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是全世界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每一個來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脫于田間“超級害蟲”的幸存者。科學家研究了50多年,對于田間這場“明爭暗斗”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登了來自浙江大學農學院昆蟲科學研究所王曉偉教授團隊的最新發現,予以番茄致命一擊的植物雙生病毒,會借助其媒介昆蟲——煙粉虱的繁衍,讓其傳播力倍增。
番茄之死
煙粉虱被稱作“超級害蟲”,它們“食路”極廣,可以取食500種以上植物,棉花,番茄,煙草、木薯,包括很多花卉植物和蔬菜作物都是它的“盤中菜”。
看煙粉虱的身形是難以想象它們的殺傷力的。這種蟲子身長只有1毫米,兩片纖長輕薄的翅膀看起來仙氣十足。可只要被這種蟲子“纏”上,番茄就兇多吉少。
這么小的“身板”怎樣“放倒”茁壯的番茄?王曉偉給記者展示了一張煙粉虱的微觀攝影圖,口器是一根針狀的吸管,能輕易刺入植物的韌皮部,吸取植物汁液。但如果直觀地認為,植物是被“咬”死的,那就太小看這種“超級害蟲”了。
煙粉虱在用針管狀的口器取食,周圍橢圓形的是煙粉虱的卵
煙粉虱有更深的伎倆,它們暗藏殺器——小小的身體中攜帶大量病毒。當它們取食時,病毒就隨唾液進入植物體內,讓植物染病。這種機制類似于蚊子通過叮咬傳播登革熱病毒和瘧疾,科學家稱這類昆蟲為媒介昆蟲,它們讓病毒在不會走動的植物間傳播、暴發成為可能。
資料顯示,目前已知的植物病毒約有1000種,其中約三分之二主要依賴媒介昆蟲進行傳播。雙生病毒占全部植物病毒的三分之一,因病毒結構像兩個連體的小球而得名,主要通過媒介昆蟲煙粉虱傳播。論文作者之一劉樹生教授曾有一項研究發現,健康的植株遭遇蟲害時,會分泌一定的毒素抗蟲,而當感染雙生病毒后,植物毒素分泌會受到抑制,煙粉虱就更能肆無忌憚地取食了。
煙粉虱與病毒互為“助攻”,在田間掀起一場場 “滅頂之災”。2000年起,中國多地番茄作物上雙生病毒暴發成災,2009年,我國番茄成災面積達約300萬畝,占番茄總面積的約25%。山東、江蘇、北京、河南、上海、浙江的部分地塊甚至絕收。
帶毒和健康番茄的對比圖片:左邊為帶毒番茄,植株會明顯矮化、葉片皺縮;右邊為健康番茄。這兩株番茄的發育時間一致
煙粉虱:出生即殺手
長期以來,通過帶毒煙粉虱取食植物,把病毒傳播到健康植株,是科學家們公認的雙生病毒傳播途徑。過去50年間,曾有多位科學家提出,病毒是否會在煙粉虱“母嬰”間垂直傳播呢?但是,大部分研究并不支持帶毒煙粉虱可以通過卵把雙生病毒傳給自己的后代成蟲。
5年前,王曉偉課題組的博士生衛靜動了好奇心,她設計了一項實驗,培育不同蟲齡的煙粉虱成蟲,觀察其后代的帶毒情況。實驗結果令人吃驚:不同的階段,病毒“卵傳”情況存在很大差異。
在解剖上千頭煙粉虱并反復試驗后,課題組確認了這一事實:“煙粉虱成蟲的生命周期是30天左右,”論文通訊作者王曉偉介紹,“到煙粉虱雌性成蟲長到第10天左右時,它們產下的卵也‘自帶’病毒。”雖然剛孵化出的煙粉虱雌性成蟲也能產卵,但它們的后代幾乎不帶毒。“只有已懷有大量成熟卵子的成蟲才能高效垂直傳播病毒。”
也就是說,部分煙粉虱的寶寶從出生第一天起,就是一枚帶毒的“殺手”!病毒不但“武裝”了“媽媽”,還武裝了“寶寶”,即使上一代已經“陣亡”,等下一代發育為成蟲,仍能夠遷移到新的植物上繼續傳毒。
這是科學界第一次發現植物病毒是否經卵傳播與介體昆蟲的發育階段有著密切關系,為研究其他病毒經卵傳播的特性提供了新的視角。
近30年間,一種雙生病毒即番茄黃曲葉病毒借力煙粉虱,已入侵到世界50多個國家、對農業生產造成重大危害。病毒經卵傳播這一“秘密通道”,顯著增強了病毒傳播和擴散的效率,“可能是番茄黃曲葉病毒近30年來在全球快速入侵并造成嚴重危害的重要機制之一”,王曉偉說。
科學家揭示的雙生病毒與“超級害蟲”的聯袂“好戲”,加深了我們對于田間病蟲害發生的認識,“以往為了阻止病毒傳播,我們會在作物地周圍鏟除病毒寄主植物,但大多低效甚至無效,現在知道為什么了。”王曉偉說,“因為病毒在沒有其寄主植物的環境中,還能在其媒介昆蟲體內悄悄地傳宗接代,隨后在遇到適合的寄主植物時再發動新一輪的攻擊。”這一研究結果提示田間雙生病毒防控策略和方法可能需要做重大改進。同時,還將促使目前全球各國改進有關煙粉虱和雙生病毒的檢疫方法。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和凱斯西儲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生物納米微粒,也是一種植物病毒,能夠更好地將農藥分子傳送到通常無法到達的地下深處。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這項科研工作可以幫......
西裝革履的郭泓毅手持纖細的探頭,幽藍的激光光束在蝴蝶蘭葉片掃過。圖片來源于網絡“只要3秒鐘,通過全面性光譜探測,就可判斷蘭花是否被病毒感染。”這位年輕的臺灣創業者說,團隊研發的這套快速、簡單而又準確的......
植物病毒在傳播過程中大多數需要借助昆蟲介體。此前對植物病毒的研究更多關注植物病毒在植物中的侵染與復制,而對其在介體昆蟲中的生活過程缺乏了解,因此研究人員缺乏對植物病毒完整生活史的認識。水稻條紋病毒(R......
番茄是全世界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每一個來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脫于田間“超級害蟲”的幸存者。科學家研究了50多年,對于田間這場“明爭暗斗”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登了來......
番茄是全世界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每一個來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脫于田間“超級害蟲”的幸存者。科學家研究了50多年,對于田間這場“明爭暗斗”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登了來......
番茄是全世界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每一個來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脫于田間“超級害蟲”的幸存者。科學家研究了50多年,對于田間這場“明爭暗斗”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登了來......
番茄是全世界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每一個來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脫于田間“超級害蟲”的幸存者。科學家研究了50多年,對于田間這場“明爭暗斗”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登了來......
番茄是全世界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每一個來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脫于田間“超級害蟲”的幸存者。科學家研究了50多年,對于田間這場“明爭暗斗”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登了來......
番茄是全世界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物,每一個來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脫于田間“超級害蟲”的幸存者。科學家研究了50多年,對于田間這場“明爭暗斗”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刊登了來......
溫室條件下,恒定溫度、光照和水分有助于植物病毒載體——昆蟲和線蟲的繁殖,增加植物栽培密度能夠導致病原體加劇傳遞,增加植物發生疾病的風險。病毒感染可導致細菌和真菌病狀進一步發展,及時診斷病毒感染可對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