構,又改善了土壤的營養成分。

      不僅如此,水稻種植期間還與養魚養鴨有機結合,無形中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體系。境內的土壤里貯藏大量的鐵、鋅、鉀、磷、鈣、鎂等多種微量元素,通過長期種植,境內的土壤已形成質地優良的南方水稻土種,為侗藏紅米生長提供了獨特的生長環境。

      開發潛力巨大

      侗藏紅米有“米粒紅而不艷、清秀細長,米飯粗而不糙、含有濃郁的豆味清香”等特點,其營養十分豐富。

      據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檢測鑒定發現,富集于該紅米胚芽和紅色表皮中的硒、鈣、磷和蛋白質比泰國香米分別高出1.065倍、2.6倍、5.36倍、1.075倍,硒、鈣和蛋白質比三安有機米分別高出3.26倍、2.85倍、1.105倍。同時,侗藏紅米還富含B1、B2和B6等多種維生素。

      除營養豐富外,侗藏紅米是一種能發芽的并有旺盛生命活力的活性大米,經過溫水浸泡一段時間,當米粒充分吸水后,能像黃豆一樣發芽,其體內所含有的鈣、鎂、鋅、鐵等微量元素變成活性的游離態形式,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質含量顯著增加。

      此時食用,微量元素便能在人體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利用。因而對調理腸胃、補血補氣,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預防消化道癌癥及抗衰駐顏有較好的保健功能。普通大米是“死”米,浸泡兩天不僅不會發芽,還會變質發酸。出產富有活性的原生態侗藏紅米,對豐富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緩解近年來日益增加的“三高”病癥有著重要意義。

      但要注意的是,只有新鮮的侗藏紅米才能發芽,如果紅米中農藥、殺蟲劑等殘留過多或者存放時間過久是不能發芽的。因而,能發芽的侗藏紅米被稱為“營養丸”“神龍米”“元氣米”。目前,該紅米市場價已達每公斤16 元。

      可見,集眾多優點于一身的侗藏紅米開發潛力巨大。

      在現代農業技術影響越來越大的今天,保留豐富的稻種資源不僅對豐富我國稻類遺傳資源、稻作生產、品種改良、稻作科學研究及生態安全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是解決人類未來糧食安全的物質保證。

      不過,此前由于認識不足、政策缺失、農村勞動力銳減,加之受城鎮化與工業化的沖擊及優質雜交水稻的全面推廣,化肥、農藥等現代農業技術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影響,侗藏紅米種植系統的傳承與發展面臨很大挑戰。

      近年來,政府通過建立核心保護區等措施,對侗藏紅米種植系統進行重點保護,力爭讓保護區農民在充分受益的同時,也使侗藏紅米種植與紅米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