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則狀告哈佛錄取規則涉嫌種族歧視的案件在訴至奧巴馬政府司法部后被否決。8月初,《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司法部決定重啟此案,將對哈佛大學的錄取規則進行調查。此報道一出,在美國立刻引起軒然大波,《華盛頓郵報》、CNN等各大媒體全部跟進予以報道,司法部發言人出面澄清,高教、法律等業內人士發表看法,一時間風起云涌,哈佛錄取規則再度成為輿論的焦點。
起訴哈佛案例的由來
去年被否定的案件,實際上緣起于2014年。在2015年5月,由64個亞裔美國組織聯合訴至司法部。他們在所遞交的50頁的訴狀中提出,在相同的條件下,與白人相比,亞裔申請哈佛被錄取的可能性只有34%。就考試成績而言,亞裔學生的SAT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西班牙裔高出270分,比非裔高出450分,才能獲得相同的錄取資格。正因如此,亞裔的新生錄取,在以哈佛為代表的常青藤盟校中,所占比例太低。該訴狀提出,哈佛在2013年錄取的亞裔新生比例為18%,這一比例遠遠低于應該錄取的亞裔人數。
在此之前,波士頓的聯邦法院批準了原告提出的要求,從四所非常著名的同時有眾多亞裔學生的中學中調取大家的相關數據。其考察的結果發現:錄取規則與學生的種族及其社會對一個種族的刻板印象有關系。這一點,符合2009年普林斯頓的一項調查結果:凡是亞裔學生,要比其他族裔的人付出多幾倍的努力,才能獲得私立高校大致相同的錄取機會。有人稱之為“亞洲稅”,即因為身為亞裔而需要比他人付出更多。
當然,不單是哈佛,其他常青藤盟校如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康奈爾、普林斯頓和耶魯等,在錄取亞裔學生的比例上,大體都維持在14%至18%之間。
與此相比,同一年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亞裔學生比例則占到了34.8%,伯克利分校為32.4%,加州理工大學甚至達到了42.5%。
如此鮮明的對比,在訴訟人看來,雖然加州亞裔人口眾多,但其決定性因素還是在于1996年,加州經過公民投票,摒棄了種族優待政策。在不少專家看來,如果哈佛禁止在錄取規則中考慮種族的因素,那么,亞裔學生的人數將會大幅上漲,而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的學生人數將會下降。
訴狀認為,哈佛大學的錄取規則已經演變成為一種非法的配額制,從而年復一年,非裔、西班牙裔、白人、亞裔大體享受著相同的錄取名額,無論申請人的人數怎樣上漲,學生質量怎樣變化,都沒有大的改變。
為此,他們提出的主張簡單明了,拋棄種族優待政策,讓所有人公平競爭,從而保證亞裔美國人上名校接受優質教育的正當權益。
《平權法案》與亞裔
有關哈佛的案件,涉及到一個重要的法律文件,即《平權法案》。該法案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針對教育與就業問題,對少數族裔、土著、女性等歷史上受到排斥的族群給予照顧甚至是優待的法案,目的是為了糾正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少數族裔受到過的不公正待遇。但這個法案自誕生之日起就爭議不斷,引發的法律訴訟也不少。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法案的整個實施過程中,亞裔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亞裔能夠勇敢地站出來,針對《平權法案》為自己的族裔爭取正當合法的權益,卻還是近年來的事情。那么,亞裔何以會產生這樣大的變化呢?
在《紐約時報》所舉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到,在像杜克大學這樣的美國名校中,有不少亞裔的學生。若仔細追問,這樣的名校也許并不是他們夢想中的學校,而對于大多數的亞裔來說,常青藤盟校才是他們和他們的父母朝思暮想的追求。對于他們來說,到這樣的地方才是成功人生的第一步。這類學生大都有著很高的GPA,近乎完美的SAT考試分數,課外活動、個人才藝令人艷羨。因而,他們對于進入常青藤盟校總是信心滿滿,對于未來進入哈佛、普林斯頓、哥大、賓大等理想高校胸有成竹。這也不奇怪,因為他們前期的12年基礎教育,特別是高中4年的教育,甚至都是按照人們通常以為或者傳說中的怎樣才能進常青藤盟校的路子去設計并實施的。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最終的結果是,很多非常優秀的亞裔都被哈佛等常青藤盟校殘酷地拒之門外。甚至有極為優秀的高中生在報考了所有的8所常青藤盟校后全部被拒。他們的難過可想而知,他們的困惑也可想而知。但當他們知道,被常青藤盟校錄取的人中,有一些人甚至不少人都遠沒有他們優秀(無論是考試分數還是課外活動與個人才藝),那他們的憤怒也是可以想見的。
那么,哈佛如何應對這樣的指責呢?
摒棄種族意識,將有損教育的卓越
哈佛錄取規則看上去抽象而透明,但其錄取過程卻不為人知,哈佛也拒絕透露相關信息。因此,多年來,這樣的錄取范式備受人們指責,但哈佛依舊我自巋然不動。但這樣做,并不代表可以對外界的質疑充耳不聞。哈佛為此不得不一次次出來為自己辯解。
哈佛是最早實施《平權法案》的高校,也一直堅守《平權法案》的精神,從1970年代起,哈佛就成為美國高校執行《平權法案》的模范。
哈佛為自己的辯解是,錄取規則中并無配額制,無論從人種上來說對黑人還是對其他族裔,還是從個人才能上對音樂家還是對運動員,抑或對于來自某個州的人無論是加州還是賓州,大家都是一視同仁。但她也強調,要想達到真正的多元化,關鍵要看錄取后的數字。哈佛認為,徹底放棄種族意識,將會有損哈佛教育的“卓越”之處。
哈佛的女發言人杰克遜說,學校的錄取規則是公平的,它是將每位申請人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考察,而不是看其族裔,這一點與高等法院所設定的錄取標準相一致。哈佛所倡導的是,要培養學生具備可以和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經歷與持有不同觀點看法的人和平共處的能力。
再看數據,哈佛2017年新生的族裔人數比例為:非裔14.6%,亞裔22.2%,西班牙裔11.6%,原住民或者太平洋島居民2.5%。心細的讀者會發現,這些少數族裔人數加起來,超過了50%。換句話說,哈佛歷史上,第一次錄取的新生比例,少數族裔的學生人數超過了白人。
由此我們看到,《平權法案》涉及到的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學術問題,但更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社會現實問題。
司法部介入的目的何在
我們知道,美國私立高校具有很高的獨立性。那么,何以聯邦政府會對他們的錄取規則產生影響呢?這一規則來自《人權法案》的相關規定,法案規定凡是接受政府經費的高校,在其專業建設中嚴禁種族歧視現象的發生,否則聯邦政府將不對高校予以資助。由此,聯邦政府就對包括私立高校在內的錄取規則有了一定的約束力和影響力。
上述顯然要打著美國高等法院的哈佛案件,打著亞裔的旗號,使亞裔成為此次案件的中心議題。這個案件的核心要點很簡單,就是在打著保持學生多元化群體的名義下,學校的招生制度或者錄取規則對亞裔美國人有無歧視現象。
司法部的說法是,將要尋找調查“高校有無基于種族的有意識的歧視現象”,雖然它并沒有直接點名哈佛大學,但因其啟動的是去年的案件,而當時案件針對的是哈佛大學,所以,該調查將針對哈佛大學自然不言自明。
這次司法部重新審查的案件,看上去不過是一起小小的調查,何以會引起如此眾多的反應呢?這實在是與美國當下的時局,與特朗普總統有著密切的聯系。自從特朗普年初上臺之后,進行了打擊非法移民、整肅合法移民、懲治庇護無證學生的高校乃至城市、反對民權法保護同性戀的合法權益等一系列舉動。在這樣的時候,啟動針對哈佛的案件,目標落在《平權法案》上,自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般認為,這次司法部針對哈佛案件只是其更廣泛調查的第一步。未來最高法院有可能會限制批準錄取規則中對非裔和西班牙裔優待的政策。換句話說,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攻擊《平權法案》,目的在于未來要使白人有所優待。當然,這只是媒體的一種推測,事實上,《平權法案》牽涉到的問題極為復雜。該調查未來將走向何方,人們尚需拭目以待。
據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3日,美國波士頓一民權組織提出民權訴訟,指控美國哈佛大學的招生制度違反《民權法案》。據報道,該組織指控哈佛大學優先錄取校友的“傳承錄取”制度違反了《民權法案》,這種做法是對有色人......
2023年5月23日,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 PLOSBiology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Hypoxiaextendslifespanandneurological......
癌癥是全球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由于飲食、環境、人口的老齡化等因素,全球癌癥發病率不斷增長,癌癥作為主要死因的情況日益突出。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數據,中國......
近期,ChatGPT因其高超的自然語言任務處理能力在各行各業爆火出圈。在編程、翻譯、寫論文等領域的應用,ChatGPT已經算是游刃有余。然而,在高壁壘的行業如醫學領域中,ChatGPT卻顯得不夠活躍。......
高鹽飲食被明確定義為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與高血壓、肝腎疾病和肥胖有著很強的正相關性。2022年7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在"EuropeanHeartJournal"......
飲食是健康的基礎,好的飲食和習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健康狀態。數據顯示,不健康飲食導致了全球26%的“可預防死亡”。因此,日常飲食采用更為健康的飲食模式成為營養促進與維護健康的關鍵。近日,哈佛大......
各個圈層,機構,組織,無不在“卷”,甚至連家委會,也卷得風起云涌。家委會的存在,原本是推進家校共育的紐帶,但在很多地方,卻因為家長話語權的紛爭,成為了家長互“卷”的大型秀場,更因此滋生了不少矛盾,甚至......
民以食為天,飲食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是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高鹽飲食被明確定義為一種不健康的生活......
4月22日,在清華大學即將迎來111周年校慶之際,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和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聯合發起全球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聯盟,并在線舉行2022年會議。據悉,全球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聯盟旨......
4月20日,清華大學宣布,被《紐約時報》稱為“數學皇帝”的“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從哈佛大學退休,受聘清華大學講席教授。這意味著丘成桐將全職任教清華。2019年4月,清華大學設立“講席教授”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