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素受體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表達量最高的G蛋白偶聯受體(GPCR)之一,它對人的精神和情緒調節至關重要。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團隊近日成功解析了人源大麻素受體與激動劑復合物的三維精細結構,揭示了大麻素受體在激動劑調控下的結構特征和激活機制,對于炎癥、疼痛和多發性硬化癥的藥物研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北京時間今天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這項重大突破成果,并作為重點文章予以推介。
短短8個多月時間,人源大麻素受體“陰陽雙面”均獲解析。去年10月,該研究團隊率先在《細胞》上發表了人源大麻素受體與拮抗劑小分子復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對肥胖以及肥胖引起的代謝類疾病、肝纖維化及尼古丁成癮等疾病的藥物設計,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探尋大麻素受體的結構
在細胞表面存在著一種蛋白質,也就是GPCR,是人體內最大的細胞膜表面受體家族。它們充當了“信號兵”,負責80%的跨細胞膜信號的接收和轉導。GPCR也是藥物研發領域的“寵兒”,目前有近40%的上市藥物以GPCR為作用靶點。配體的性質決定了GPCR的狀態:起激活作用的配體(激動劑)使受體活化,而起抑制作用的配體(拮抗劑)則抑制受體活性的發揮,受體與這兩類配體結合后呈現的三維結構可以說是這個受體的“陰陽雙面”。針對不同的GPCR,激動劑或拮抗劑配體具有不同的藥物開發價值。
大麻作為藥物使用已有幾千年歷史,但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其主要有效成分人源大麻素受體到底長什么樣子不甚清楚,因此以其為靶點的新藥研發項目均因嚴重的副作用而終止。在過去10多年中,國際上眾多科研機構嘗試解析這一結構均以失敗告終,人們甚至懷疑,用目前的研究方法根本就解不出人源大麻素受體的結構。
去年10月,上科大聯合科研團隊成功解析了大麻素受體與小分子拮抗劑復合物的精細晶體結構,但對于大麻里的主要精神類成分四氫大麻酚THC如何與大麻素受體相互作用,以及受體的活化機制等尚不清楚。于是,聯合研究團隊又馬不停蹄開始了對大麻素受體與激動劑復合物三維結構的探尋。
為藥物設計提供新思路
目前全世界已解析的GPCR三維結構中大部分是與拮抗劑配體的復合物,與激動劑結合的活化狀態的GPCR構象非常活躍且不穩定,因此解析難度相對較大。iHuman研究團隊與美國東北大學的Makriyannis實驗室合作,成功解析了大麻素受體與兩種新型激動劑小分子的三維精細結構。研究發現,這與之前解析的大麻素受體拮抗劑小分子復合物結構相比,發生了很大的構象變化。這也從分子水平解釋了為什么大麻素受體可以與多種不同類型的配體相互作用,參與和調控人體中多種非常重要的生理活動,同時為今后針對GPCR的藥物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看清了這個受體的‘陰陽雙面’,不僅對于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功能機制研究極其重要,對炎癥、疼痛和多發性硬化癥等藥物研發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iHuman研究所副所長劉志杰教授說。
這是繼今年5月張江GPCR研究集群的多項重大科研成果集中亮相后,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取得的又一項重大突破。據悉,iHuman研究所與上科大免疫化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已啟動了多個針對重要疾病相關GPCR的藥物研發項目。劉志杰說:“iHuman研究所的愿景就是通過對人體細胞信號傳導的基礎和轉化研究,發現治療疾病的創新藥物從而促進人類健康;
同時通過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培養新一代的科技創業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染色體的端粒逐漸縮短。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當端粒變得非常短時,它們會與“細胞的發電廠”線粒體進行交流。這種交流會觸發一組復雜的信號通路,并引發炎癥反應,從而破壞可能癌變的細......
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癥反應源于對自身成分的異常免疫和炎癥反應,有助于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癥性疾病。RNA結合蛋白(RNA-bindingproteins,RBPs)是免疫細胞發育和功能所必需的,主要......
美國科學家研究稱,女性臀部、手臂等部位堆積的更多脂肪,即所謂皮下脂肪,至少可以在更年期之前防止大腦炎癥。而大腦炎癥會導致癡呆和中風等病變。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糖尿病》。男性多在腹腔等主要器官周圍堆積脂......
SARS-CoV-2會引起嗅覺的深刻變化,包括完全喪失嗅覺。盡管這些改變通常是短暫的,但許多COVID-19患者表現出持續數月至數年的嗅覺功能障礙。盡管動物和人體尸檢研究已經提出了導致急性嗅覺喪失的機......
隨著研究人員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動態內部世界有了新的認識,越來越清楚的是,線粒體是我們身體對疾病反應的關鍵調節器。除了它們作為“細胞的動力源”的傳統工作之外,線粒體在細胞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死亡——中發......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李樂樂課題組在炎癥相關mRNA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patiallyresolvedinvivoimagingofinflammation-associated......
氫氣(H2)作為新興的治療氣體,具有優異的生物安全性、高組織滲透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是頗具應用前景的抗氧化劑。然而,目前缺乏用于炎癥性疾病治療的便捷、高效的制氫策略。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TheJournalofNutritionalBiochemistr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陳雁研究組的研究成果“Intermittentadministratio......
除了止血外,血小板還能積極參與到機體免疫細胞的招募和宿主機體的防御過程中去,但研究人員并不清楚其在解決機體炎性過程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治療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是重癥監護過程所面臨的一種持續性挑戰,在大......
楊梅為楊梅科楊梅屬植物,屬多年生常綠喬木,是我國南方良好的經濟生態樹種,為長江流域以南的特產,楊梅果實甜酸可口,自古以來就被用于食療。楊梅除了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礦物質、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