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9-12 10:23 原文鏈接: 高校專家“把脈”海口垃圾分類

      時隔7年,海南省海口市來開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帷幕。此次,海口選取131個單位開展試點工作。經過宣傳和推廣,海口市垃圾分類“戰果”初見。而為了更進一步,海口邀請高校“把脈”,進行了大量調研及實驗,還將積極完善垃圾分類終端處理和利用設施。

      今年,海口市再響垃圾分類“發令槍”,拉開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帷幕,全市131個單位參加首批試點,開啟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新的“征程”,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減輕城市負擔,讓海口“輕”下來。為給海口市垃圾分類尋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路子,海口市委托華中科技大學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與分類試驗研究,9月8日,《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及分類試驗研究報告》評審會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高校以及行業專家為海口垃圾分類“把脈”。

      新一輪垃圾分類試點“戰果”初見

      海口開展垃圾分類早在7年前就已開始,2010年8月,海口市確定的部分黨政機關、學校、大型企業、酒店、景區、港口、車站、碼頭、農貿市場、商場等具有代表性的50個單位、35條道路開展垃圾分類處理試點,雖然收到一定效果,但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得以在全市推行推廣。

      2016年底,中央有關會議明確要求,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垃圾分類制度,提出了至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工作目標。海口市積極響應中央決策,啟動新一輪垃圾分類,海口市共選了131個單位(含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住宅小區)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為了使新一輪的垃圾分類工作不重蹈過去的覆轍,形成真正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海口市化繁為簡,將生活垃圾分類化分為三類,即“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是指“可回收物”,包括“飲料瓶類、廢包裝物類、鞋衣物類、廢紙類、廢玻璃類、廢塑料類、廢金屬類”等;濕垃圾是指“易腐垃圾”,包括廢棄的蔬菜瓜果、廢棄的魚蝦、過期食物、茶葉渣、剩余的米飯面食等;有害垃圾是指廢充電電池、廢熒火燈管、廢殺蟲劑、廢農藥、過期藥品等。

      截至目前,市環衛局投入697余萬元組織招標采購垃圾分類袋、垃圾分類桶、宣傳單、指導手冊、知識宣傳張貼板、垃圾分類箱等一批分類所需物品,分發至各區環衛部門。同時,全市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氛圍,各區環衛部門積極上門入戶131個試點小區的居民開展宣傳工作,引導市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

      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戰果”初見,市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大幅度提高,一些單位及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已取得實效,垃圾已開始源頭減量。

      邀請高校“把脈”海口垃圾分類

      開展垃圾分類,必須找出一條適合海口城市特點操作性的“路子”,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海口市正式委托華中科技大學進行“不同產生源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與居民區分類試驗研究”,該項目主要針對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過程中的分類方案選擇、實施及操作辦法、長效管理機制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推廣提供專業依據。

      課題組在海口市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及實驗,將海口市垃圾分類的基本原則與總體思路概括為“先易后難,先粗后細;整體布局,雙軌推進;試點先行,分步實施;統一組織,分區落實”,并最終形成“研究報告”成果。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海濱介紹,海口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切入點為:以雙軌并進新思路拓展分類途徑;因地采用“2+N”分類模式;以“節點分類”細化分類工作;以“黨政機關強制分類”示范帶動全社會分類工作;以“小手牽大手”促進社會化分類的深入開展;以低價值可回收物有效資源化為銜接點實現兩網融合。

      在9月8日的評審會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高校以及行業專家既為課題組的“研究報告”進行評審,又為海口垃圾分類“把脈”。最后,經過認真討論、評議,形成專家組評審意見:《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及分類試驗研究報告》具有實用性與可操作性,成果整體上達到了同類項目的國內領先水平。

      完善垃圾分類終端處理和利用設施

      市環衛局副調研員劉波表示,近幾年來,海口市在完善垃圾分類終端處理和再利用設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此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如,海口市餐廚垃圾處理廠、沼氣發電廠、廢舊家具處理廠均已投入運營,目前運營效果良好。建筑垃圾資源再利用項目也已經進入施工階段。

      市環衛部門還將提供專門場地,給各環衛企業作為干垃圾分揀之用。“到2018年,我們將逐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特許經營,建立長效管理體系。”劉波表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社會企業參與原則。引導廢舊資源回收行業及環衛PPP(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公司全面進入。

    相關文章

    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開幕

    這是4月10日拍攝的開幕式現場。當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海口開幕。本屆消博會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將助力消費恢復和升級,為各國企業共享中國市場提供機遇。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研究揭示海口植物多樣性和地上生物量時空變化

    近日,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副教授王華鋒團隊研究發現,海口市2015年的植物多樣性和2021年的地上生物量對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學因素的反應具有時滯效應,該研究于12月14日在線發表于《生物學》。據了解,......

    誰在產生電子垃圾?全球一年產生5740萬噸電子廢棄物

    近日,根據國內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全球范圍內每年產生的電子廢棄物總計達到了驚人的5740萬噸,而在這其中僅有17.4%的電子廢棄物被妥善回收再利用。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有效緩解電子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威脅......

    這里垃圾堆積成山,廢棄衣物200年才能降解

    據央視財經報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素有世界“干極”之稱,以其獨特的氣候條件聞名世界。不過,阿塔卡馬沙漠在智利境內的部分區域卻飽受垃圾的困擾,當地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脆弱。CFF20LXzkOy......

    形勢嚴峻!北太平洋垃圾帶漁具污染嚴重

        海洋清理組織的塑料研究,對001B系統在太平洋垃圾帶捕獲的物品進行分析,根據語言和國家代碼來尋找關于來源的線索。圖片來自海洋清理組織 &nbs......

    共享機遇共創未來——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開幕

    盛夏時節,南海之濱。將于7月25日拉開帷幕的2022年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吸引全球目光。去年成功舉辦的首屆消博會,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強音。克服許多困難后即將開幕的第二屆消博會,必將進一步彰......

    告別“埋埋埋”?氣化細渣有望資源化利用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針對煤化工中難以處置的固體廢棄物——氣化細渣開展系統研究,提出了氣化細渣熔融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目前已完成千噸級/年中試試驗研究,即將開展工程應用。煤氣化是煤化......

    疫情下暴增5倍的醫療垃圾去哪了?

    口罩、防護服、棉簽、針頭、注射器……這些來自醫院、方艙、隔離點和核酸檢測點的醫療廢棄物,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疫情,就幾乎超過了過去一整年的產量。5月24日上海疫情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自3月1日以來,上海已......

    飛灰顆粒物中鐵同位素檢測有方法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李銳與唐明金研究員等人對比分析了煤飛灰、垃圾焚燒飛灰與沙塵顆粒物中鐵(Fe)元素的含量、可溶性、存在形態及同位素組成。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

    世界最大的垃圾場就在我們頭頂

    空間碎片是人類航天活動的產物。空間碎片的定義非常嚴格,是指地球軌道上或再入大氣層的一切已失效人造物體,包括其碎塊或部件,俗稱“太空垃圾”。空間碎片的構成主要包括:失效航天器、火箭殘骸、操作性碎片、解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