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8-22 13:45 原文鏈接: 關于蛋白質聚集體組成對其自噬降解效率的影響

      8月14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課題組在《自噬》雜志發表了題為The composition of a protein aggregate modulates the specificity and efficiency of its autophagic degradation的研究文章,闡述了蛋白質聚集體的組成影響其自噬降解效率及特異性。

      細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溶酶體介導的物質降解和再利用的過程。細胞通過形成雙層膜結構的自噬小體包裹“貨物”,將其運輸至溶酶體進行降解。自噬可選擇性地降解有毒的蛋白聚集體,以維持機體的穩態平衡。自噬異常導致這些蛋白聚集體累積,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相關。然而,目前對自噬降解蛋白質聚集體的效率和特異性的機制仍不清楚。

      前期課題組發現,秀麗隱桿線蟲胚胎發育過程中PGL顆粒組分PGL-1和PGL-3(cargo)被自噬選擇性降解。進一步研究發現,P顆粒組分的降解過程是通過受體蛋白SEPA-1(receptor)和支架蛋白EPG-2(scaffold)介導的,且受體蛋白SEPA-1和支架蛋白EPG-2最終也被自噬降解。在該研究中,科研人員深入研究了PGL顆粒的組成對自噬降解效率的影響。研究發現,PGL-1和PGL-3的缺失可以促進SEPA-1和EPG-2的降解,并且SEPA-1的缺失可以促進EPG-2的降解。他們同時還研究了不同種類的蛋白質聚集體之間的關系,發現過表達PGL顆粒或者是SQST-1(線蟲中p62的同源蛋白)聚集體不會對另外一類蛋白質聚集體產生明顯的影響。綜合上述現象,研究人員認為蛋白質聚集體的降解受到組分的影響,并且受到多種水平的調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