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傳來喜訊,該集團二院203所啟動汞離子微波鐘研制。作為新一代原子鐘,它有望應用于下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有人可能會犯迷糊:原子鐘是什么鐘,跟導航有什么關系?203所星載氫鐘主管設計師王文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原子鐘就是導航衛星的心臟。
從根本上說,導航的核心就是時間測量。王文明說,在由導航衛星搭建的星地坐標系中,每個星座都有自己的坐標信息,通過測量我們與星座間的距離,就能解算出我們在該坐標系的位置。在信號傳播速度(光速)已知的前提下,時間測量越精密,位置解算就越精確。
在衛星導航系統中,1納秒(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誤差將導致0.3米的距離誤差。要實現如此精密的時間測量,只有原子鐘能做到。王文明說,原子鐘是通過原子這一微小量子構件,實現普通鐘表一般的嘀嗒聲。不同的是,這種嘀嗒更均勻,表現為一種電磁波形式,通常聽不見,只有通過微波信號處理技術才能輸出。
如何讓原子鐘的精密測量為我們所用?王文明舉例說,跳大繩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運動,當有人進入勻速搖動的大繩,隨著它的節奏跳動,并記錄一定時間內跳動的次數,就相當于人為地將這種時間間隔進行了輸出。原子內部存在著上下兩個能級結構,原子在其間躍遷發出的電磁波精度非常高。如果把原子量子構件比作大繩,當我們往里注入一個電磁波,讓電磁波與原子二能級發生共振,就能將產生電磁波的振蕩器鎖定到原子二能級躍遷頻率上。振蕩器輸出高精度頻率信號,即可實現精密時間測量。目前導航衛星中普遍應用的氫、銣、銫原子鐘,都是基于這一工作原理。
在當前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美國GPS采用了銫原子鐘和銣原子鐘結合的方式。歐盟的伽利略、俄羅斯的三代格洛納斯以及我國正在建設的北斗三號,均采用銣原子鐘和被動型氫原子鐘相結合的授時方式。
在老三樣原子鐘里,銣原子鐘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技術難度較低、可靠性高等優勢,被四大導航系統普遍采用。2007年,我國自主研制的銣原子鐘上天服役,中國人終于有了自己的星載原子鐘。科技日報記者從203所了解到,北斗二號導航衛星全部采用銣原子鐘。該所共研制了16臺星載銣鐘,目前均在軌穩定運行。
北斗三號導航系統提出了定位精度0.1米、授時精度0.3納秒的設計指標,對原子鐘穩定度提出了極高要求,即秒穩優于1x10-12、日穩優于1x10-14。考慮到特殊情況的應對,還要求其日漂移率優于5x10-15,以降低系統全球應用時的校時壓力和對地面的依賴程度,并保障系統擁有半年以上的自主導航能力。王文明說,銣原子鐘在精度上符合指標,但漂移率無法滿足中長期自主導航要求;銫原子鐘的最大優勢是低漂移特性,但其使用壽命是最大短板,其中幾項關鍵技術仍需攻關,目前國際上只有美國掌握。目前203所已經組建星載銫原子鐘團隊開展研制,期待在后續北斗導航項目中能夠配備應用。
氫原子鐘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類型。主動型穩定度指標最優,但體積較大,一般用于地面守時。被動型的體積、重量和功耗相對較小,穩定度指標僅次于主動型,多用于地面移動平臺和衛星。王文明說,被動型氫原子鐘憑借獨有的選態組件和儲存泡結構特性,可獲得較為理想的原子躍遷譜線,使其穩定度指標在老三樣中最優,但研制難度也最高。其漂移率雖不及優選型銫原子鐘,但足以保障導航系統實現半年以上的自主導航,這使它成為目前最具有競爭力的星載原子鐘。2015年9月,203所研制的國內首臺星載氫原子鐘隨北斗衛星上天,目前在軌運行正常。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我國首顆大視場X射線天文衛星——“天關”衛星研究取得新進展,捕捉到罕見的X射線雙星系統。“天關”衛星搭載的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在鄰近的星系——小麥哲倫云內,捕捉到來自一對......
真空室中由銦(粉紅色)和鐿(藍色)離子組成的晶體。圖片來源: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系列先進的光學原子鐘,其中包括單離子時鐘和光晶格時鐘。這些新型時鐘展示了前所未有......
據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項新的宇宙探索計劃——“探測器探索者”計劃。這一新計劃將填補NASA大型旗艦級任務和小型任務之間的空白,其中包括“高級X射線成像”衛星以及“天體物理學探測......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簡稱北斗)是中國自主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我國很難在全球布設地面......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西南麗江衛星數據接收站(以下簡稱“麗江站”)27日正式投入運行。麗江站具備全自動化和高效的衛星數據接收能力,其建成運行填補了我國西南地區無固定......
北京時間2024年9月24日10時31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儀41星等8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
“創新X”系列科學試驗衛星的首發星-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一年時間做出來一顆新衛星,不再專星專用,而是兼顧數十種類型迥異的載荷,并成功趕上固體運載火箭發射的節奏,還給前沿基礎研究的實驗室送“機票”,免費......
2024年9月3日9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三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的遙感四十三號02組衛星由中國航天......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24年9月3日9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三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的遙感......
0:00/2:42地上的汽車要遵守紅綠燈的信號,天上的飛機要遵守塔臺的指揮,那么低空的飛行器靠什么來維持秩序呢?進入6G時代,低空經濟又有哪些通信技術需要突破?監制:閔勤勤張文策劃:吳婷鄧雅英文案: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