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后世,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發展之路,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國家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編制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了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總體戰略。近日,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聯合印發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環規財〔2017〕88號)(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的迫切要求,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是《綱要》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具體安排。
《規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原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銜接大氣、水、土壤三大行動計劃,強調多要素統籌,綜合治理,上下游差別化管理,責任清單落地。建立硬約束機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有關要求,創新管理思路,發揮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帶的引領作用。《規劃》突出和諧長江、健康長江、清潔長江、優美長江和安全長江建設。到202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系統穩定性全面提升,河湖、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復,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
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生態流量得到有效保障,江湖關系趨于和諧;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增強,生物種類多樣,自然保護區面積穩步增加,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逐步提升;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長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在優良水平,飲用水水源達到Ⅲ類水質比例持續提升;城市空氣質量持續好轉,主要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涉危企業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基本健全,區域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規劃》貫徹“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突出4個統籌,即統籌水陸、城鄉、江湖、河海,統籌上中下游,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統籌產業布局、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對水利水電工程實施科學調度,構建區域一體化的生態環境保護格局,系統推進大保護。《規劃》根據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系統特征,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強化水環境、大氣環境、生態環境分區管治,系統構建生態安全格局。《規劃》確立資源利用上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制定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強化生態環境硬約束,確保長江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規劃》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長江經濟帶沿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實施水源專項執法行動,強化水源地及周邊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切實做好城市飲用水水源規范化建設,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有效應對環境風險。《規劃》創新流域管理思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體制改革,形成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共抓、共管、共享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生態環保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有效支撐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重點工作。
《規劃》加強協調聯動,強化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位一體推進。重點解決局部區域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補齊農村環保短板。強化突發環境事件預防應對,嚴格管控環境風險,提升流域環境風險防控水平。創新大保護的生態環保機制政策,推動區域協同聯動。《規劃》在落實《綱要》提出的行動、工程基礎上,從區域協同治理的需求出發,提出水資源優化調配、生態保護與修復、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環境風險防控和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等六大工程18類項目。建立重大項目庫,以大工程帶動大保護。提出設立長江環境保護治理基金和長江濕地保護基金,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完善生態補償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環保投資格局,多渠道籌措資金。
《規劃》強調沿江11省市人民政府是規劃實施主體,將目標、措施和工程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相關領域、行業規劃中,編制具體實施方案,加大規劃實施力度,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確保規劃目標按期實現。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等有關部門要做好統籌協調、督促指導。完善環境法治,加大環境執法監督力度。嚴格評估考核,在2018年和2021年,分別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評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10月8日,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城市標準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包括總體要求、加快建設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系統推進城市標......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范入河入海排污口水質指紋溯源技術,提升入河入海排污口溯源調查科學化水平,9月1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據公開獲悉,日前遼寧省沈陽市和江蘇省宿遷市兩地生態環境部門對應通報了八家涉氣企業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通報》逐一分析了案情簡介、查處情況、案例啟示。01遼寧沈陽案例一:晟興(沈陽)包裝有限公司未按照規定......
生態環境分析測試中心能力建設(第三期)儀器設備購置項目項目所在采購意向: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2023年8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采購單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采購項目名稱:生態環境分析測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20.shtm■新華社記者莽莽江源,奧秘無窮。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近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在......
據公開信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告2023年第8號,從2023年8月1日開始,《環境空氣65種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HJ759-2023)等6項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開始實......
如何進一步增強科技支撐、提升“雙碳”科技創新整體效能,是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一個重要著力點。當前,需要不斷塑造科技助力“雙碳”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通過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有效......
一提到環保檢查,大家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還是各種各樣的督察或督查,什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黑臭水體督查、藍天保衛戰督查等,全靠“人海戰術”去發現問題?事實上,這些早都是“老黃歷”了。如今的環保執法,已經......
國新辦27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出現了反彈,PM2.5濃度上升了6.2%,優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生態環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