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癥狀復雜,對其發病機制的研究較為困難。近年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報道了百余個精神分裂癥顯著相關的遺傳位點,指向數百個基因。然而,這些易感位點大部分位于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且由于連鎖不平衡效應的存在,易感基因組區域經常覆蓋數個基因,使得尋找其中具有功能效應的遺傳變異和潛在疾病生物學機制變得困難。在精神疾病遺傳學研究迅速發展并取得重要成果的今天,如何理解這些與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的功能,闡明它們參與疾病發生的生物學機制,并最終造福于臨床,已逐漸成為領域內受關注的熱點。
通過對近年來精神疾病遺傳學、功能基因組學、神經分子生物學領域及人類腦組織轉錄組測序研究的系統整理和分析,中科院/云南省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李明研究員和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Lieber腦發育研究所Daniel R. Weinberger教授為《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撰寫專題綜述,梳理出了一條研究路徑,用以跨越GWAS研究與疾病機理之間鴻溝。
依照這一路徑,GWAS結果需要與轉錄組學、表觀遺傳組學的研究結果相比對,以篩選出結果中真正與精神分裂癥發病幾率相關的個體基因或轉錄本。接下來,需要針對這些經過篩選確認的基因或轉錄本,在細胞和動物模型體系中尋找其提高疾病發生幾率的生物學機制。最終被闡明的機制將有可能被用于藥物研發。
對于這一路徑中的幾個重要節點,綜述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1)分離不同類型的細胞。使用多種細胞混雜的死亡患者腦組織進行組學研究,可能使只在特定細胞類型中發揮功能并與疾病相關的基因位點無法得到鑒別,因此有必要對死亡患者腦組織中不同類型的細胞進行分離。這一分離可以采用較為廉價但需要預設目標基因的熒光激活細胞分選技術(FASC)或激光捕獲顯微切割技術(LCM),也可以采用無需預設目標基因但操作困難的基于數據分析的細胞分選技術。
(2)疾病相關功能性DNA元件的體外鑒別。GWAS得到的疑似疾病相關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SNP)中,絕大部分位于非編碼區,它們很可能位于可以與轉錄因子等調節性分子結合的區域,通過對基因轉錄、表觀修飾、染色體結構、RNA剪切等過程的影響,而起到提高精神分裂癥發病幾率的作用。在研究上述機制的過程中,體內染色質共沉淀-測序(CHIP-seq)技術和凝膠電泳遷移率變動分析(EMSA)、SNP蛋白質組分析(PWAS)、細胞內報告基因共轉染、染色質構象捕獲(3C)、小基因檢測(Minigene assay)等多種體外技術手段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3)用于分子機制研究的模式系統。目前用于精神疾病分子機制研究的模式系統主要包括原代培養嚙齒類神經細胞、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和動物模型。細胞體系中研究可重復性較強,便于研究具體的分子機制;而在近交小鼠品系為主的動物模型中進行的行為學實驗,則可以將微觀機制與宏觀表型相關聯。
作者認為,依照綜述中的研究路徑,并解決相關關鍵問題,是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的生物學研究和未來臨床研究的可行方向。
·“由于貓只在很短的時間內排出生物體,因此人類通過與它們一起生活的貓接觸而感染弓形蟲的機會相對較小。也就是說,養貓并不意味著會感染弓形蟲。”養貓可能增加患精神分裂相關疾病的風險?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
精神分裂癥是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終生患病率約1%。由于精神分裂癥具有高致殘性、青壯年期發病、低康復率等特點,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然而,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療至今仍主要依賴于對患者癥狀的經驗判......
2023年10月4日,《NationalScienceReview》期刊在線發表題為《DecodingEffectsofPsychoactiveDrugsinaHigh-DimensionalSpac......
研究人員利用分子成像技術證實了母體維生素D水平在發展產生多巴胺(人體的"感覺良好"化學物質)的腦細胞中的關鍵作用。這一發現使人們對精神分裂癥等神經發育障礙的機制有了更深的了解。精神......
動機缺乏與快感缺失是精神分裂癥譜系典型的陰性癥狀,也是導致患者廣泛的社會功能損傷的重要原因。然而,動機缺乏與快感缺失潛在神經生物學機制尚不明晰,阻礙了對有效干預措施的發展。最近的理論框架表明,獎賞功能......
抑郁癥狀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常見的伴發癥狀,伴發率約50%,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利培酮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第二代主要藥物,對精神分裂癥陽性和陰性癥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但對抑郁癥狀的影響尚不清楚......
社會獎賞加工能力的異常存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和社會快感缺失個體,導致個體社會互動以及社會功能的障礙。因此,對于臨床和亞臨床群體的社會獎賞期待加工研究,將為針對社會互動過程的研究提供重要基礎。然而,此前針......
陰性癥狀如愉悅體驗能力下降、動機缺乏以及對相關社會互動的表達情緒反應能力下降,與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和功能結果密切相關。然而,這些癥狀通常對常規治療反應不佳。陰性癥狀的起源、機制與潛在的因子結構尚不清楚。......
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精神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嚴重痛苦,也是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精分病人具有陽性癥狀(妄想、思維和言語紊亂)、陰性癥狀(缺乏情感、無社會性和動機缺......
精神衛生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精神與心理疾病病因復雜且多因素。《GeneralPsychiatry》雜志2022年35卷第1期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