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2日在京宣布:我國正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開采已連續產氣22天,取得持續產氣時間長、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為確保試采作業順利進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為“藍鯨一號”鉆井平臺提供了多款“專門訂制”式海洋環境保障產品。這是科技日報記者4日從預報中心獲悉的。
內波又被稱為海洋中“看不見的波動”,是南海頻發的一種自然災害,給勘探開采可燃冰帶來了重重挑戰。預報中心主任王輝說,在作業過程中,如果遇到強內波,“藍鯨一號”鉆井平臺會發生位移,導致開采中斷,甚至損毀水下開采設備。
傳統預報是針對某一片海域,是“面”上的預報,可燃冰項目開工后,項目方向預報中心提出訂制一套表層和底層海流預報產品的需求,要求是針對某一個“點”的預報,難度可想而知。
預報中心開發了一套可提供覆蓋未來3天、3小時間隔的表層和底層流預報產品。
“如果把南海比作一匹布,那么可燃冰開采作業點就是一個針眼。我們從預報整片海域,到預報單點的海流變化,實現了由‘面’到‘點’的跨越。”預報中心環境室副主任李云說。
通過建立早期的預警系統,開展實時監測,可獲得相應準備時間。預報中心在神狐海域拉起了兩道警戒線——內波預警浮標,分別位于可燃冰開采平臺東南方向約60公里和110公里處,能夠實時監測并通過衛星實時回傳數據,可以第一時間發現達到預警級別的內波,并至少提前6小時發送預警信息到“藍鯨一號”和調度部門,為采取防護措施預留時間。
日前,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采圓滿成功。經過前期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這次試采創新利用水平井鉆采技術,使用了多種自主研發的技術設備,有效提高了產氣規模、開采效率。從探索性試采到試驗性試采,我國的可燃冰產業......
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采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
5月18日,一則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來,我國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標志著我國可燃冰開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能源的短缺,開發清潔環保的新能源成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迫切需要,而籠型水合物在新型清潔能源開發、能源儲存、溫室氣體捕獲和氣體分離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籠型水合物是在一定溫度......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再次邁出關鍵一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中海油牽頭的天然氣水合物戰略研究啟動會近日在北京中國海油大廈舉行。以中海油作為依托單位申報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獲得國家科技......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再次邁出關鍵一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中海油牽頭的天然氣水合物戰略研究啟動會近日在北京中國海油大廈舉行。以中海油作為依托單位申報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已......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面對能源自給率破安全警戒線,化石燃料占比過高,可再生能源難以基荷,核電無法重啟的難題,安倍政府不得不另尋出路,一手拿著可燃冰,一手握著氫能,試圖以這兩大“國產資源”為抓手,一舉甩掉“......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面對能源自給率破安全警戒線,化石燃料占比過高,可再生能源難以基荷,核電無法重啟的難題,安倍政府不得不另尋出路,一手拿著可燃冰,一手握著氫能,試圖以這兩大“國產資源”為抓手,一舉甩掉“......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將“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列為2017年我國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成果之一,并飽含深情地說:“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過去一年,中國科技創......
12月19日,科技部印發了批準依托中海油研究總院建設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圖片來源于網絡據澎湃新聞12月20日消息,科技部在文件中指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