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BD宣布,其“植根中國,服務中國”的又一匠心之作――BD大中華區診斷系統創新與培訓中心在其大中華區研發中心內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匯聚了從微生物實驗室自動化方案、血培養、藥敏鑒定到婦科液基細胞學檢測等BD診斷的全線技術。同時成立的BD診斷學院將承擔起搭建實驗室診斷技術學術交流平臺和提供前沿實驗室規范化操作流程專業培訓的重要使命。
除了領先的診斷技術,在創新與培訓中心內,BD的其他重點產品,包括給藥流程解決方案、生物科學系統、標本分析前處理系統、糖尿病護理、制藥系統也悉數陳列展示,為客戶呈現了從標本采集、實驗室檢驗、細胞分選、精準診斷、輸液治療及安全用藥的完整患者診療流程。
自1995年8月在蘇州建立第一個工廠至今,BD中國在蘇州工業園區已經建立了三個生產工廠。2016年,BD大中華區研發中心正式落成并開業,時隔一年,隨著BD大中華區診斷系統創新與培訓中心的落成,標志著BD在華打造涵蓋研發、生產、市場與銷售、售后服務的完備產業鏈布局,再次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將為中國醫護人員、科研人員和患者,帶來更快速、更高效、更契合本地需求的解決方案,持續深化BD“根植中國、服務中國”的本土化策略。
“BD在微生物檢測分析領域擁有超過80年的歷史,始終致力于推動檢測技術的革新與發展。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BD全球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為中國客戶帶去了創新的檢測產品與優質服務、積極開展醫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推動醫療機構和行業實驗室的能力建設,全力支持中國臨床檢驗事業的發展。”BD全球診斷系統科學事務部高級總監Patrick R. Murray博士表示。
BD大中華區診斷系統事業部總監王曉勇介紹:“新成立的BD大中華區診斷系統創新與培訓中心主要有兩個功能:產品展示與體驗,以及專業操作培訓與學術交流。中心擁有包括婦女健康在內的BD診斷系統全產品線展示,提供二級實驗室全流程體驗與互動。同時揭牌的BD診斷學院則將承載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和提供知識技術培訓的功能。未來,我們會特聘國際與國內檢驗領域的業界專家,為實驗室檢驗人員提供各類專業與前沿的培訓課程。”
BD大中華區研發中心及醫學事務部總監王丹表示:“中國本土的實際需求就是我們研發中心的使命。大中華區研發中心成立一周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本土化創新的初心,將國際先進的實驗室醫療技術與中國本土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為中國的客戶和患者帶來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可以預見,未來我們必將與診斷創新中心合作,輸出更多為中國定制的診斷產品及服務。”
實驗室創新,開啟未來診斷
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第九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潘柏申教授對此表示:“臨床希望實驗室能提供快速、標準化的檢測結果和全面的標本信息管理,以實現快速有效的診斷治療。提高實驗室的自動化程度,完善實驗室的信息管理系統,將有助于提高實驗室檢驗的效率、速度與檢測質量,及時、準確地為臨床提供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與控制的依據,最終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微生物流水線堪稱第四次工業化革命,代表了檢驗技術由自動化向智能發展的方向。目前的流水線實現了對全過程的管理、圖像自動化判讀,遠程會診等功能,數據化將提供高效準確的診斷信息,助力臨床檢驗工作化,最終為患者服務。”解放軍總醫院全軍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叢玉隆教授補充解釋道:“全面、快速、系統的自動化微生物診斷技術對于提升臨床檢驗數據準確性,建立現代化的實驗室,推動檢驗醫學學科不斷向前發展有著深遠和重大的意義。”
“BD大中華區診斷系統創新與培訓中心,擁有一條完整的Kiestra 微生物全流程自動化流水線 TLA (Total Lab Automation)。”王曉勇介紹,“作為BD微生物實驗室全自動化流水線的創新之作,該流水線致力于提高檢驗速度和質量、節約人力成本、優化實驗室流程。在新成立的創新與培訓中心,客戶可以進行上機操作,獲得真實的使用體驗及檢測結果,它承擔了重要的展示及培訓的角色,讓中國臨床實驗人擁有近距離接觸創新技術的平臺。”
實驗室自動化,助力卓越防控
伴隨著抗生素濫用和細菌耐藥形勢的日益嚴峻,如何利用技術手段提升檢驗效率及準確度,成為擺在所有臨床微生物檢驗人員面臨的共同難題。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例,8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細菌外的病原體引起,只有不到30%的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需要使用抗菌藥物,過于依賴抗菌藥物或者錯誤使用對癥的抗菌藥物都將造成嚴重后果。
上海市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臨床微生物科主任,感控科主任倪語星教授對此表示:“事實上,比門診濫用抗生素更為嚴峻的是受多重耐藥菌感染的住院重癥患者。借助微生物實驗室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力量,可以大大縮短檢驗報告時間(TAT),幾個小時即可獲得準確的感染及耐藥數據,在極大地提升檢驗人員工作效率的同時,實現抗菌藥物的‘靶向用藥’,助力精準醫療的發展。”
培訓與教育,技術創新之根本
同期成立的BD診斷學院將以創新技術為縱,以知識教育為橫,雙向引領我國實驗室技術創新之路,持續發力精準診斷。未來,BD診斷學院將提供針對于微生物、免疫及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理論的培訓課程,同時從理論知識擴展到醫學教育和管理技能的培訓。部分培訓課程還將直接搬到微生物實驗室流水線,通過實戰操作將理論密切結合實踐,幫助學員既能精通理論,又能同時熟練操作。
“科學技術不能只是陽春白雪,還要能用來真正改變臨床實踐。所以在這里,我們要做的除了堅持不斷地技術革新外,將先進的檢驗知識與理念,規范化的檢驗流程深入滲透到廣泛的臨床檢驗工作者當中,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這也是BD診斷學院伴隨成立的根本原因。”王曉勇進一步補充道。
Patrick R. Murray博士亦受邀擔任BD診斷學院名譽院長,他展望道:“BD診斷學院將始終堅持科學發展教育先行,傳授先進的科學知識,引領嶄新的教育理念,傳承實踐檢驗真理的教育方法,為每一名參加培訓的學員帶去更全面更先進的知識和技術。以教育為起點,用一流的技術和產品為中國臨床微生物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實現‘引領診斷進步之道’的夢想。”
隨著實驗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實驗室,像學院里的化學、物理,食品檢測、化妝品、水質檢測、出入境檢測等,涉及的行業有很多種,它與普通的裝修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如需要一些通風系統、氣體管路、純水、廢水處理......
近日,2022年“神威·國實杯”第六屆國產CPU并行應用挑戰賽決賽在北京和青島會場舉辦,16支參賽團隊以“線上+線下”方式同臺競逐。大賽最終決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6名。作為國內首個以國產計......
各相關機構及人員:為了持續滿足紡織檢測領域的認可要求,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CNAS)組織對CNAS-CL01-A010: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紡織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進行了修訂......
近日,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前沿醫學中心)在成都正式揭牌,標志著由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天府絳溪實驗室和天府錦城實驗室4個實驗室組成的天府實驗室正式“組團出道”,投入實體化運行。......
日前,青島市科技局批準建設青島市海洋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等119家市重點實驗室,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及制造、新能源及生態環保、新材料、未來產業等領域方向。其中有多家檢驗檢測實驗室入選此次......
近日,安徽省科技廳聯合省教育廳研究制定并印發《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實施方案(試行)》,其中提出,到2025年,我省培育建設(含轉建)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100家以上......
記者從廣東省科學院獲悉,由全國認證認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61)歸口,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和廣東省科學院工業分析檢測中心參與起草的國家標準《化學分析實驗室結果有效性監......
11月4日,河南農業大學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ABSL-3實驗室,又稱P3實驗室)正式獲得科技部批準建設,標志著河南省高校唯一且集基礎和應用研究于一體的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建設又向前邁出堅實一步。......
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園區(下稱“實驗室”)2日在廣東省汕頭市正式啟用。該實驗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第二批啟動建設的廣東省實驗室之一,是落實建設創新型廣東的重要創新平臺。實驗室位于汕頭市高新技術產業......
近期,國家一系列政策密集發布,支持高校、職業院校、醫院、中小微企業等領域的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