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5-26 16:50 原文鏈接: 科技活動周:科創清風吹遍全國

      5月20日,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在北京啟動。科普博覽、科技之夜、科技列車、科學使者進社區……在為期1周的時間里,4000余項精彩有趣的科普活動如清風吹遍全國各地,讓人們輕松地與科技親密接觸。

      緊貼民生:凸顯科技精準、創造、感染力

      紙上種菜、物聯網養魚、國產腦起搏器、龍宮探寶……走進活動周主場——北京民族文化宮,上百個科技創新成果盡在眼前。細數這些展示項目,不難發現,緊貼百姓生活,緊跟科技前沿,是它們共同的特征。

      在今年首次增設的“科技扶貧精準脫貧”展區中,“智慧養豬”“光伏提水”等項目刷新了許多人對扶貧的認識。應用互聯網技術的智慧養豬新模式,通過構建生豬產業鏈的大數據,顛覆了傳統的養豬管理模式;而光伏水泵,則是用光伏發電來生產灌溉,較傳統交流電網提水每立方米節能50%,解決了云南山區用水難題。這些展示項目引得現場觀眾連連贊嘆:“原來扶貧也可以這么有科技含量!”

      而在主會場西展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機械臂、近海油氣鉆井平臺、無人車和全新人類腦圖譜等41項重大科技專項成果也齊齊亮相。“‘蛟龍號’到底可以潛水多深?”“人腦哪部分是負責記憶的?”……在現場,許多孩子不斷追問著“為什么”,對體驗項目更是躍躍欲試。出現在電視劇《歡樂頌》里的“智能植物種植柜”,引起了許多年輕女孩的關注。在虛擬現實(VR)模擬滑雪器前,觀眾時不時傳出驚呼聲、歡笑聲。

      這樣緊貼民生的科普項目不只在北京主場有,同時舉辦的上海科技節、廣東兩岸四地科普樂園和四川科技活動周等各省市科普活動中,也都有許多惠民性極強的科普項目。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說,強調科技扶貧“精準力”,突出科技成果“創造力”,展現科普成果“感染力”,以此贏得公眾對科技創新的理解與支持,是本次科技周的重點,也是近年來科普工作發展的一大趨勢。

      開放資源:科學家更親民

      5月23日一早,在甘肅省科技活動周活動現場,一位風度翩翩的男士來到觀眾們身邊,為大家解答科學知識。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賴遠明,能親眼見到這位鼎鼎大名的科學家,對于在場的許多參展觀眾來說,都是第一次。

      活動周期間,“科學使者進社區”活動正式啟動,全國各地萬余名科研人員、博士研究生作為科普志愿者,走進中小學校、社區、農村、企業和軍營舉辦科普講座,指導科普實驗,宣講科學文明生活知識。

      與此同時,科技周期間,全國1000余家科研機構和大學開放科學實驗設施,舉行主題開放日,讓公眾走進科學殿堂,近距離接觸略顯神秘的科研活動。

      在上海,中科院各研究所紛紛推出公眾開放日的科普活動,展示科技的魅力。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僅在5月20和21日兩天就迎來了近800名“科學小粉絲”,在科學導師的帶領下,這些小觀眾們身著工作服,體驗風淋房,分批進入國家重點實驗室,直觀感受紅外物理的科學原理。上海市科委科學導師王建祿告訴記者:“盡管因反復講解,喉嚨都沙啞了,但看到小朋友對科學的興趣這么濃厚,我感覺樂在其中。”

      “動員高層次科技人員開展科普活動,組織高端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是本次活動周的一大重點。”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副司長馮楚建表示,“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走進科學殿堂,以此激發他們的創新創造興趣。”

      深入基層:讓科技延伸得更深更遠

      除了讓人們在現場感受科學的魅力,本屆全國科技活動周還力求讓科技的觸角延伸得更深更遠。

      5月20日,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消防博物館等8家單位組織9輛科普宣傳車隊奔赴江西省西部,在贛西地區的上饒、撫州、宜春、井岡山四個市,通過科技展覽、技術咨詢等綜合科普服務,把首都優質的科普資源和特色活動送到革命老區少年兒童的社區鄉間。

      80余名科技、農業、衛生等專家也將于6月20日奔赴西藏,在拉薩、日喀則和那曲等地區開展科技服務、義診咨詢等活動,把先進實用的科技成果送到少數民族鄉親的家門口。

      以新媒體為載體的科技周活動也同時如火如荼地展開。在中國科普網上,網絡科技周如約啟動,科普微視頻大賽等各項網絡活動異彩紛呈,網友們足不出戶,點點鼠標,就能全程參與感受現場。與此同時,微博、微信訂閱號實時更新,大會現場二維碼隨處可見,拿出手機一掃,就可共享各種新奇成果。

      自2001年起,全國科技活動周已成功舉辦了16屆,累計參與公眾人數超過13億人次。“科技周已真正成為一項內容最豐富、持續時間最長、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馮楚建說,“未來我們還將探索更多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形式,形成長效機制,讓科普活動常在常新。”

    相關文章

    科技創新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

    5月20日的北京涼風習習,但城市副中心綠心活力匯的北京科技周活動室內主場里卻氣氛火熱。“我家在海淀,在科技周第一天特意趕過來參觀!”一位市民說。2023年(第29屆)北京科技周于5月20日—5月31日......

    第四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線上舉辦

    8月25日-9月1日,第四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在線上舉辦,來自全國的124支隊伍集聚線上,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趣味橫生的科學實驗秀。全國科學實驗展演是全國科技周重大示范活動之一,由科學技術......

    又一研究所舉辦公眾科學日

    5月22日,在全國科技周期間,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天津工業生物所)舉辦了2022年公眾科學日主題活動——合成生物“尋寶途”。本次活動以“云”直播方式向公眾開放,兩位主播帶領屏幕前......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2021年科技周活動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省標準化研究院舉行以“百年回望:中國共產黨領導科技發展”為主題的市場監管科技周啟動儀式及現場宣傳活動,突出黨對市場監管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和方向指引,充分展示百年黨史中市場監......

    消防員也有“替身”!救援黑科技現身北京科技周

      據應急管理部消息,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有超過700名消防戰士在救援中犧牲。致敬逆行英雄的同時,能否運用科技的力量讓救援更安全?5月22日,2021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活......

    2018年浙江省科技(科普)活動周開幕

    5月19日上午,隨著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周國輝的宣布,2018年浙江省科技(科普)活動周在浙江科技大市場正式拉開序幕。本次活動周以“科技創新強國富民”為主題,由浙江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聯合主辦。浙......

    2018安徽省科技活動周正式啟動

    5月19日,隨著“網絡科技活動周”在“安徽科普網”揭幕啟動,以“科技創新強國富民”為主題的2018年安徽省科技活動周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周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2018年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正式啟動

    5月19日,由青島市科技局、青島市委宣傳部和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的2018年青島市科技活動周正式啟動。今年科技活動周主題為“科技創新強國富民”。活動周期間,全市將組織開展特色主題分會場、創新平臺......

    武漢科技活動周啟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向市民開放

    市民可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探尋難得一見的武漢創新原動力。19日,2018年武漢市科技活動周正式啟動。長江日報記者獲悉,今年我市科技周活動精彩紛呈,其中一批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裝置、國家(重點)實驗......

    全國科技活動周將辦2萬余項活動

      記者8日從科技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科技創新 強國富民”為主題的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將于5月19日—26日舉辦。據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全國科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