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日前,一段名叫李老師,我們想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愛您!的視頻在江蘇大學朋友圈得到眾多轉載和點贊。這是江蘇大學管理學院信息1302班畢業生自拍的感恩視頻,為了感謝陪伴了四年的學業導師、江蘇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系教師李雯。
成為網紅,是李雯萬萬沒有想到的事,聯系到她時,她反復強調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學業導師,只是做了學業導師應該做的事情。那么,做好一名學業導師,需要哪些技能呢?
學習需要成為一種習慣
從2010年開始,江蘇大學開始實行學業導師制,學校在《學業導師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學業導師的職責是做好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指導學生制定實施學業規劃、進行專業學習,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關心和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
回憶起接受學業導師任務時的場景,李雯笑了,四年前系里安排我做學業導師,主任告訴我,學業導師就是每個學期給學生開幾次會,指導學生選課,沒有什么事情。帶學生就這么簡單?在李雯的心里,其實一直有個遺憾。2000年畢業留校后,她曾擔任過一屆學生的班主任,當時經驗不足,在學生工作中或多或少有些不完美的地方。
培養大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是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一方面。李雯下的最大的功夫就是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強化班風班紀的管理。
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等數學這門課程出現了一批不及格的現象,李雯通過跟班聽課、私下和任課教師交流、晚自習點到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班委開始逐步扭轉每一位學生的思想認識,又成立學習討論小組,以一對一互助的形式學習和溝通,還親自請任課老師及時輔導,幫助學生疏導難題和學習的瓶頸。
從大一開始,每個星期有五天到晚自習教室,要是有任課教師反映出勤率問題,我就會隨堂聽課。誰缺勤了我就會找他聊天,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李雯說,這種感覺就像陪讀一樣,但是認真地陪下來,從大一開始學生們都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后面相應的就輕松了許多。
創新能力趕超碩士研究生
與工科學生相比,管理學院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較欠缺,針對這個現象,李雯下足了功夫。
由于多人多次申請并獲得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江蘇大學學生科研課題項目,原本學校規定本科生畢業必須獲得兩個創新學分,李雯所帶班級的學生全部完成了規定動作,更有甚者拿到了累計20多分的創新學分。
最讓李雯驕傲的是,在她的指導下,學生鄭玲玲從大二開始申請江蘇大學學生科研項目,在此基礎上還申請了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重點項目基于云平臺的溫室環境移動終端調控系統構建研究,這項研究能夠通過云平臺利用物聯網概念模式遠程控制溫室大棚的溫度、濕度、點對點農藥噴灑。
大學期間,鄭玲玲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四篇論文,其中一篇發表在外文期刊上并提交EI檢索,成功申請兩項國家發明ZL,開發出了一個基于物聯網的溫室大棚遠控系統,該項目按期順利結題并被專家評價為優,鄭玲玲的畢業設計作品也以學院第一的成績獲評校優秀畢業論文。“這樣的成績已經達到了碩士生畢業的要求。李雯驕傲地說。
已被保送至上海大學攻讀碩士的鄭玲玲表示,李老師是個特別熱心的人。為了不影響自己上課,每次李雯都把討論安排在了下班或者晚上,有時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李老師還很耐心地反復指導,連一點點語法、格式的小錯誤都不錯過。
良心活或成為一種示范力量
在李雯的細心照料下,信息1302班到底有多牛呢?該班28名同學中有5人讀研、1人出國深造,4名同學被評為江蘇大學優秀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93%,CET-6的通過率達到60.7%。
對于部分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李雯也始終保持一種維護的心態,學生成績差,可能是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只要他們獲得了一點點的進步和榮譽,我都愿意為他們鼓掌叫好。正是這種態度,讓李雯獲得了全班同學的擁護。
李老師,我們有話對你說:第一年我們初入校園,第二年我們漸漸成長,第三年我們走向成熟,第四年我們離開校園,這四年,感謝老師的陪伴,您辛苦了感恩視頻的召集人是江蘇大學信息系1302班班長黃佩佩,她說:那么多的老師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像七大姑八大姨一樣,但是四年來李老師就像親媽一樣帶著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