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被譽為“中國硅谷”“中國藥谷”的張江高科技園區聚集著眾多國家級基地,以及10大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級高科技戰略產業平臺,世界500強中大部分企業在這里建廠。近年來,張江的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能力不斷提升,并迅速擴大延伸到康橋、周浦以及上海自貿試驗區等區域,形成具有特殊意義的“大張江”,為上海乃至全國經濟發揮著“創新驅動發動機”作用,并不斷向世界級高科技園區目標邁進。
在“大張江”迅速崛起過程中,檢驗檢疫部門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助力張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檢驗檢疫局認真落實國務院部署,積極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做到既能放得開,又能管得住,為“創新驅動發動機”減負增效。
為醫藥企業打造快速通關渠道
張江園區注冊企業有一萬余家。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是主導,形成了從新藥研發、藥物篩選、臨床研究、中試放大、注冊認證到量產上市在內的完備創新鏈。近年來,張江生物醫藥基地快速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研發創新區域和承擔我國重大新藥創制項目的重要基地,也是國內目前創新藥物研發數量最多、承接國際研發外包業務最活躍的園區。
張江生物醫藥從零起步迅速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張江近年來快速健全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軟硬件創新服務體系,進一步為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針對企業研發自用生物材料進出境的瓶頸問題,上海浦東檢驗檢疫局積極實施便捷通關措施。
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創新為驅動的全球性生物制藥企業,自1993年進入中國以來,研發和生產能力迅速提升。該公司主管物流采購的楊先生說:“研發所需的生物材料進出境日趨頻繁,許多生物材料還需全程冷鏈存儲,運輸時間的長短決定了其生物活性,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做到快速通關。在這方面,上海局給予了大力支持。”
為滿足醫藥研發企業的特殊需求,浦東局在行政審批、查驗方式、分類管理和事后監管等方面進行改革。2016年底,上海局下放D類風險特殊物品審批權限至浦東局(全國率先實行分支機構審批),檢疫審批時間最多可縮短至2-3個工作日,同時簡化檢疫審批環節報送材料,實施分批核銷許可等便捷服務。今年4月25日,浦東局公布了《進出境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正面清單》,內容涵蓋所有進出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和特殊物品。該局實施企業誠信管理,將產品風險與企業誠信相結合,建立了“事前產品風險評估+事中事后監管”管理模式,將監管重心向貨物風險控制與企業誠信管理并重轉移。推廣生物醫藥企業信用管理制度,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通過強化企業自控水平,對誠信度高的企業降低后續監管頻次,同時對問題企業加大處罰力度,推動監管“嚴把關”和“快通關”雙贏。
這些措施吸引了跨國公司將全球研發戰略中心和優勢資源向張江聚集,進一步提升了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帶動張江研發創新水平升級和創新體制完善。
在企業家門口提供“一站式”服務
今年4月,為落實國務院《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方案》,上海局為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張江跨境科創中心”)專門設立張江辦事處,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張江跨境科創中心籌建過程中,張江辦獻計獻策,在政策、信息及技術方面予以幫扶,解決企業監管之困。“我們希望能通過專業服務,讓這些企業快速走向世界。”張江辦一科科長于翔說。
長期以來,生物醫藥和集成電路兩大“拳頭產業”備受監管之困。企業多數貨品均需通過空運,從海外進出口大量實驗試劑和生產材料。尤其是生物醫藥企業的試劑劑量小、批次多、價值高,企業要提取這些空運貨物,過去只能在浦東機場走一般貨物通關程序,費時費力又費成本。張江跨境科創中心建成后,進口貨物到達空港后可經過快速通道直接監管運到張江跨境科創中心分撥理貨,在關檢“三個一”和“三互”框架下實現“一站式”通關。此外,張江跨境科創中心為生物特殊材料等需冷凍、冷藏、恒溫貨物提供個性化服務,可滿足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相關產業對高效通關、貨物安全等需求,通關時間可以小時計。
為企業騰飛插上翅膀
近期,位于康橋工業園區的昌碩科技有限公司正緊鑼密鼓地生產蘋果手機最新機型。該企業管理者潘總經理說:“上海局給了我們巨大支持和幫助,正是由于便捷通關以及一系列檢驗檢疫創新監管模式,我們才得以在上海獨家生產蘋果手機最新機型。”
昌碩公司是一家以手機維修為主業的企業,其維修的電子產品來自全球各地,涉及產品型號多、數量大、工期緊,如果按以往的檢驗檢疫流程,產品要在申報、檢驗環節耗費較長時間。對此,上海南匯局以“放得快、管得住”為原則,落實“事前能力評估+事中檢疫+事后監管”模式,并聯合地方政府、海關等部門共同開展監管,推出進口無紙化報檢試點、關檢聯合查驗、檢驗檢疫一體化等改革,破解了在特殊監管區外進行入境維修的痛點難點,縮短了檢驗時間。
南匯局局長劉希安說:“我們肩負責任,必須要想到能為企業做點什么,否則睡覺都不踏實。”
上海檢驗檢疫人牢記責任,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圍繞新業態特點和要求,釋放“放管服”改革紅利,不斷推動張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是上海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和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重要抓手,也是黨中央賦予上海“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重要使命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目前,上海正全面貫徹國家戰略部署......
12月8日,上海舉行疫情防控工作第109場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上海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上海1例新增確診病例詳情公布曾參加過聚集性活動據通報,12月7日,上海市在對外省新冠肺炎確......
據上海市衛健委今早(8日)通報,2021年12月7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該病例,男,30歲,居住地為浦東新區張江鎮張東路2281弄玉蘭香苑四期小區。12月7日外地通報其為當地一本......
2月14日,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的張江實驗室管理委員會在滬召開第二次會議,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應勇出席并講話。會議審......
9月8日電,德國聯邦政府近日出臺了《高科技戰略2025》,新的高科技戰略報告涵蓋了健康和護理、可持續及氣候保護和能源、零排放智能化交通等7個重點領域,以及“國家10年”抗癌計劃等12項任務......
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藥物實驗室,該是什么樣?原創新藥和引領技術,都拿得出手;既是原創新藥研發高地,也是藥物科學創新中心。前天簽約成立的張江藥物實驗室,顯然從一開始便下定決心要干大事兒!對于呼喚“藥神”......
日前舉行的上海科技、知識產權工作情況通報會透露,張江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方案已初步形成。圖片來源網絡此前,市科委等部門醞釀形成了“1+6”方案,即依托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多個大科學設施,瞄準6個科技領......
會議現場8月28日下午,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第四次全體會議在滬召開。8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里斌在中科院上海分院主持召開了張江實驗室籌建工作推進會,傳達了7月28日中科院......
在上海,被譽為“中國硅谷”“中國藥谷”的張江高科技園區聚集著眾多國家級基地,以及10大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級高科技戰略產業平臺,世界500強中大部分企業在這里建廠。近年來,張江的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
在上海,被譽為“中國硅谷”“中國藥谷”的張江高科技園區聚集著眾多國家級基地,以及10大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級高科技戰略產業平臺,世界500強中大部分企業在這里建廠。近年來,張江的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