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8-23 15:29 原文鏈接: 超聲波在植物提取中的應用

      天然植物藥用成分大多為細胞內產物,提取時往往需要將細胞破碎,而現有的機械或化學破碎方法有時難于取得理想的破碎效果,超聲波在陸地及海洋植物藥用成分的提取中已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

      超聲波在植物提取中的應用

      陸地植物:超聲波應用于生物技術是一個較新的研究領域。研究表明,超聲波作用可激活某些酶與細胞參與的生理生化過程,通過改變反應物的質量傳輸機制,提高酶的活性、加速細胞新陳代謝過程。超聲波用于淀粉的降解,可顯著增加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保留明顯的淀粉特征,但超聲波多次處理后酶活性有所降低;超聲波用于降解殼多糖速度快、成本低、氨基酸含量不變;超聲波用于提取真菌多糖,如蟲草多糖、香菇多糖、猴頭多糖等,超聲波酶法與傳統工藝比較提取率高、反應過程無物料損失和副反應;此外超聲波還用于降解提取多種葡聚糖等。靈芝多糖是一種實體木質化的真菌多糖,細胞壁有蛋白質、幾丁質、纖維素及木質素等,其結構緊密,一般的處理方法難于將細胞壁破壞,有效成分提取困難。通過120 W超聲波作用使其相對結晶度從23.4降低到0,比表面積增加85.5%,水解速度顯著增加。

      目前對超聲波用于從陸地植物中提取藥用有效成分亦進行了一些研究。應用超聲從大黃中提取蒽醌類成分的研究表明:超聲處理10 min,總提取率可達95.25 %,而煎煮3 h,總提取率僅為63.27 %;超聲提取20 min,提取率可達99.82%;用紙層析及HPLC對兩種方法提取產物進行分析,表明超聲處理對產物結構無影響。在研究從黃連根莖中提取黃連素時,分別對超聲波處理時間、超聲波頻率及硫酸濃度等進行了考察。結果表明用20 kHz超聲波提取30 min與浸泡24 h提取率相同(8.12 %),核磁共振波譜儀對提取產物研究說明超聲波對黃連素結構無影響。用不同頻率的超聲波從槐米中提取蕓香苷與熱堿提取—酸沉淀比較,超聲法無需加熱,只需用頻率20 kHz的超聲波處理30 min,提取率就可提高47.6 %。超聲波用于從黃連中提取小檗堿的常規堿性浸泡工藝中,超聲提取30 min所得到的小檗堿提取率比堿性浸泡24 h高50 %以上。中科院化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承擔的國家“九.五”攻關重點項目“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生產青蒿素”中,采用超聲波強化石油醚提取青蒿素,使得提取率增加,提取時間大大縮短,降低了溶劑消耗,而且提取產物經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檢驗,表明雜質含量亦較少。

       海洋藻類植物:鹽藻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從鹽中提取β-胡蘿卜素的首要條件是將鹽藻破碎,使β-胡蘿卜素能夠快速、高效地進入水溶液等提取介質。由于被提取物多為胞內物質,提取過程中一般需要將細胞破碎。由于過程中有化學反應發生,采用化學破碎方法容易造成被提取物結構性質等變化而失去活性,用機械破碎又難于將細胞有效破碎。路德明等在20℃條件下,分別采用超聲波為30 kHz、150 V,46 kHz、105 V,4.64 kHz、107 V,48.2 kHz、109 V對鹽藻進行破碎,通過顯微鏡觀察記數得到鹽藻的完全破碎率可達87%。藻膽體是某些藻類的捕光色素,藻膽體的光譜性質不僅反應了其組成和結構特征,而且還可以反應藻類物種的差異和進化地位。研究藻膽體的光譜性質必須得到完整的藻膽體。在采用化學及機械破碎方法均不能從龍須藻中獲得理想的藻體時,采用頻率為20~50 kHz,電壓為60 V超聲波處理10 min就得到了完整的藻膽體。超聲波作用的目的是將龍須菜細胞打破,露出內囊體,然后將藻膽體從內囊體膜上振動下來。

      目前海藻多糖提取一般采用水煮法及乙醇沉淀,回收率很低。中科院化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的海洋“八六三”青年基金項目“海藻多糖的超聲浸提及凝聚相萃取分離方法研究”,正在研究超聲波用于海藻多糖的破碎浸提過程,并同時研究解決超聲波應用中工程放大問題,以期擴大超聲波在海洋活性物質提取中的應用。

       超聲波在陸地植物和海洋藻類植物天然成分提取中的應用已經顯示出明顯的優勢,并已逐步被人們所注意。目前雖然已進行了一些研究,但都是僅在實驗室的很小規模上,針對某些單個具體提取對象進行簡單的工藝條件實驗。

      在超聲波用于植物天然成分提取時,應對其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研究,以便建立一套較為通用的模型,為不同提取對象操作條件提供依據。同時注重有關工程問題研究,解決超聲提取工程放大問題。

    相關文章

    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舉行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最新揭秘!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靈科超聲波:設備更新熱潮席卷,萬億市場大有可為

    眼下,全國大力支持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正如火如荼進行。在制造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據介紹,我國每年工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更新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

    新方法實現90%鋰提取率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和昆士蘭大學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創新性方法,可從沙漠等極端環境中直接且高效地提取鋰。該方法不僅效率遠超傳統方式,而且更加環保,鋰的提取率高達90%。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可持......

    西南喀斯特土壤和表層巖溶帶如何影響植物蒸騰?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科研人員發表2個植物新種——勐臘豬屎豆和厚葉石杉

    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宏觀進化研究組(下稱“研究組”)研究人員分別在被子植物大科豆科和石松科的系統分類研究中,發表勐臘豬屎豆和厚葉石杉兩個新種。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植物系統分類學......

    華中農大科研團隊開發出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

    9月4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在《先進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以往對植物中m6A功能分析研究,多數......

    高溫讓植物“很受傷”,新技術打造“超級果蔬”

    2023年,新西蘭T&GGlobal公司的Tutti蘋果在德國柏林果蔬展上驚艷亮相,成為全球首個專為炎熱氣候條件培育的蘋果品種。Tutti外觀呈漂亮的深紅色,果肉甜美多汁,不僅外觀誘人,更重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