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昂貴
大名鼎鼎的衣庫珠單抗,商品名Soliris,由亞力兄公司開發,用藥成本為54萬美元/人年。其次是雙特異性抗體Blincyto和PD-L1單抗Bavencio,用藥成本為18萬美元/人年。此外,PD-1抗體Opdivo、Keytruda,PD-L1抗體Tecentriq,VEGFR2抗體Cyramza的用藥成本在14萬~15萬美元/人年。
2、 最暢銷
艾伯維的Humira已連續五年蟬聯全球“藥王”,2016年銷售額達到160.78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于恒瑞的市值。
3 、給藥頻率最低
CD20抗體Ocrevus用于治療多發性硬化癥,用藥頻率為6個月一次。這并不是因為其半衰期比一般抗體更長,而是由于其作用機制是清除B細胞,一次給藥后幾個月之后B細胞才會回復到一定水平。
此外,RANKL抗體Prolia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用藥頻率同樣為6個月一次。同樣是由于其作用是預防骨質疏松,長周期調節破骨細胞的平衡即可。而具有相同活性組分(狄諾塞麥)、用于治療骨轉移的Xgeva給藥頻率則為4周一次。
4 、給藥頻率最高
雙特異性抗體Blincyto是scfv結構,沒有Fc的長效作用,半衰期只有2h,因此給藥需要每天連續靜脈注射。
此外,Lucentis是Fab結構,血漿半衰期同樣很短,但由于是眼科藥物,經玻璃體注射,玻璃體內半衰期為9天。
5 、用藥劑量最大
抗體藥的給藥劑量一般在幾百毫克,用于治療慢淋的CD20抗體Arzerra,給藥劑量高達2000mg/次。
此外,PD-L1抗體Tecentriq、C5單抗Soliris的給藥劑量為1200mg/次。
嚴格來說,Praxbind才是劑量最大的藥物,每次5g。
6 、用藥劑量最小
雙特異性抗體Blincyto的用藥劑量僅為28ug/天,但需要每天給藥。眼內給藥的Lucentis,用藥劑量為0.3、0.5mg。
7 、適應癥最多
藥王Humira全球范圍內獲批的適應癥數目為14個,許多新適應癥包括孤兒藥、兒科適應癥的拓展,為Humira在細分市場帶來更長的獨占期。
8 、審批最快
2015年3月4日,FDA僅用了4個工作日就決定批準百時美施貴寶旗下的PD-1抗體Opdivo,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適應癥)。
9 、最早使用優先審評券
諾華最早拿到優先審評券,可惜當時還不太會用,2011年用于Ilaris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補充申請,但被拒絕,優先審評券使用失敗。首個成功使用優先審評券的抗體藥是賽諾菲的PCSK9抗體Praluent,成功實現彎道超車,反超安進成為首個上市的PCSK9抗體。不過,PCSK9是巨頭們必爭之地,安進在表位ZL的強勢布局,讓賽諾菲面臨尷尬的境地。
10 、最早改構
達利珠單抗最早由羅氏開發,用于抑制腎移植的免疫排斥,商品名為Zenapax,于1997年上市。百健/艾伯維基于達利珠單抗進行了重新優化設計,表達載體、糖基化修飾均進行了修改,得到高產工藝達利珠單抗,2016年獲得FDA批準,用于治療多發性硬化癥,商品名為Zinbryta。
11 、最“龍套”
Praxbind用于達比加群酯的逆轉,主要是為了保證抗凝藥物達比加群酯的用藥安全。
香港2023年6月27日/美通社/--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科技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Medicine)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抗纖維化小分子候選藥物INS018_055已完成2期......
臨床上同病同治不同療效的現象比比皆是,面對一些格外棘手的患者,以往醫生只能無奈地解釋為個體化差異。如今,以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可以實現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給藥,它可以幫助......
1、最昂貴大名鼎鼎的衣庫珠單抗,商品名Soliris,由亞力兄公司開發,用藥成本為54萬美元/人年。其次是雙特異性抗體Blincyto和PD-L1單抗Bavencio,用藥成本為18萬美元/人年。此外......
哈爾濱醫科大學科研人員經過10年攻關,在亞砷酸抗白血病研究中取得了可喜進展。他們首次“鎖定”了亞砷酸作用的3個細胞膜靶點,并提出了“亞砷酸持續緩慢輸注法”和“數學模型控制下的甘露醇助透法”兩種高效低毒......
據美國《大眾科學》7月6日的報道,以色列科學家正在研制一種微型納米機器人,它可以在人體內“巡邏”,在鎖定病灶后自動釋放所攜帶的藥物。這種技術的原理是:在編程過程中將某種特定疾病定義為“是”狀態。“巡邏......
CorceptTherapeutics與Xceleron就加速質譜用于微劑量研究達成協議 7月25日,CorceptTherapeutics與Xceleron宣布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