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在身陷學術爭論,被質疑是否具有可重復性一年后,英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韓春雨團隊的撤稿聲明:“由于科研界一直無法根據我們論文提供的實驗方案重復出論文圖4所示的關鍵結果,我們決定撤回這項研究。”韓春雨稱,撤稿是出于“科研記錄的完整性”的主動行為,并表示“實驗還需繼續論證和完善”。

      “新華視點”記者就公眾關心的相關問題采訪了權威專家。

      焦點一:撤稿是否等同于學術造假?

      按國際慣例,研究團隊發表的文章結論必須是可重復的。“主動撤稿表明韓春雨團隊也意識到他們文章有不能重復的問題。”美國梅奧醫學中心教授樓振昆說,“能夠主動撤稿需要勇氣,很多重復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愿主動撤稿。實驗不能重復可能有多種原因,現在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韓春雨團隊是造假。一般被動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為。希望韓春雨團隊能夠公布實驗原始資料和數據,研究人員可以根據實驗記錄一步步重復,看是否能夠重復出來。”

      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認為,撤稿是“重要一步”,讓我對科學共同體有了些信心。他同時也期待下一步動作。“現在沒有解決的問題是,是否存在學術不端。到底是造假還是單純的試驗錯誤。”

      據了解,學者對于已發表的論文,在多種情況下都可以主動撤稿。例如,認為論文的證據不充分,試驗數據還不能得出文中結論,或是認為數據處理不妥,暫不適合發表論文等。

      一些受訪者認為,撤稿不等于造假。但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感到“疑惑”:如果數據真實可靠,面對如此壓力,韓春雨團隊為何始終都不愿公布實驗記錄?

      中國科學院院士邵峰評論認為,韓春雨的技術在去年遭到大面積質疑后,一些業內人士其實心里都已下了結論--這是一個不可靠的研究結果。“我自己后來也仔細研究過相關知識和文獻,發現NgAgo理論上就不可能具有和Cas9相同的基因編輯功能。”

      幾位生物學領域的資深科學家表示:“我們幾位同行討論過也認真分析過韓春雨的論文,并且在2016年7月份意識到,這應該是學術造假。”“通俗點說,就是說這個蛋白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打開DNA進行剪切”“仔細閱讀論文就能夠知道,實驗不可能成功”。

      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說:“新聞的常規是很快報道事情重要進展,科學新聞的國際標準是請多個專家讀論文后發表評論。但即使這樣,有時也不能判斷其中的問題。好在科學研究的判斷還有時間的考驗,以及同行的重復和驗證。”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高教室副主任劉承波認為,我們一方面要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另一方面,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鑒別是真科研還是假科研。這必須依靠我們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去解決,要做到“既鼓勵創新,又杜絕造假”。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律師認為:如果是故意為之,旨在沽名釣譽,就構成學術造假。但如果這種結果非其主觀為之,而是屬于純粹的方法或者技術問題,則不宜認定為學術欺詐。

      焦點二:國際上處理學術爭議的科學途徑是什么?

      韓春雨從“一鳴驚人”到同行質疑紛至沓來,到撤稿,過程跌宕起伏。

      那么,撤稿之后該何去何從?國際上處理學術爭議的科學途徑是什么?

      專家們表示,國外對于學術不端和學術造假的調查都比較嚴格,遇到類似實驗無法重復的問題,在短時間內會啟動調查程序。一旦查明是學術造假的話,意味著研究者將身敗名裂。論文的通訊作者必須承擔主要責任,整個研究團隊也須對此負責。而研究團隊所在高校,作為學術誠信監管主體也應該承擔一定后果。

      例如,美國的政策文件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調查程序、各部門的職責、如何處理等都做出規定,相應的處罰包括辭退、降職、減薪、停招研究生、拒絕授予終身職教授等,并根據過錯程度,數年內甚至終生不得再申請項目,也有因情節惡劣的學術造假鋃鐺入獄的例子。

      樓振昆說,對于類似事件,國外會邀請獨立調查組,沒有利益沖突的第三方機構來進行調查。一經查實是學術造假,會遭到重罰,基本意味著學者的學術生涯結束。

      焦點三:相關調查是否會啟動?

      科技部、教育部、衛生計生委、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協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公布《腫瘤生物學》107篇論文集中被撤事件調查處理結果:“堅持眼睛向內,堅決打擊學術不端”。

      科技部門表示對韓春雨學術爭議高度關注。

      河北科技大學3日在官網稱,鑒于該論文已撤稿,“學校決定啟動對韓春雨該項研究成果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

      樓振昆認為,學校和河北省有關部門以及第三方調查組都應該組織調查。事實上,韓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學是這一事件的利益相關方,也許因此學校沒有進行調查的動力。不少專家呼吁,相關部門應介入調查,并及時公布調查結果。

      還有多位專家提出,在調查的過程中,韓春雨本人有義務在合理范圍內披露他所掌握的數據和實驗過程,河北科大應予積極配合。但河北科大作為利益相關方,應當適度回避,由第三方評測機構予以認定。

      “科學發展是不斷證偽的過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說。期刊發表不一定代表正確。只要不是惡意欺騙或機構秘密,任何研究進展都應該及時在同行中公布、討論。

      也有專家特別提出,搞科研還是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科學的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才是常態,實事求是與寬容失敗應并重。

    相關文章

    操縱同行評審?該知名出版社撤回283篇中國學者文章

    2022年6月,Hindawi研究誠信團隊利用審稿人活動數據庫基礎上的新的分析能力,在少數期刊的同行評議過程中發現了違規行為。初步調查的結果,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

    學者的29篇文章被質疑數據異常,已被撤回4篇文章

    磷酸化微管相關tau蛋白的腦累積是阿爾茨海默病(AD)及其相關tau病的主要標志病變之一。來自臨床和動物研究的一致證據表明,神經炎癥是這些疾病的特征。5-脂氧合酶(5LO)是一種酶蛋白,其代謝產物是具......

    南京大學醫學院一論文被撤:研究基因“不存在”

    2022年12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轉化醫學期刊》(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在線發表撤稿說明稱,撤回一篇論文,因為涉事論文中研究的基因不存在。涉事論文的通訊作者......

    2022年中國學者最具影響力的10大撤稿/科研誠信事件

    【1】操縱同行評審系類文章: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511篇論文,截至2022年12月23日,已撤回中國學者110篇文章(點擊閱讀);美國計算機協會(Associat......

    Science今晨撤回“天使粒子”論文

    北京時間11月18日凌晨3點,《科學》雜志發布“編輯撤稿”聲明,撤回了一篇關于“天使粒子”的論文。這是繼2021年3月《自然》撤回一篇該領域研究論文后,馬約拉納費米子研究又一次遭遇國際頂刊撤稿。此次被......

    19年諾獎得主身陷“撤稿危機”,被質疑多年圖片造假

    格雷格·塞門扎(GreggL.Semenza)于2019年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因在細胞感知、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方面作出的重大研究貢獻而受到表彰。然而自獲獎之后,對其學術不端的質疑也隨之而來。......

    碩士生發現“錯誤”引發撤稿!論文作者邀其署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201.shtm在近一年的時間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碩士研究生保羅•洛德(PaulLod......

    國家重點實驗室主動撤回稿件,團隊內鬼竟是他?

    安陽師范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化學生物學及藥物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科研人員主動撤回剛發表兩個多月的論文。9月14日,英國皇家化學會(RSC)著名期刊《材料化學A》(JournalofMaterialsC......

    西安交大一附院一篇涉肝癌論文撤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40.shtm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傳染科(感染科)和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感染疾病科相關科研人員撤......

    學術造假論文撤稿10年后,仍在被大量引用!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晨陽一篇學術造假論文,撤稿是其“命運”的終結嗎?至少現實不是這樣,它還可能反復被后續發表的論文所引用,繼續誤導研究。美國著名麻醉學家斯科特·魯本(ScottReuben)學術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