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蛇。丁利透露,一些爬寵愛好者和盜獵分子高價收購橫斑錦蛇,在野外搜尋很多年,但一無所獲。
三年前,在連續蹲守了多個晝夜后,他終于發現了蛇洞中探出的小腦袋,捕獲雄蛇和雌蛇。
細心飼養了三年,近日,他帶領的研究團隊與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林科院的合作者,終于攻克繁育橫斑錦蛇的難題,首批蛇蛋孵化成功。
花紋美麗,性情溫和,而且無毒,橫斑錦蛇也被稱為雅女蛇、橫紋玉斑蛇、橫斑玉斑蛇。
從圖片上看,橫斑錦蛇暗綠色的體表上,分布著一條條黑珍珠項鏈一樣的斑紋。丁利說,橫斑錦蛇的拉丁學名中,就有“珠鏈”的意思。
九十八年前,1929年,美國學者stejneger.L在中國四川雅安首次發現這種蛇,捕獲一條雄蛇,其標本被帶往美國。此后,數十年間,人們沒有再發現過這種蛇,因此甚至懷疑它是否存在過。
丁利表示,不要說它的個體,就連它的照片和影像,都非常珍貴。
1980年、1987年、1988年,人們先后三次采集到橫斑錦蛇,經鑒定為獨立的物種。但由于野外發現的個體數量太少,這個獨立物種一直備受爭議。
2017年,丁利等人基于基因組信息和形態特征發表論文,確定橫紋玉斑蛇和玉斑錦蛇親緣關系最近,明確二者是不同的種。
據丁利介紹,在野外,蛇類一般需要三年才能性成熟。成年的橫斑錦蛇長約1米,大拇指粗細。
養了三年后,丁利終于摸清楚它們的習性,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靜臥,凌晨出來短暫活動覓食,主要吞食幼鼠,對控制高原鼠害有一定的幫助。
花紋如此美麗,沒有毒牙,橫斑錦蛇會成為爬行動物愛好者的寵物嗎?
丁利認為,它有這樣的潛質。但人們肯定不能從野外捕這種蛇。其野外個體數量非常少,生境脆弱,很容易因為人為干擾,生境遭到破壞,從野外消失。
在對外報道時,丁利盡可能模糊了發現橫斑錦蛇的地點。他說,這是國內外科學界不約而同的做法。因為科學家們發現,盜獵者也會通過文獻研究或者新聞報道去追蹤野生動植物。丁利不希望好心辦了壞事。
目前,橫斑錦蛇還不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但丁利表示,這是因為目前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1989年頒布實施的,久未更新。而當時橫斑錦蛇的調查數據極度缺乏,未列入該名錄。而2017年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配套的名錄即將發布,在新名錄中,他認為應該將橫斑錦蛇、莽山烙鐵頭等中國特有的珍稀蛇類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
丁利稍微寬慰的是,目前,橫斑錦蛇已被列為四川省地方保護物種,得到了一定的保護。
丁利認為,在分布有橫斑錦蛇的自然保護區進行就地保護,對橫斑錦蛇的種群更有利。他希望相關保護區在制定未來的規劃時,能夠將蛇類及生境的保護納入其中,并和研究機構一同來尋找更有效和有針對性的保護策略。
根據學術界積累下來其他蛇類的部分基因組信息,丁利希望挖掘出橫斑錦蛇和其他更多蛇類的起源與進化問題。他目前正通過一臺小的動物CT設備,希望了解橫斑錦蛇的更多身體結構信息。
1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氣溫經常很低。某種程度上,這里是冷血動物的禁地。分布在那里的蛇一般都是卵胎生,避開了自然孵化的艱難。但橫斑錦蛇仍然是卵生、自然孵化。
它怎么適應那里的惡劣環境,這是丁利正在解開的謎題。
丁利說,偌大的高寒地帶,符合橫斑錦蛇生存的地方非常少。
丁利坦承,的確有一些人非常反對人工繁育,他們認為是人工繁育毀了一個物種。但丁利不希望橫斑錦蛇在野外都消失了,人們對它還一無所知。“通過研究,目前我們至少掌握了它的生活規律。如果不研究的話,我們連它分布在哪兒,生活在哪種環境中都不知道,怎么進行保護?”
丁利也表示,保護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保護其生境上,而非保護孤零零的個體。
他提到,中國的很多陸龜,尤其是閉殼龜類,野外已基本絕跡,目前只剩下人工飼養的個體。大鯢(娃娃魚)也是如此,其野外自然分布的點位可能不超過十個,數量非常少,但人工繁育的數以萬計。揚子鱷的遭遇也類似。
日前,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nternationalUnion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IUFoST)公布了國際食品科學院(InternationalAcademyofFoo......
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新生代環境團隊對云南古老地層的最新研究發現,通過構建“火山巖—火山凝灰巖—沉積巖”對比序列,低溫頻率磁化率參數可作為捕捉火山灰的有效指標,幫助破解地層年代。......
來華幫助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美國傳染病學家維爾特·伊恩·利普金教授,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正在和中國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一起加強必要的基礎科學研究,以減少疫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200......
2020年1月2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馮子健、香港大學GabrielM.Leung和BenjaminJ.Cowling、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楊波聯合在國際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題為......
電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向中國科學家陳竺和法國科學家安娜·德尚、于克·德戴頒發2018年舍貝里獎,以表彰他們闡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機理并開創革命性療法,為拯救全世界千萬患者的生命作出貢獻。......
光動力學療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通過腫瘤組織對光敏劑的選擇性吸收和滯留,利用特定波長的光來激發光敏劑產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ROS......
自2008年啟動以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導的“為亞洲和非洲資源貧瘠地區培育綠色超級稻”國際農業科技扶貧項目,已在18個非洲和亞洲國家審定高產、優質、多抗品種78個,累計推廣面積達612萬公頃,令160......
2月中國學者參與的多項研究在Nature雜志及其重要子刊上發表,其中包括蛋白質機器動力學研究的重要研究,自交衰退的遺傳基礎,以及乳腺癌患者易發淋巴結轉移新機制。來自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
入選中科院2017年度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的世界首條稀土硫化物著色劑連續化窯道生產線歷經半個多世紀,1949年9月23日晚從上海北上長春的青年學子們不再年輕,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長......
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蛇。丁利透露,一些爬寵愛好者和盜獵分子高價收購橫斑錦蛇,在野外搜尋很多年,但一無所獲。三年前,在連續蹲守了多個晝夜后,他終于發現了蛇洞中探出的小腦袋,捕獲雄蛇和雌蛇。細心飼養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