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由USC的研究者們做出的一項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研究,一些人的心臟受損后的修復能力相比其他人群要明顯高一些。
在這項研究中,第一作者,來自Henry Sucov實驗室的博士后Michaela Patterson等人將研究重點放在一類叫做“MNDCM”的可再生的心臟肌肉細胞上。斑馬魚以及新生的哺乳動物體內存在著大量的MNDCM,其心肌的再生能力也相對較強。然而,對于成年哺乳動物來說,這類細胞的減少會導致其心臟在受損之后的再生能力受到阻礙。
即使如此,成年哺乳動物的命運也并非不能改變。Michaela等人發現不同品系的成年小鼠心臟中MNDCM的數量存在明顯的差異。在一些品系中,MNDCM的比例僅占1.9%;而在另外一些小鼠中這一數字則達到了10%。與預期相符,這類細胞所占比例越高,則小鼠心臟受損后心肌的再生能力越強。
利用基因組水平的分析手段,作者們找到了與之相關的一種叫做“Tnni3k”的基因。通過阻斷該基因,研究者們能夠提高小鼠心臟中MNDCM的水平,進而促進心臟再生的過程;與之相反,當研究者們敲低斑馬魚體內該基因的表達水平,則其MNDCM的水平以及心臟再生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來自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系的教授Sucov則解釋了這一發現能夠為治療心臟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我們通過藥物干預的方法激活Tinn3k基因也許能夠成為治療心臟病,尤其是心臟衰竭的新興療法 ”
和妻子外出買菜,和孫女到公園散步,天氣好的時候開開電動車出去轉轉……這樣“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放在兩個多月前,61歲的陳先生(化名)還想都不敢想。2022年11月28日,心功能嚴重衰竭的陳先生在浙江......
日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成功完成國內首批、山東首例自動抗磁共振(3.0TMRI)雙腔心臟復律除顫器(ICD)的植入,標志著國際領先的自動抗磁共振雙腔ICD在山東正式應用于臨床,可為更多病患提供更......
最不活躍的老年人從步行中獲益最多。圖片來源:GettyImages不必每天10000步,只要多走一走,就能離健康更近一些。美國科學家發現,每天步行6000步至9000步,可降低心血管發病概率,如心臟病......
近日,第33屆長城心臟病學大會(以下簡稱長城會)暨亞洲心臟大會以線上形式召開,共吸引眾多國內外心臟病學領域頂級專家,他們通過學術講座、演講比賽、手術帶教等多種形式,為全球數萬名心臟病學醫生同道獻上一場......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孫自法)電子煙危害小嗎?有什么危害?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生理學研究論文稱,電子煙氣溶膠會在小鼠中短暫擾亂正常心臟功能。該論文介紹,電子煙不......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手機對人們日常健康管理逐漸產生重要影響,其中一個可能的方面是監測心臟。近日,一項研究為這一愿景帶來新的可能,人們可能很快就能在家中通過使用普通智能手機記錄心臟跳動的聲音,進而診斷心......
根據2022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發布的一項研究,9/10的人沒有良好的睡眠。該研究發現,睡眠質量欠佳更有可能患心臟病和中風。研究估計,如果睡得好,7/10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以往關于睡眠和心臟病......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心外科董念國教授團隊運用自主研發的短中期體外全磁懸浮心室輔助裝置MoyoAssist,成功救治三例危重的終末期心衰患者。其中兩例病患,董念國團隊首創通過頸靜脈及......
心臟驟停急救要求“白金四分鐘”,器官停止血供后將快速產生不可逆的損傷,缺血十分鐘可導致死亡。但是,將來的急救時間或許可以更長一些,8月3日耶魯醫學院介紹,科學家為短期缺血的豬器官灌注人造血液,成功逆轉......
根據今天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期刊心血管研究上的一篇評論論文,土壤中的農藥和重金屬可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與骯臟的空氣相比,土壤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不那么明顯,”德國美因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