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國家食藥監局發布了30家企業生產的33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公告,其中還包括康美藥業和云南白藥等知名藥企。而不合格的原因不再是什么染色、假藥,而是某個品種含量指標不合格;甚至還有很多性狀(片型)不合格的!
靈通妹注意到,今年以來,國家食藥監局及各省藥監局工作激情是前所未有的高漲,關于飲片不合格公告幾乎是“暴風驟雨”式發布。全國大小飲片企業紛紛中槍,幾無幸免!
到底是中藥飲片本身“積重難返”?還是我們的檢測標準體系出了問題呢?經過靈通妹仔細梳理,發現還真不能全怪罪中藥飲片本身——以西醫思維確立的《藥典》評價標準,本身就有巨大漏洞和不合理之處!
一、藥典標準,屢屢引發中藥飲片品質“冤案”
1. 標準高到難以企及,導致絕大部分中藥檢測不合格
先說說含量指標:藥典標準檢測的按理來說應該是藥材“最低標準”了,但這些標準制定時,由于缺乏充分論證,某些放在臨床實踐中根本無法操作,查誰誰死。
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炒紫蘇子,肉蓯蓉水分限度難達標;龜甲、鱉甲浸出物難合格;桃仁形態普遍不合格,甚至有亳州某大飲片廠負責人,只好拿著鮮桃到藥監部門現場吃完,砸開桃仁現場驗證,同樣無法符合藥典... 飲片企業都被逼到這個份上,還怎么活?
還有昆布、牡蠣、海藻、海螵蛸、蛤殼重金屬農殘能符合的極少;蓮子心、前胡、茜草、川貝母、覆盆子含量難合格… 難道這些藥材都要逐漸被剔除中藥界嗎?
2. 中藥的天然屬性,根本不可能達到性狀完全一致
再說性狀,中藥本就是動植物,形態千變萬化,誰能保證每一顆果實每一朵花都像西藥藥片那樣長得一模一樣?
在4月21號公布的33批次不合格飲片中,有22個都是由于菊花的性狀不合格。再翻翻藥典,在菊花的性狀一欄里,不僅規定了菊花必須是球形、扁球形還是碟形,還明確的寫了直徑要多少cm,花瓣要內卷還是外卷......,這是植物啊!我一個企業采購幾噸貨難道還要一顆一顆去看你花瓣內卷還是外卷嗎?
再說了,中藥材最大的特點就是質量不均一,同一批貨,企業自己取樣,檢測合格;食藥監局來取樣,檢測結果真的可能就不合格!不是檢測有問題,是大貨質量本身不均一,這是中草藥的天然屬性。
主管部門可能會說,你們不會像日本人那樣精挑細選嗎?拜托,一則別人出的什么價位?二來,中藥就那么有限的資源,大家都精挑細選,有那么多貨源供應嗎?全國老百姓要是都吃原生態泰國香米,那一大半人都得餓死——在這方面,難道不考慮我國的現實國情和經濟發展水平嗎?
3 .按標準搞“唯成分論”,導致一些“好藥”變“劣藥”
這個“槽”,更得好好吐吐了!網上關于這個誤區的“槽點”俯拾皆是,如人參和人參葉、枯芩和條芩等,我們不妨以青翹、老翹的品質評價為案例:
顧名思義,青翹是連翹剛成熟時采收的,而老翹則是連翹徹底成熟果皮變為褐黃色、開裂后才采收的。懂醫的都知道,連翹極容易“傷胃”,小孩子服完“雙黃連口服液”后往往會因“胃寒”而胃口不佳。老翹因其受過霜殺,大大減弱其峻烈之性,從而在清熱敗毒同時避免過多傷及“胃氣”,故在傳統上基本以老翹為商品。這也正是中醫整體思維在中藥藥性上的充分體現——絕不干“傷敵一千自傷八百”的傻事。
但尷尬在于:化學方法測定中,青翹各成份含量高,老翹含量偏低。而在藥典標準含量測定項目“連翹苷和連翹脂苷A”時,兩者卻又用的同一個標準。這就導致藥廠他不敢收老翹啊,收了成份不達標,藥效再好也不能用;而產地農民呢,更是受市場誤導,大多在行情好的時候搶青,誰也不愿意把青翹熬成老翹。
結果就是,老翹在臨床中逐漸被青翹替代,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到底是中醫用錯了?還是標準制定者目光狹隘,根本就不理解中醫“陰陽平衡”的大原則呢?
二、問題的根源:用“西化”方法來管理中醫中藥
明代古籍《醫方捷徑》中說道:“濟世之道,莫先于醫,療病之功,莫行于藥。” 這話就是說,行醫救人是莫大的善事,而能否治好病,藥是核心要素。
而中醫治病是以傳統中醫為理論基礎,以望聞問切,八綱、臟腑辯證等為方法,然后辯證施治用藥。中醫中藥本不該分家的,二者互為支撐互相驗證。但現在一部《藥典》,完全脫離臨床實戰,把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藥材再一樣一樣的揪出來,以化學含量測定為核心告訴臨床怎么用才對——不荒謬嗎?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竇啟玲所說:“現行藥典對中藥飲片的檢測標準,完全按照西藥的化學成份及含量等做為質量標準來要求,而且標準非常嚴格,導致絕大部分中藥檢測不合格,照此下去,中藥將逐漸萎縮”。
國家想振興中醫藥的心情可以理解,從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出臺,各管理機構的頻繁抽檢、飛檢,這大家都能看得出來。但實際上呢,很多做法卻是在將中醫藥推向“西化”的路,甚至出現大量“中藥盲目西用”導致的臨床醫療事故悲劇。
前些年,從雙黃連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再到現在的魚腥草注射液,都因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死亡,而引起大眾關注,甚至被停用,原因是什么呢——靈通妹覺得這就是把中藥當西藥用,自食苦果!
就拿魚腥草注射液來說,魚腥草本身有48種化學物質,那究竟是哪一種物質起著抗菌消炎的效果卻不清楚。老祖宗用這個藥是口服,你卻要用來往人的血管里打;中醫把魚腥草是用作治熱病,你卻往寒性病患者身上用藥。出了問題,又賴在中藥身上!
還有何首烏和黃精的肝腎毒性危機,老祖宗本來就沒讓你直接入藥,而是要經過“九蒸九制”才可使用。但現在只檢測“蒽醌”等化學成分,而不嚴格的監控炮制過程,結果何首烏和黃精這些自古“補益肝腎”的“仙草”,反倒成了“損害肝腎”的“殺人藥”!
三、標準要建立,但必須基于中醫臨床實踐和理論
中藥是什么?中藥中藥,自然是中醫使用的藥。中醫與中藥本應是一個整體,而一部《中國藥典》標準,卻用西藥的測評方法把中藥圈在了條條框框之中,不出問題才怪!
以往,我們說中醫藥就要走“現代化”和全球接軌。但只有接西方之“軌”才是接軌嗎?西醫就像是鐵路之軌,中醫是公路之軌,二者本來就是在不同維度下評價和看待問題,最終“殊途同歸”回到臨床療效上來。中藥西藥、中醫西醫,可以相互驗證和借鑒,但一定要有各自獨立發展空間和評價體系,要發展中醫,就必須建立在中醫思維之上,而不能以西醫思維的指揮棒來指導中醫。
不可否認,現在中藥飲片行業確實存在造假、摻假、染色、增重、熏硫亦或黃曲霉超標的安全性問題,不僅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也影響中醫藥事業發展。這些方面,恰恰才是國家藥監部門該去明確,該去標準化,該去嚴加管控的地帶。
而對于什么樣的藥材,什么樣的飲片,如何炮制才療效更優,國家大可不必插手過多,不妨交由臨床醫生自己把握和探索——中醫中藥,本來就是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用生活實踐摸索出來的。
即使要把中藥飲片標準化,也應摸索出一套適合中醫藥特色的標準,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照搬西藥標準,用一套西藥管理辦法來管理中藥。也許制定新的,符合中醫藥特色的標準模式不容易,還需長時間探索;但至少現階段,特別針對目前我們已經發現藥典標準存在問題的藥材品種,我們應該想辦法去糾正,去修訂。刪除不合理,沒意義的指標;降低根本無法達標的限度要求;在質量檢測中,盡可能以種源和性狀為核心,輔助含量指標來評價。
望國家藥監部門和藥典制訂部門,能真正傾聽一下來自一線的聲音,傾聽一下中醫臨床的聲音——畢竟,中藥主要是拿給中醫用的!而不是拿給專家報課題、實驗室編數據用的!
1月2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新修訂的《國家藥用輔料標準編寫細則(2025年版)》。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國藥典中藥用輔料標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確保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本次修訂是在《國家藥用......
2024年11月27日,第十二屆藥典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審議通過202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草案)》,部署推進新版藥典頒布實施工作。國家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第十二屆藥典委員會主任......
導讀2020年版《中國藥典》四部《0212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首次加入禁用農藥清單,促進了中藥行業農殘檢測體系的發展壯大。時隔5年,為了進一步提高中藥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國家藥典委于2024年7月26......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海關總署辦公廳公開征求《關于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意見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加強牛黃(指天然牛黃,下......
國家藥典委發布關于0542毛細管電泳法標準草案的公示(第二次)。原文如下:我委擬修訂《中國藥典》0542毛細管電泳法。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修訂的0542毛細管電泳法公示征求社會各......
關于0461X射線熒光光譜法標準草案的公示我委擬修訂《中國藥典》0461X射線熒光光譜法。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修訂的0461X射線熒光光譜法公示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詳見附件)。公示......
國家藥典委發布關于《中國藥典》原子量表的公示我委擬修訂《中國藥典》原子量表。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修訂的原子量表公示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詳見附件)。公示期自發布之日起三個月。請認真研......
國家藥典委發布關于0461X射線熒光光譜法標準草案的公示。我委擬修訂《中國藥典》0461X射線熒光光譜法。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修訂的0461X射線熒光光譜法公示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節后以來,亳州十九里鎮的藥材大集,一次比一次熱鬧。每逢農歷雙日,清晨天還未亮,周邊的藥農和藥商們便會拉著一車又一車的地產中藥材匯聚到十九里鎮,從木蘭大道向東綿延近三里,道路兩旁布滿密密麻麻的藥材攤位,......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針對《中國藥典》0431質譜法修訂發布公告,本次修訂基本保留了《中國藥典》通則0431質譜法的內容,同時根據質譜技術的應用實踐及近年來的發展,并參考了其他藥典中的質譜法和質譜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